商务部求解服务贸易逆差
摘要:在货物贸易面临着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14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3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福蒙蒙 北京报道
5月28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吸引了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67万名客商及代表和超过2500家企业参会。
在货物贸易面临着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14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3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升至12.8%。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周柳军在第三届京交会期间举办的“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服务贸易顶层规划设计,着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
服务业进入快车道
第三届京交会展览现场,和其他的展会有所不同,许多展位并没有商品展出,在这里展示、洽谈、交易的都是“看不见的商品”。尽管有一些展位展示了一些设备,但客户的关注点也往往在这些设备可以提供的服务上。
2013年,在全球货物贸易总额下滑的背景下,服务贸易依旧保持着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接近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1%,增速较前一年提升了4.1个百分点。而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据商务部统计,200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额仅为719亿美元,2003年首次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8年超过3000亿美元,2013年达到5396.4亿美元,入世以来,年均增幅达到18.3%。中国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也从入世之初的2.2%增长到了2013年的6%,全球排名从第13名跃居第三位。
对此,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表示:“多边的贸易谈判离不开中国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已经做出进一步放开服务业的决定,包括养老、物流、会计、审计服务等。”
服务逆差难解
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贸易顺差1.6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597.5亿美元),而服务贸易的步伐却远未跟上,逆差呈现逐年扩张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相对滞后,面临结构不合理,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比偏低、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等诸多问题。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逆差1185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服务贸易最大逆差国。
“按现在的态势,到2017年,货物贸易的顺差将被服务贸易产生的逆差填平。”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张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莉表示,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集中于运输和旅游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运输业按道理应该是拉动服务贸易增长的领域,现在却拖了后腿,这说明我们的服务贸易还存在很多的短板。”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4年1-4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服务贸易逆差累计2554亿元人民币(等值417亿美元),其中运输贸易逆差1209亿元人民币,旅游贸易逆差1842亿元人民币。
服务贸易逆差正在不断蚕食货物贸易产生的顺差。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现象说明,中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仍存在断层,这也是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缺陷。中国的货物贸易量极大,但缺少相应的本土服贸提供商(物流、运输等),中国产品往往需要外国厂商提供的服务才能完成出口,这自然使中国外贸能力大打折扣。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也在京交会期间对记者表示,对于中国来说,服务贸易仍是一个新兴产业。从总量上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额只有美国的一半,服务贸易占中国整个进出口贸易的11.5%,和全球的平均水平2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中国服务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服务业增长势头迅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不小。2013年,服务业在中国的GDP中占比首次超过了制造业增至46%。同时,服务贸易仅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1.5%,与全球的平均水平20%以及同为金砖国家巴西的25%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经合组织国家当中有50%的出口增加值都是由服务业带来的,中国现在的比例只有30%。”经合组织副秘书长威廉姆·丹佛斯说。
进一步开放服务业
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迫在眉睫。
“今年,商务部将把推动服务贸易政策创新,引导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加强促进平台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着力点。”周柳军对记者表示。
周柳军表示,在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方面,将扩大服务出口作为服务贸易工作的重点,推动出台扩大服务出口的指导意见,探讨制定《服务进出口管理条例》的可行性,加强对重点服务出口领域的规划引导,制定《重点服务出口领域指导目录》,还将提前启动服务贸易“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同时推动出台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在第三届京交会高峰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书面致辞中表示,为了进一步打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正在研究修订外资三法,在法律制度中确立最终管理模式。
所谓“外资三法”,即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目前外资三法修订已经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目前商务部正在征集草案意见。
从京交会上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政府部门对于服务贸易的重视可见一斑。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稳外贸“国16条”中也有服务贸易的身影:要支持服务贸易发展,逐步扩大服务进口。结合“营改增”改革范围的扩大,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鼓励服务出口。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服务贸易扶持力度,支持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口岸通关管理模式。
张莉表示,“营改增”、零税率或免税、鼓励服务出口等举措可以帮助服务贸易企业减轻负担,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服务贸易,也为服务贸易长远便利发展打下基础。
另外,本报记者还从商务部门了解到,近期商务部将出台新一轮服务外包促进政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