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残助残 让中国梦更美丽

作者:马广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5-29 00:05:00

摘要:5月初的北京,鲜花盛开,处处生机勃勃,充满了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扶残助残 让中国梦更美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5月初的北京,鲜花盛开,处处生机勃勃,充满了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5月18日,在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当天,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集善工程·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举行。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孙先德,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卫,中国三星大中华区副总裁王幼燕,北京市残联党组书记马大军,西城区委常委王旭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中国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的梦

  上午9时30分,在由西城区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歌伴舞《我的中国心》中,集善工程·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拉开了帷幕。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包括全国8500万残疾人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涉及2.8亿亲属。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人生和事业的梦想,过上了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残疾人仍然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之一。1500万农村残疾人尚未脱贫,260多万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仅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医疗、康复等社会公共服务还难以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共享文明成果,实现同步小康。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把底兜住,补短板促发展,普惠、特惠与优先相结合,全面增进残疾人福祉,充分维护残疾人权利,增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带领、支持帮助广大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才能让中国梦更加美丽。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邢建旭表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已连续5年在这里举办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我们将汇集社会各界的爱心,为残疾人谋福祉。”希望通过助残活动,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让更多残疾人享受服务与帮助,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集善三星爱之光系列

  公益项目”启动

  今年的活动现场,记者看到设有集善工程扶残助困公益项目图片展,旨在反映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年来的发展历程;宣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展示社会各界对“集善工程”的支持和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与帮助,呼吁和倡导社会各界关注残疾人,帮扶残疾人,让残疾人早日走出困境,实现心中的梦想。

  “2014年集善三星爱之光系列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助残日活动现场举行。自2010至2014年,中国三星集团每年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5年共计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假肢矫形器适配、支持集善残疾儿童助养项目以及支持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购置康复设备等。“2014年集善三星爱之光系列公益项目”将面向全国聋人、盲人、肢残、脑瘫、自闭症、智障等残疾人开展扶残助残公益项目。

  中国三星一直奉行“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的理念,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尤其对中国残疾人事业非常关注。2013年4月,由民政部主办的我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第八届“中华慈善奖”在京揭晓,由基金会推荐的中国三星荣膺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奖”。

  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长江商学院北京校友会向1000名贫困残疾在校生,每年资助1000元作为学习生活补贴,10名受助者代表来到现场接受资助。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组织了“我送盲童一本书”现场募捐和义卖活动。“我送盲童一本书”项目已执行善款42万元,资助了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等14个省(市区)的30所盲校、特教学校和残疾人机构的1152名盲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