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缺少“公民企业”

作者:马广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5-29 00:05:00

摘要:近日,经过长达5个月的申报和初轮筛选,由TCL公益基金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面向全国乡村小学教师的“TCL希望工程烛光奖”终审评选出300名优秀教师,他们将获得TCL公益基金会提供的总额360万的奖励资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近日,经过长达5个月的申报和初轮筛选,由TCL公益基金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面向全国乡村小学教师的“TCL希望工程烛光奖”终审评选出300名优秀教师,他们将获得TCL公益基金会提供的总额360万的奖励资助。

  这些优秀教师是如何遴选出来的?TCL公益基金会为何把目光投向农村基础教育?中国慈善事业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TCL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魏雪。

  农村教育面临

  “断层”窘境

  《华夏时报》:TCL公益基金会为什么要开展“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这样一个项目?

  魏雪:目前,乡村基础教育状况堪忧,一是800多万乡村教师,担负着6600多万乡村少年的基础教育工作,生活艰苦、工作强度大,但自身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却受到局限。二是“先生已老去,无人来任教”,在农村,40岁以下的老师被称为“年轻教师”,可就是这样的“年轻教师”依然不足40%,很多乡村和偏远地区教育面临“断层”窘境。

  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协商后,我们决定成立“TCL希望工程烛光奖”,我们联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过团委和青基会系统、网络平台等,每年评选300位优秀乡村教师,并给予每人1.2万元的奖励。希望通过奖励金的形式,向那些坚守岗位、坚守师德的优秀乡村教师致敬,并帮助他们有更好的条件开展教学工作和能力提升。

  项目第一期规划5年,由TCL公益基金会提供奖励基金、由奥鹏教育提供学习交流和教学培训。

  《华夏时报》:“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评选活动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位教师?

  魏雪:说实话,有太多乡村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说贵州省有一位老师叫孙正勇,他的事迹让人非常感动。当年为了供他读书,家里欠下了一些债务,可是他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虽然每月只有300元微薄的工资。在2005年的时候,孙正勇选择了去令所有人避而远之的“麻风村”大关教学点任教,在教学条件无比艰苦的情况下——没有球场、没有水源、不通电甚至连一根旗杆都没有,他开始了自己的“校长兼教工,教书兼打钟”的复式教学工作。并且,为了消除部分家长对麻风病学生的误会,他甚至带自己的孩子入住学校。他没有为自己的家庭带来传统意义上的财富以及富裕的生活,但是,却带领“麻风村”的孩子们走向“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

  《华夏时报》:你认为这个项目对改变目前的基础教育现状,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个项目会一直做下去吗?

  魏雪:我们希望通过“TCL希望工程烛光奖”的评选,一方面向工作表现突出但生活困难的教师提供奖励资助,使他们能够安心投入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能唤起人们对乡村教师生活的关注,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公益组织和社会群体一起携手,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这个项目肯定会一直做下去,因为对于我来说,“TCL希望工程烛光奖”不仅是一个公益项目,更是我长期奋斗的目标。

  《华夏时报》:“TCL希望工程烛光奖”的遴选程序是怎样的?如何保证评选出的老师是公平、公正的?

  魏雪:首先会制定相应的参与规则,主要是针对那些优秀的乡村教师,这个规则由青基会制定,是专业而且透明的;其次我们会由各省基金会,以及其他社会渠道进行申请和提报,然后由青基会进行初评,按一定比例确定候选人;再次,我们会邀请领域内的专家担任评委,从候选人中选出最终的300名获奖教师,并在网络上进行公示,以此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这些方式,最大程度地确保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

  中国慈善事业

  还在起步阶段

  《华夏时报》:有人说,公益事业之所以鱼龙混杂,是因为至今还未有《慈善法》出台。你对《慈善法》的出台与否有怎样的看法?

  魏雪:我认为《慈善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规范、监督和帮助,意义十分重大,它的出台是大势所趋,现在只是时间问题。

  《华夏时报》:你有丰富的海外留学经验,对比国外的公益事业,我们最大的差距是什么?你的这种经验对TCL公益基金会来说,有着怎样的影响?

  魏雪:国外的公益事业经过长期发展,拥有成熟的慈善体制,包括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监管机制。据我了解,在美国做慈善有着相当严格的程序,约束慈善机构及其成员的标准和规则也相对完善,美国政府和社会对慈善组织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监管,美国还常设慈善评级机构,一旦信誉受到质疑,将直接影响到慈善组织以后的正常运作。

  另外,国外最重要的是“公民企业”,就是说慈善基金可以从事商业投资或商业活动,将获得的大部分利润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还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我们国家的主要方式还是“捐赠”,对于慈善组织从事商业活动接受度非常低,这一点差距是非常大的。

  不过中国慈善事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潜力和空间还很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相关法律与制度的不完善;捐款信息不够公开、透明;一些慈善团体缺乏有效的管理。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运作TCL公益基金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为其他公益组织和公益力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