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读写障碍”的鸿沟
5月24日晚,首届“赞颂阅读——为读写障碍发声”公益朗诵会在在北京清华附中礼堂举行,呼吁社会对“读写障碍”者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爱。
朗诵会上,清华附中国际部的师生们以诵、唱、舞台剧等多样形式将阅读和阅读的成果在舞台上呈现出来,通过现场观众的参与及媒体报道,将“读写障碍”是什么传达出去,呼吁社会重视阅读,关注和关爱“读写障碍”这个还不太被社会认知的人群,用朗朗的阅读帮助他们克服难关。
学校和家长普遍缺乏认知
如果你看过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应该对“读写障碍”不会陌生,因为里面的主角小男孩就是一位有读写障碍的孩子。他们虽然读写能力落后,但智力正常甚至超常。在“读写困难”的人群中,你会看见一连串熟悉的名字,爱迪生、爱因斯坦、乔布斯、汤姆克鲁斯、史蒂芬斯皮伯尔格、梵高……
“目前,我国的学龄儿童中,有10%左右存在读写障碍,很多老师和家长以为是孩子学习不认真、调皮,甚至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以至于让孩子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读写困难识别和干预矫治研究”课题组专家兰紫对记者说。
兰紫表示,由于学校普遍对它缺乏认知,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不但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而且在家中也会受到责难甚至家暴,因为家长同样对该问题认知空白。
而且,在现有的教育政策里,还没有任何的协助计划来帮助有“读写障碍”的学生,迫使许多具有特殊天赋的“读写障碍”者无奈地迷失在升学竞争的道路上,这样的现状也无形地制造了社会问题和负担。
“读写障碍不是疾病,只是先天脑部的一个小缺陷。”兰紫表示,尽管彻底“矫治”“读写障碍”至今还无万灵良方,但实践证明:在给予这个人群理解和关爱的同时,帮助他们持续地阅读恰是克服“读写障碍”的救济良方之一,尤其是“有声阅读”。
扩大认知度需大家一起行动
为了呼吁社会对“读写障碍”者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爱,帮助孩子们跨越“读写障碍”的鸿沟清华附,中国际部的师生和家长们策划组织了这次“赞颂阅读”美诗美文朗诵会。
该活动得到了“濮存昕爱心基金---让孩子笑起来”公益项目的支持。“这是个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阅读是一种能力,希望大家重视。”朗诵会现场,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朗诵的《琵琶行》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濮存昕回忆说,大约三周前,他在一次演出的后台见到了这些孩子。在仔细聆听孩子们的介绍后,他决定来到现场为活动加油打气。
此外,著名歌唱家谢莉斯也受邀到场演唱了以经典名曲‘外婆的澎湖湾’为代表的多首脍炙人口的台湾校园歌曲。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等也发来视频以表支持,足球运动员邵佳一还向活动赠送了签名球衣和足球供现场拍卖。
据了解,此次公益活动募得的所有款项将全部捐给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支持该组织的“读写障碍认知推广项目”。实践表明,仅仅是“告知”,对于“读写障碍”人群生存环境的改善就会带来极大的帮助!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个群体和一个组织的力量同样有限,但是清华附中国际部的师生和家长愿意以微小的力量激起涟漪,唤起关注。他们希望前来观看朗诵会的观众,从了解读写障碍现象开始,今后也能够成为这个知识的传播者:向身边人、孩子学校的老师及其他家长们告知什么是“读写障碍”。
“只有社会对‘读写障碍’有了广泛认知,这些有‘缺陷’的孩子无论天赋特殊或平常,才能在一个公平、宽容的环境中自信成长。”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