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亚太自贸区是为了狙击TPP?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5-22 00:19:00

摘要:5月18日,在青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同意,从2014年起为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采取切实行动。

亚太自贸区是为了狙击TPP?

    赵灵敏

    5月18日,在青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同意,从2014年起为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采取切实行动,制定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为亚太自贸区进程提供支持和指引。停滞已久的亚太自贸区设想再次复活。
    事实上,FTAAP的构想早在2004年就由加拿大在美国的支持下提出。此后,2006年APEC河内宣言明确提出将建立FTAAP作为远景目标加以研究。但此后几无进展。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可考虑启动亚太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随后在不同场合,我国外交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都表达了推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愿望。此次APEC贸易部长青岛会议,是APEC继2001年在上海举办之后、时隔13年第二次选择在中国办会,中国利用东道国之便提出这一议题,得到了其它20个成员的响应。
    至于中国为何要在此时提出被搁置已久的FTAAP,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针对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的回应,是为了与美国争夺未来数十年亚太地区国际贸易的主导权。
    2002年10月,智利、新西兰、新加坡领导人开始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首次谈判。2005年7月18日,新西兰、智利、新加坡签署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4)。同年8月2日,文莱也作为创始成员签署了P4。
    2009年11月14日,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即将参与P4,目标是“塑造包括更多成员和更高标准的21世纪的地区贸易安排”,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P4)正式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12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正式通知美国国会,美国政府将参与定于2010年3月开始的TPP吸收新成员的第一轮谈判。由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强大的经济贸易影响力,美国的参与使得许多国家对TPP产生了极大兴趣。在美国宣布加入TPP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也相继成为TPP的谈判成员国。这样一来,TPP迎来了历史性转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间的协定变为了世界各大报纸持续报道的时髦话题。另外,秘鲁、越南申请加入TPP对亚太地区很多成员国心理上的冲击也很大。由于秘鲁、越南的人均GDP都只有1000美元左右,属于APEC内的最不发达成员之列。传统的观点总是认为,越是落后的国家越需要保护,其参与自由贸易的态度越不积极,但是,秘鲁、越南的申请颠覆了此类观点,也彰显了TPP的影响力。
    中国一开始并没有被邀请参加TPP,而且由于TPP的议题包括国有企业及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透明度、政府采购、劳工标准和环境保护等,因此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官方和学术界普遍认为TPP是针对中国的,对中国有非常大的负面作用。直到2013年5月,外交部公开的表态称TPP也是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可能途径;后来商务部也表示要积极跟踪和研究TPP,探讨加入TPP的可行性。这之后,国内对TPP的看法才开始正面起来。但中国加入TPP目前仍不具有现实性,一来TPP现在由美国主导,二来TPP对中国而言门槛太高了。TPP在货物贸易方面实行所有商品进口零关税,不承认任何的例外,这样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条款中国现阶段难以达到,而降低GDP能耗、“国有企业在买卖商品和服务时,必须以商业方式进行”等要求,更是击中了中国经济的软肋。
    由于TPP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自贸区,因此,其谈判过程很艰难,但一旦达成,其意义不言而喻,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日本目前正在进行加入TPP的谈判,一旦农产品的问题解决了,日本的加入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面临夭折的风险,中国所面临的贸易环境将会恶化,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在TPP之外另辟蹊径,建立一种既包含中美和亚太主要国家,自身又能发挥作用的自贸区机制,于是FTAAP被旧事重提。FTAAP是在APEC框架之内的机制,包含了该地区的主要国家,同时又具有APEC重协商一致、约束力低等特点,规避了TPP内中国不乐见的一些因素。
    当然,FTAAP目前还刚刚开始,面临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太大,既有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又有老挝这样名列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名单的贫困国度,要建立自贸区难度太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APEC重协商的特点,FTAAP最终很可能是一个照顾到各国现实状况的低水平的自贸区,这对已经参加了TPP的国家来说,吸引力将不是很大——要知道,TPP正是在当年APEC经贸协商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出现的:1994年APEC通过的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茂物宣言”,在实现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和9·11事件后,APEC的谈判重心也开始偏向安全问题,这使得一些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发达成员感到失望,他们希望找到新的契机来实现贸易高度自由化,以此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FTAAP建设如果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可以想象谈判将漫长复杂,费时费力。因此,将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作为起始平台,会大大缩短谈判的进程。目前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当属TPP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参与的成员涵盖了亚太地区多数经济体。然而问题是,TPP和RCEP各由美国和中国发挥主要作用,彼此都很难去迁就对方;而且TPP的规则和议题从一开始就拥有高起点,RCEP则更强调适中和具可行性,基本上以传统的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特点。这样一来,选择任何一个,对另一个的成员国都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