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北汽国际一年考

作者:刘珊珊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5-17 00:56:00

摘要:北汽国际总裁董海洋在接受记者的独家专访时坦言,经历了“建设年”的组建和完善,如今的北汽国际迎来了最需要面对风浪和考验的“关键年”。

北汽国际一年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珊珊 北京报道

  今年6月,北汽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北汽国际”)成立将满一年;而对于早在去年3月就已经全面接管北汽国际业务的掌门人董海洋来说,上任时间已满一年。

  “上任一年,如今的北汽国际已经到了最具考验的‘关键年份’。”日前,北汽国际总裁董海洋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坦言,经历了“建设年”的组建和完善,如今的北汽国际迎来了最需要面对风浪和考验的“关键年”。

  关键年+攻坚战

  “2013年的工作主要围绕组团队、建基础、定战略三个方面进行。”董海洋告诉记者,北汽国际从刚刚建立时的1人如今已经发展为一个拥有近200名员工的团队。“如果加上进出口公司、云南基地等,现在的员工数量已经接近300人。”而一个公司成立后建章立制、战略打法,都需要进行部署。

  从2013年的销量及营业收入来看,北汽国际已经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11月30日,北汽国际已经实现了年度订单7575辆的销量以及193578万元的营业收入。

  “如果将一家公司在发展中经历的困难分为十个等级,去年是北汽国际的初创年,难度系数为7,今年的难度系数将在9-9.5之间,以后难度系数将会逐年降低。”董海洋称,上任一年后,各项基本工作准备就绪,真正的任务、目标也都随之而来,对于一个刚刚试航的全新团队,这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当然,对于北汽国际来说,关键年要应对的决不仅仅是新公司成立后各项职能的协调共进,还有并不乐观的大环境。

  从数据来看,中国的自主品牌正经历“内外遇冷”的尴尬境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截至今年4月,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已连续8个月呈现下降态势,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在跌破40%的红线之后,继续降至37.8%。而自主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也一去不返。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显示,今年4月汽车企业出口为7.81万辆,比上月下降8.6%,比上年同期下降12.6%,汽车出口比同期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在这场寒流中,北汽国际也受到一定影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汽国际实际完成销量为3426辆,指标完成率为80%;实际营业收入42543万元,指标完成率为85%。但是,北汽国际一季度仍然完成了利润指标,预计上半年仍能完成销售和收入目标。而下一步究竟怎么走,是摆在北汽国际面前一道现实的考题。毕竟路径的选择,绝非找出一个成功的对象去复制那么简单。

  目前北汽国际采取的是“长短结合”的战略,既要定短期销售目标,又要有远景规划。“2014年我们的目标收益是27亿。”董海洋笑称,“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吧,北汽国际需要找到一条能够后来者居上的战略路径。”

  2020远景战略

  不仅仅是“后来者居上”,将北汽国际打造成“全球一流的汽车国际业务公司”才是董海洋最终的目标。

  据董海洋介绍,在北汽国际即将举行的战略研讨会上,他正为公司勾画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远景战略蓝图。具体内容涉及市场、产品、服务、全价值链、伙伴驱动、人才、数字化管理平台、文化八大方面。“如果到2020年之前,北汽国际能够在这8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一定会成为业绩出色、管理领先的公司。”董海洋称。

  董海洋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市场层面。“在全球我们选择了包括巴西、俄罗斯、伊朗、墨西哥、南非,加上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在内的7个战略性市场(即BRIMS+IT)。未来北汽在这7个国家都要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并成为地区性运营中心。此外还包括一般性业务的四大集群,即以北非、中东、东盟、沿安第斯山脉为成长点。”

  开拓市场离不开“产品聚焦”。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商改仅是一个方面,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董海洋希望基于国际市场的拉动能够形成北汽的“平台战略”。也即基于一个平台针对不同市场生产出不同的产品。“目前还没有形成百万辆的平台,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搞一个50万辆级别的平台?”而在目前北汽的产品中,董海洋认为小E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潜质,“可以开发出小E的俄罗斯版本、巴西版、南非版……”而未来,打造一款大众化的SUV也将是努力的方向。

  有了产品和市场之后,“服务领先”成为企业必须关注的焦点。在董海洋看来,北汽国际试图要成为“全价值链”业务方案的提供者,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销售者”或“贸易商”。而在各地的具体业务中,能够真正拉动业绩增长的则是依靠各地的合作伙伴,因此“伙伴驱动”也是北汽国际在拓展国际业务中遵循的原则之一。“要把这些合作伙伴们服务好。”

  此外,董海洋透露,北汽国际正在组建一支更加国际化、多元化的团队。“我们的人力资源总监来自奥迪,品牌顾问来自大众,售后服务培训负责人来自奔驰。他们都是业内有名的专家,成为北汽国际发展的‘智库’。”据了解,在北汽国际目前的团队中,已经包括了24%的海归。“而北汽国际的所有小组织都将成为一节具备动力源的动车,形成我们的‘动车组文化’。”

  对于公司的远景规划,董海洋正率领团队进行着“大胆设想”和“小心求证”,“公司现在处于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最让我欣慰的是员工的成长。”在目标清晰、布阵有致的规划之后,董海洋将带领北汽国际打出怎样的一仗?留待时间给出答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