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农地治理变味专项资金现黑洞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敏 廊坊报道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及世界银行贷款,另一小部分为村民自筹。
河北廊坊作为京畿门户,国家对当地农村基础治理尤为重视,廊坊由此在申报和获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方面也一直顺畅,多年来,大量专项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廊坊农村的田间地头用于建设各类农地治理项目。但《华夏时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支持资金下沉之后,由于监管松散,许多项目沦为套取资金的幌子,甚至仅仅在私人设施上贴上“农业综合开发”的标识来应付,这些“标签项目”目前已经成为治理专项资金流失的黑洞。
农地治理黑洞
从廊坊市区南行,很快进入乡间,每隔一两个村庄,就能在村口看到《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公示牌。在廊坊安次区码头镇惠家堡,村口的项目公示牌上显示如下内容:“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79万元,群众自筹6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维修机井7眼、铺设管道20.4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架设电线2.6公里、维修桥涵5座、整修农路1.62公里、硬化路3.54公里、植树1.5万株。”
“上报的这些建设内容基本上都是假的。”惠家堡村几位老干部指着公示牌上的内容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村里上报维修机井7眼,但只打了2眼,还有修建桥区5座,但只有2座,其他3座去向不明,架设变压器他们说是2台,但也只有1台,其他种树这些也都有虚假。”
为求证村民们的描述,记者逐一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实地调查。按照国家规定,专项资金下实施的建设内容均需印刷显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四角标志,但记者在田间找寻到印有该标志的灌溉井却均不是机井,全是普通潜水井,且每一口井附近居住的村民都向记者证实,这些潜水井是他们自己或者与他人合伙打的,打井时间都远远早于村里申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时间,项目申报下来之后,乡镇和村委会委托的施工队也只是给他们的潜水井上加了个水泥盖,并在盖子上印上项目标志而已。
“机井要打4、5百米深,自己打的井只有几十米,浅水井出来的水碱性大,肯定不如机井抽水对农地效果好”,村民们这样告诉记者。
所谓修建的桥涵,经记者寻找发现,贴有项目标识的只是在横跨旱渠的土路上垒放了两条水泥块,整村走下来也仅找到两处。而上报的植树15000棵更是与实际情况相差明显,“村里的农路一共三条,总长5公里多,这要在路边种上15000棵树那得多密呀。”村民们称。记者在该村村内的几条农路上大致数了数路边树木,总共只有约2600多棵。
据该村老干部介绍,项目建设的时候,植树的树苗由村民自己出,加上其他出资以及村民出工的折算,项目自筹部分倒是落到了实处。“财政上说拨了179万,可现在实际干出来的东西和报上去的相差太明显,现有的这些满打满算也就能用个六七十万。”老干部说。
据介绍,由于村民们的长期质疑,村委会也曾将近十年的账目进行了公开,记者查阅这些账目后发现其中并未显示对建设项目的相应支出。“大家原先退耕还林时还有拨下来的补贴资金,找村、镇去要,他们告诉我们说这些钱都用到修路、打井等现在这些项目上了,可如果这些用的是退耕还林的钱,那国家真正投入的179万财政资金哪儿去了?”村民们称。
在其他村镇走访中记者发现,国家给予每个项目支持的财政资金大多为三四百万不等,但实地建设情况与上报内容相比,结果均不尽如人意。
水厂闲置难题
与农地治理相比,多年来省市政府对廊坊农村水厂建设的投入更为巨大,但这些投入目前也陷入成为摆设的怪圈。在距离廊坊市区十多公里的小北尹村,村东就是大北尹水厂,“水厂已经修好了大约两年,但一直没有起用,现在村民用水还是从村里自己打的井里用泵打进管道,每天水龙头只能放两个小时,感觉水比油还贵。”村民这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记者随后又来到位于建设村西的建设村水厂、码头镇的码头水厂、仇庄水厂,发现这些水厂建成都是一、两年不等,相同的是其均处于闲置状态。
据介绍,为解决农村用水问题,廊坊农村每个乡都有已经建好的或者准备建设的水厂,目前廊坊市在农村建成的水厂估计为120多个,每个水厂投资均在1200万到2000万,但这些水厂几乎全部闲置,最长的多达四五年,而廊坊农村基层至今取水困难。
“水厂运营成本太高,投入使用要想不亏损每吨水水费得到6块钱左右,这在农村很不现实,只好就搁那儿,基层只管把上面拨下来的钱花完,至于建设与实际脱不脱节就没人问了。”一位曾参与水厂建设的知情者坦言。
记者就水厂闲置问题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整体落实情况先到廊坊市安次区码头镇政府进行了解,负责人以“开会没时间”为由回避,再到安次区政府询问,也被告知相关领导不在,随后记者走访并致函廊坊市农开办、廊坊市水务局,截至发稿也未收到任何说明。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