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4000亿两融盛宴角逐

作者:盛青红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27 17:11:00

摘要:184.62亿元,这是融资融券给证券公司所贡献的收入;4000亿元,这是证券公司在两融业务上所创造的“繁荣盛宴”。急速而至的繁荣背后是一场高杠杆的风险游戏。

4000亿两融盛宴角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盛青红 广州报道

  184.62亿元,这是融资融券给证券公司所贡献的收入;4000亿元,这是证券公司在两融业务上所创造的“繁荣盛宴”。急速而至的繁荣背后是一场高杠杆的风险游戏。

  监管层日前开出了第5张两融罚单,深圳证监局网站挂出了一则对中信证券(600030.SH)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决定的公告,在此前的1个月,海通证券(600837.SH)、国信证券、招商证券(600999.SH)和安信证券等也因两融违规行为而相继领到了监管层下发的罚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券商融资融券因为风险低,收益稳定引来资金的追捧,券商除自有资金参与外,还拼命发短期公司债筹集资金,银行理财资金也借道券商进入两融业务吃利差;但是,券商融资融券与业务经常出现担保物不足引发的风险。

  据监管层披露的信息显示,两融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开户不满6个月就开立融资融券账户、融资或融券期限达到6个月的客户直接展期、客户维持担保比例跌破130%时没有及时平仓、为维持担保比例低于300%的客户办理提取现金操作等。

  “上述问题很普遍,只是每家券商所做的程度不一样,没有哪家券商敢说自己的融资融券业务一点也不违规。”华南一大型券商的融资融券部人士向记者坦言。

  而本报记者在走访券商营业部调研融资融券业务时也发现,为了拉客户冲规模,违规操作已经是常态。

潜规则调查

  4月下旬,记者来到素有“广州华尔街”之称的天河北路,以投资者的身份调研融资融券业务,这里集聚着一批明星证券营业部,也是众多大户出没的地方。

  “必须在我们这里开户满6个月以上,资产10万元以上,才可以开立融资融券账户。”招商证券天河北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向记者介绍道。

  但是当记者表明资金量很大并且急需进行融资融券操作的意图时,上述招商证券营业部人士则表示可以做到,“如果资产有500万元以上,可以不受开户6个月的限制,可以享受立即开通两融账户的优待。如果实在没有500万元资产,也还有另一种变通方法,那就是找找已经在我们招商开户满6个月的朋友,借你朋友的账户进行操作。”

  银河证券天河北营业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总部对营业部的两融开户业务也查得比较严,不管是资产量多少,必须严格遵守6个月的期限。但是如果实在急着操作融资融券业务的话,可以寻找存量证券账户,只要双方协商好,我们是可以为你办理的。并且我们这里有个特殊服务,就是在抵押物不足时,有1-2天的宽限期。”

  在国信证券开立了融资融券账户的陈姓投资者则向记者透露:“国信证券为了留住两融客户,有时候会在担保品不足的情况下,帮客户进行融资。”

  而对于监管层提到的展期违规问题,业内认为这是个普遍问题。“为客户展期已经是行业内普遍的做法了,特别是为了留住那些大客户。”前述华南大型券商两融部门人士说,“展期本身也是为了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并且公司也会对要求展期的客户进行资质审核。”

  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调研营业部时发现,融资融券的资金并不全部来自券商自有资金,已有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券商资管渠道进入到两融,并且资金成本更低,可以做到8%以下,而普通的融资成本则在8.6%左右。

  “银行理财资金走的是资管通道的模式,券商只收取通道费,实际出资方是银行。”上海一家小型券商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而一位明星营业部的销售经理也告诉记者:“如果你资产500万元以上,在我们这里开立融资融券账户,融资成本可以降到8%以下。我们有资金所以有优势。”

疯狂的两融盛宴

  自2010年3月开闸以来,融资融券用4年不到的时间就证明了它的魅力所在,在券商业务收入贡献度榜上一跃而居第三位,并因“利息稳定风险低”的业务特征更是被券商视为未来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债、增发、短融等一切券商的融资计划中,融资融券从来都列入“募集资金用途”中。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4054.07亿元。

  据证券业协会最新数据,2013年,115家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184.62亿元,已经超过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128.62亿元的收入,排在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和证券投资收益之后,成为券商第三大创收利器,在券商全年业务收入中占比11.59%。而在2012年,两融业务利息净收入仅为52.60亿元,收入贡献度仅为4.06%。

  “融资融券稳定的利息收入及较低的风险, 推动了券商在两融业务的扩张。2013年,券商在两融业务上的推进很激进,行业之间互相争夺客户是常事。其实从各个券商拼命发短融公司债的速度可以窥见两融业务的疯狂。”前述华南大型券商两融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市场定律总是清醒的,疯狂盛宴的背后必定积聚着风险。

“两融版”新神器出炉

  在融资融券业务被监管层加上风控紧箍咒时,券商已经开发好了新型的、可替代性的融资工具。记者从上述银河证券营业部人士处获悉,他们已经开发出了比融资融券更有优势的融资工具:鑫易雨和鑫新雨。

  “如果你无法满足融资融券的开户条件,你可以试试我们的鑫易雨,其实比融资融券更有优势。”前述银河证券营业部人士介绍,“账户资产20万元以上,就可以即开即用,融资金额10万元起,当天申请第二天资金即可到账,融资用途不局限于任何股票,甚至套取现金。”

  而鑫新雨与鑫易雨基本相同,只是融资用途只能用于打新,也是为IPO开闸而特意打造的融资工具。但据记者了解,相比于融资融券,银河证券新推出的这两款神器,在融资费率上,除了需支付8.6%的融资成本,另外还需支付0.1%的固定费用给银河证券。

  “上述两款融资工具,股票质押率可达九成,远远超过融资融券50%-70%的质押比率,并且融资买入标的不受任何限制,而融资融券必须限制在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内。”前述银河证券营业部人士进一步推介说。

  记者获悉,目前上述两款产品已经在北京、浙江、湖北地区试水,5月份将会在华南地区进行推广。多位券商分析师对此表现出了担忧:这类融资工具多面向中小投资者,如何做好风控很关键,此外,这类产品在监管层那关也未必合规,有点走政策擦边球之嫌。

  不过记者了解到,多家券商包括大型券商正在酝酿这类产品,已经开发出类似产品的上海证券也考虑对产品进行升级变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