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无牌信托公司的启示

作者:范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24 15:06:00

摘要: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仅在深圳地区,33 家“李鬼”信托公司,堂而皇之地开展类信托业务,向投资者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部分项目已经出现了实质性风险。“
  2013 年下半年,工作邮箱曾陆续收到数家没有经过备案的“信托公司”资料,更有中介人士来函告知,可代为在前海注册信托公司,保证符合监管规定。当时一笑了之,认为如此山寨的模式,不可能取信于人。孰料,2014 年2 月28 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深圳市中瑞华银信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33 家名称里含有“信托”而无金融许可证的公司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在2014 年3 月7 日前到深圳银监局办理《金融许可证》或者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名称、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仅在深圳地区,33 家“李鬼”信托公司,堂而皇之地开展类信托业务,向投资者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部分项目已经出现了实质性风险。“李鬼”的野蛮生长,至少可以验证以下几个论断:

  第一,目前正规资产管理机构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能力,依然不能满足高资产净值客户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曾看过“李鬼”公司的数份产品说明书,产品的期限结构、投资起点都与正规的信托产品无异,而在风险控制措施、交易结构安排、产品信息披露等方面均要弱于正规金融产品。这类公司和产品最终能野蛮发展,从侧面证明了正规信托公司的产品供应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虽然投资者已经达到《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六条中规定的合格投资人要求,但部分投资人不具备基本的风险识别能力,也不具有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李鬼”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一般信息披露不到位,甚至许多产品不公布交易对手,产品文案文字粗糙,存在语病或者用语不严谨,银监会网站上也没有其相关的信息,其“李鬼”身份很容易识破。但就是这样,也有投资者成为苦主,证明其风险意识薄弱。

  第三,市场监管多龙治水,但尚未达到无缝连接的地步,出现了监管漏洞。虽然从表面上看,“李鬼”信托公司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深圳实行商事登记改革,将前置审批变为后置监管。但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工商部门与银监部门衔接不到位,将本是特许经营范围的信托企业作为一般性质企业对待,使得33 家“李鬼”不仅获得了“准生证”,而且在市场上生存了数月之久。

  窥一斑而见全豹,在以上三个论断成立的前提条件下,资管行业的“李鬼”乱象决不会仅仅限于没有金融许可证的“信托公司”。最近几年,各类无金融牌照而行金融业务之实的机构屡见不鲜,如“农村信托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投资理财公司”。这类机构要么违规使用金融机构采用的特殊字样,骗取投资者的信任,要么利用当地政府部门对某些行业的优惠,轻易规避监管。其公司的治理机构、内控体系、经营思路都完全取决于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意志,部分公司管理混乱,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不小。

  所以,不但是“李鬼”信托公司,所有有一定影响力的草根资产管理机构都应该被纳入监管范畴,对于管理适当的机构,应该尽快建立准入门槛,进行牌照管理,确保这些机构能够秉承受益人利益最大原则运营,有效化解运营风险,对管理不当的机构,应该勒令停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