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金改有望三年内现重大突破

作者:贺江兵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3-14 23:30:00

摘要:相信在未来三年里银行可以依法破产,储户会因为存款保险的建立而获得补偿,利率市场化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人民币最迟三到六年完成可自由兑换资本项下开放。
贺江兵
    相信在未来三年里银行可以依法破产,储户会因为存款保险的建立而获得补偿,利率市场化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人民币最迟三到六年完成可自由兑换资本项下开放。
    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可以考虑与人民币国际化同步实现,让升值与贬值压力实现对冲。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是央行要大幅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无论对经济成长还是稳定利率价格水平都是必要的前提。
    余额宝类理财产品会加速利率市场化。题外话:央行叫停腾讯和阿里的虚拟信用卡属于这两家公司并未很好与央行沟通、报备,相信会很快放行。
利率市场化前提条件
    余额宝之类的产品之所以能对银行产生冲击,根源在于利率双轨制。银行享受存款低利率,在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余额宝之类的理财产品或会减少甚至消亡。
    在银行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必然会出现银行倒闭,最有可能出现倒闭的是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受到央行和政府支持倒闭可能性最低。
    利率市场化的几个基本条件和必要的准备是:
    第一,存款保险制度。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在年内完成。最早建立存款制度的国家是美国,后被各国借鉴,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提到法律层面,这对保护存款人合法权利提供了资金和法律保障。
    第二,银行类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在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随着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等方面的问题风险聚集,局域性经济金融风险爆发是可能的。部分中小银行类金融机构破产在所难免。现有法律很难适用于银行破产,据悉,存款保险应该会与破产条例同时出台。
    第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左右,这既是个问题,也是个保障。
    问题是,在目前资金紧缺的状态下,维持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势必加剧存款价格的上涨,各类余额宝类理财产品6%左右利率便是存款市场化利率大致水平。而法定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可上浮10%。
    这也是个保障,央行冻结商业银行大量存款,这避免了银行放款冲动,让银行有了更多可用资金。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被冻结的最多,这也是不可能在中国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资金保障。
    相比之下,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最低,央行认为这是出于职能需要。而这可能会导致农信社不良资产更多。
    而国有银行被冻结资金最多,这也限制了五大行向中小银行提供融资的能力。
    前两条是利率市场化制度保障,第三条是资金保障。如果要完成保经济增长和防止钱荒,必须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起码应该适当下调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国有银行调剂资金作用和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应提速
    按照监管层的意思表达,可能是先实现利率市场化,然后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放开。
    真如各国实践的情况,在放开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会飙升,后会逐步趋于理性和合理。这一点,周小川是非常清楚的。
    在中国,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息揽储大战中有银行把存款利率拉到30%。
    根据基本的金融原理,如果存款利率上升,本币应该升值。根据购买力平价来看,人民币被严重高估,资本项下放开和放弃干预外汇价格,人民币有暴跌的空间和基础。
    假如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进行,操作得当,升值与贬值可以部分实现对冲,可以适当减少央行的压力。
    目前看来,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因为余额宝之类的理财产品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不早日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的活期存款甚至定期存款会继续流失,钱荒会不时发生。
    余额宝们会加速利率市场化,只要央行愿意,今天就能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必然抬高银行组织资金的成本,利差收窄是肯定的。已经糟糕透顶的全面破净的银行股更是雪上加霜,而银行股又是A股中权重最大的板块。
    利率市场化之日,没准也是股市暴跌之际。
    3月14日,央行仅仅暂停了腾讯和阿里与中信银行发行的虚拟信用卡产品,以及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就对A股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中信银行在消息传出之前走势平稳,消息传出后,一度跌停,后来香港和上海上市的中信紧急停牌,A股暴跌8.07%,腾讯港股和香港股票急剧下挫。在中信带动下银行股集体下跌带动A股下跌。
    央行推动利率市场化拖不得急不得,难啊!而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提速,越早越好。
(作者为《华夏时报》编委、金融部主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