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设施重建面临挑战

作者:阿尼克特·沙阿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3-12 23:15:00

摘要:美国经济复苏出现得似乎相当广泛且呈周期性。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几年,美国经济的各方面都开始重新运作。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好转,房地产市场变得活跃,企业盈利和利润也都处于历史高位。而标普500指数自2009年3月的低位回升近200%也不足为怪了。
阿尼克特·沙阿
    最近,美国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费城发表讲话,明确表示了他对美国基础设施现状的恼火,称这种状况“令人难堪”。他在讲话中特别指出:纽约的拉瓜迪亚机场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之后这一言论在许多博客上反复出现。而现实情况更加令人担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体基础设施远远比美国好。
    美国经济复苏出现得似乎相当广泛且呈周期性。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几年,美国经济的各方面都开始重新运作。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好转,房地产市场变得活跃,企业盈利和利润也都处于历史高位。而标普500指数自2009年3月的低位回升近200%也不足为怪了。
    但美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事实上,他们甚至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更加恶化。
    长期失业率仍然处于超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低收入劳动力中部分存在技能差距;收入不平等现象也有所加剧,收入最高的1%的人占有经济收益的95%。由于国家的政治家和市场参与者一直以来目光短浅,使得长期挑战仍未得到解决,如基础设施的重建。
    投资者需要了解,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建设有两个原因。首先,基础设施的状况是美国经济的短板,且将会给未来数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产业发展、竞争力带来影响。其次,如果适当的政策框架到位的话,该部分可能给投资带来重大机遇。
    美国基础设施重建的时机已经成熟。《2013-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美国的基础设施排在世界第十五位。在排名中击败了美国的国家/地区,包括新兴市场中的香港和新加坡,他们分别排在了第一和第二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则排名第五位。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最近给美国基础设施部分的评级为D+,重点强调了约40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赤字(见下表)。这远远超过了整个美国政府的预算。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显示,美国养老金、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有3000亿到4000亿美元可用的资金预留给美国基础设施项目。尽管政界和商界领袖开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然而,这笔资金仅有很少一部分被使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这是一个概念性问题:美国政府和它的公民通常是如何看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大多数基础设施支出来自于政府拨款,而不是资本化交易或私募融资。因此,人们对于美国基础设施中私人实体的作用存在很深的疑虑,特别是在运输和监管工具上,例如水的监管。还有比如对于收费公路,公众大都表现出蔑视的态度。
    第二,是协调问题。所谓的美国基础设施市场,其实是由上百个高端的当地市场组成的,其融资极少能够在一个州或联邦的基础上完成。各州对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免税和交通费上的法规千差万别,这使得私人资金很难进入该部分。例如,美国仅有一半的州对公私伙伴关系设立了法律条款。
    第三,由于最近石油页岩气的开采使得美国石油生产和输出激增,大多数进入基础设施的私人交易已经进入并将继续进入到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中。虽然在整体支出方面,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但美国(各州)需要一个程度相似的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以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如水务和运输领域。
    鉴于通胀对冲、实际资产的特点和投资的长期非流动特性,美国养老金希望增加他们对基础设施的配置。但缺乏开放融资的项目一直是养老金进入该领域的一个拦路虎。正如美国基础设施融资方面的两位专家最近告诉我的,“潜在的融资项目十分匮乏。”
    国家基础设施再投资银行的提议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在2007年,由当时的美国参议员克里斯托弗·多德(Christopher Dodd)和查克·哈格尔(Chuck Hagel)首先提出,让该银行显著提高用于基础设施的资金的直接配置,并优先考虑最有价值的项目。这类处理方法在世界各地都已经存在,从欧洲投资银行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开发银行。
    结构性经济挑战无法阐释每天、每周或每月的资产价格变动。因此,他们往往被市场参与者忽略。但他们仍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并且可以为具有远见卓识的精明投资者提供机会。
    (作者为天达投资研究所投资专家,研究所系天达资产管理的一部分。美国《机构投资者》、iichina、机构投资者在线独家授予中文版权;本报实习记者 戴梦编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