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央行的改革逻辑

作者:胡金华 唐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3-01 20:45:00

摘要:央行宣布从3月1日起放开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被众多经济学界人士认为将标志着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外币到人民币,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

央行的改革逻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唐玮 上海、北京报道

  2月18日,央行放开人民币跨境支付;2月21日,央行发文允许自贸区内机构可以进行跨境人民币借款;2月26日,央行再次为上海自贸区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松绑;2月28日,央行推进反洗钱监管机制。过去十天中,央行上海总部每隔两天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落实“金改”30条。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上述多项货真价实的条文中,央行宣布从3月1日起放开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被众多经济学界人士认为将标志着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外币到人民币,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承认,外币存款利率放开后,上海自贸区内的外币跨区流动可能在所难免,在风险管理上希望不要出现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大规模为套利而出现的跨境资金流动。如果顺利,下一步上海自贸区还将进行资本项目等更大的改革。

  汇率改革的下一步也被冀望在自贸区开闸。但近期人民币却处于急速下跌中,在2月28日早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暴跌,半日之内接连跌破6.13、6.14、6.15、6.16、6.17、6.18六道关口,至当天上午11:10时暴跌0.9%至6.1808,为逾10个月新低,且创汇改以来最大日内跌幅。面对一片“暴跌由央行导演“议论声,官方的评论是“无需过分解读”。这背后,到底是如何的用心良苦?

“四步”战略到第三步

  事实上,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早已设计了缜密的推进路线图,确定“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的四步走战略。业内人士看来,在自贸区推进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已经推进到第三步。

  “央行迈出的利率市场化步伐比我们预想的要更加谨慎和稳妥,尽管在去年出台的金改30条中已经提到相关措施,但是步伐比较快。此前对于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已经没有监管限制,银行和客户可以自行协商确定。央行对外币利率的管制仅限于一年期及以内的美元、日元、欧元、港元四个币种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因此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水平还是央行2005年发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包括美元、欧元、日元、港元四个币种,以活期为例,央行规定的利率上限分别是1.150%、0.1%、0.0001%、1%。不过,目前在境内,多数中外资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没有用足上限,各家银行的外币存款利率差距也较大。

  “上海自贸区内外币存款利率放开后,其利率价格的走势会根据整个区域内外币规模以及周边外围市场价格而定,在人民币短期贬值的情况下,美元汇率上升,市场还是会有对于外币的需求,这样价格就会上升,但是短期来看,由于自贸区的外币存款总量也不到50亿美元,央行同时对套利行为实行严格监管,因此外币存款利率出现大涨的概率很小。”汇丰银行一位外汇交易员林陈(化名)于2月28日告诉记者。

  上海自贸区中国银行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原来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管制已经放开,但需满足等值300万美元的要求,因此满足条件的客户比较少,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放开,降低了准入门槛,因为存贷比考核的管理制度,国内银行业为了维持流动性,也会在自贸区内加大吸储的力度。

为防套利设“防火墙”

  虽然央行已经放开外币小额存款利率限制,但是其出现的套利风险敞口也让监管部门加紧出逃反洗钱“防火墙”。

  就在2月28日,央行上海总部联合数十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反洗钱工作合作备忘录,同时还召开了外汇管理支持自贸试验区政策通报会。

  央行有意要在自贸区内外建立起一道反洗钱监管机制。

  “通过综合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和定价自律措施,确保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今后更大范围和更深入的利率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上述会上,央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人受访时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也了解到, 利用外币活期账户进行洗钱或套利,已经成为各国洗钱的一个常见方式,尤其是以所谓的“人头账户”进行长时间小额度的存款,即所谓的蚂蚁搬家,达到洗钱的目的。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的放开,风险敞口是国内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区内外的关联账户甚至不关联账户,将人民币换成外币,然后再利用自贸区内的银行账户转移至境外,这就是洗钱,而洗钱往往和腐败紧密联合在一起,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形,监管部门都已经做过各种预测,而且这次放开的口子也不算大,对于放开的对象也作了严格规定。”连平告诉本报记者。

  连平也分析指出,或许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与普通民众关系不大,毕竟国内拥有数十万上百万美元或其它外币的人占比很小,符合规定的自贸区居民数则更少,真正关键的是人民币存款利率何时放开,而一旦放开对于人民币利率乃至汇率的走势,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央行的逻辑

  除了加速金改,利率汇率市场上更是发生了与年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情况:人民币快速贬值、银行间短端利率快速下行、1月结售汇顺差创新高、央行重启正回购。

  而在2月28日早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暴跌,当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收6.121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个基点,当周累计上涨38个基点,当月累计上涨164个基点。

  同时,央行已经连续四期开展正回购操作,本月累计正回购规模2680亿元,累计净回笼资金7180亿元。 

  缘何扶摇直上的人民币转瞬间急速下跌,一再示警的“钱紧”一下子需要央行频频回笼资金?

  对于人民币汇率贬值原因,市场已形成了“央行主动调整以打击进行外汇套利的热钱,希望打消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主流观点,认为“央行在下很大一盘棋”,虽然外管局在答记者问中称“不必过度解读”。

  央行为维持稳定流动性环境,一方面重启正回购收回流动性,另一方面主动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形成贬值预期, 降低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以打击外汇套利热钱。而汇率急贬更是央行配合为国内货币政策而变。

  回想去年那一系列铁拳政策,为金融改革、降杠杆、防风险而在货币供给端的主动收紧, 但在融资端需求居高不下和存量债务展期的要求下,收效甚微,反而资金价格持续收高,动不动就“钱荒”,一片指责。

  这也是为何,去年12月QE启动退出之后,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遭遇惨烈的资本外逃,中国却独善其身的原因。国内利率高企,国内外利差扩大,吸引套利资本流入。

  从1月银行结售汇顺差扩大至 733亿美元,而去年四季度月均345 亿美元来看,中国的外汇流入压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大。

  因此,从央行来说,与其控制货币的供给端而引发热钱持续流入,并且调控效果甚微,不如转换政策思维,以维持相对稳健平衡的货币供给政策,并主动打破人民币升值预期,阻止外生流动性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干扰并提前防范全球流动性收缩的风险。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认为,为了缓解资本账户下的热钱流入压力以及贸易渠道下的出口压力,央行从1月中旬加大干预力度:一是“价”的干预,作为央行设定的指导价,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1月16日到 23日持续贬值;二是“量”的干预,从央行近期正回购超预期、银行结售汇顺差较大等因素考虑,1月份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可能也是天量。

  但这个阶段,央行的干预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大规模跟风。

  情况从2月下旬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2月21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首次跌至在岸人民币汇率之下,并持续下跌。

  “这意味着,在央行持续通过‘量’、‘价’引导的影响下,市场的预期已经开始发生方向性变化。”管清友认为,前期国内由于人民币升值过快而压抑的购汇需求开始集中释放,境外热钱也开始集中获利了结,由此引发人民币暴跌。2014年以来人民币累计贬值 1.2%,基本吞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的涨幅。

  而现在的问题是,贬值是否会持久?

  管清友认为,这种因集中购汇和获利了结引发的贬值不会持续太久。从基本面来看,中国仍保持着巨额的经常账户顺差、稳定的FDI流入,人民币仍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而且,从央行角度来看,绝对不会愿意看到人民币贬值失控。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使其完全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市场观点也不一,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副总裁梁大伟在近日的GWS全球投资管理平台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或在2014年秋冬破6,美元则筑底巩固。

  但对于央行而言,降杠杆严控风险依然是重点,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出席二十国(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参照和学习国际经验教训,对“影子银行”实行有效监管。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不大,但近期增长较快,正谨慎应对。

  金融监管也越来越被普通大众重视,2014年爱德曼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信任度达到2008年以来的历史高点。但公众认为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服务业、能源业和餐饮业的监管,认为金融业监管力度不足的公众比例达到51%。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