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地图,BAT新战场

作者:徐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2-12 22:47:00

摘要:百度发力地图,腾讯卖掉搜搜时唯独保留了地图业务,如今阿里又全盘收购高德,BAT三巨头对于地图似乎都有着格外的青睐。

地图,BAT新战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婷 上海报道

  9个月的时间,高德终于还是选择了彻底嫁入豪门。

  2月10日晚间,阿里巴巴对外宣布,以10.45亿美元现金收购高德软件(NASDAQ:AMAP)72%的股份,由于去年5月阿里已经以2.94亿美元收购了高德软件28%的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高德将成为阿里巴巴100%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百度发力地图,腾讯卖掉搜搜时唯独保留了地图业务,如今阿里又全盘收购高德,BAT三巨头对于地图似乎都有着格外的青睐。地图,这个至今没有探索出清晰盈利模式的工具性应用,莫非真的藏有待挖的金矿?

  投资者眼里的高德

  对于高德来说,栖身阿里或许已经是不得不为之事。

  在过往几个季度,高德的财务数据实在无法令投资者安心,收入和利润都明显滑坡,尤其是2013年Q3,高德净营收为3770万美元,同比下滑6.2%,并且出现670万美元的净亏损,而2012年Q3,高德还是一家单季净利润1010万美元的公司。

  “百度和高德都将导航从收费变为了免费,这彻底变革了这个领域的商业模式,在新的盈利模式成熟之前,免费策略对于已经上市的高德必然造成巨大的财务负担。”易观国际分析师尹晶雪表示。

  去年8月底,百度和高德相继宣布导航产品免费,甚至还为了谁先发布而打了一场口水仗,而在免费之前,百度导航和高德导航在AppStore里的价格分别为30元和50元。免费一事对于不靠导航吃饭的百度来说自然是无所谓,但对于高德来说却是一场自我革命。2013年Q3财报显示,高德付费导航应用用户为8300万,比上一季度的7000万增加了1300万,如果不考虑预装、限免等因素,以50元计算,这一项贡献的收入可以达到6.5亿,但在免费之后,该项收入彻底清零。

  “就算不和百度打仗,高德的盈利能力也会持续下滑,免费只是加速了进程。”一位熟悉导航App的投资经理分析,“高德旗下两款产品,导航收费,地图免费,导航先于地图两年推出,由于对标的是几百元的导航仪,所以收几十元是很有市场的,但是地图这个市场一开始大家就向用户免费,高德也不可能收费,随着各类地图的功能越来越强,甚至包含基础的导航功能,即使高德导航继续收费,大量用户也会自行迁移。”

  由于高德的整体业务中还包含了2B业务,即向汽车厂商提供导航技术,在2C业务免费后,高德的营收只能完全依赖于2B业务。“可以想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习惯转移,高德的2B业务增长会越来越艰难,他们也很早想明白了这一点,否则,也不会大力做C端产品。”前述投资经理表示。在他看来,B端乏力、C端免费的高德,短期内必然难以承载投资者对其财务回报的冀望。

  阿里着急补课

  在投资人眼里不够美好的高德,在阿里的眼里却是一只性价比很高的潜力股。在此次收购中,阿里开出的收购价是每股ADS股份21美元,对比过去60个交易日的交易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39.8%,10.45亿美元的现金支出也创下阿里收购历史上的最大支出,可见阿里对高德的重视。

  “但实际上,阿里买得并不算贵。”一位熟悉美股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高德账上还有5.1亿美元的现金和等价物,所以阿里实际支出也就是5亿多美元,而且地图身背O2O、LBS这些最热的移动互联网概念,这对于阿里的IPO估值是会有加分的,如果IPO估值高,这几亿美元马上就回来了。”

  尹晶雪表示,“高德的装机量和活跃用户摆在那儿,也算是个大App,对于在移动端用户覆盖面逊于腾讯和百度的阿里来说,这是很大的诱惑。”

  高德财报显示,截至Q3,高德地图拥有1.71亿用户,去年同期为8500万,这其中月活跃用户达到7700万。在易观国际统计的手机地图市场份额数据中,高德目前以31.1%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百度以26.6%排在第二,如果排除苹果地图6.1%的份额(高德为苹果在中国的地图提供数据和技术),那么高德地图App和百度地图App用户量相当,对于原本并非互联网出身的高德来说,能在与百度这种互联网巨头的正面对抗中守住阵地实属不易,这一点无疑也增加了阿里对高德的信心。

  一位阿里内部人士表示,“阿里在移动端的一大心病就是超级App不够多,腾讯有微信、手Q,百度也号称有14个亿级用户量产品,但我们还只有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钱包,而且打开频率偏低,新浪微博到底还不是阿里的。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大家都还在探索,但无论如何得用户者得天下,总得先把触达用户的渠道占住,多一个就多重保险。”

  图里有黄金?

  阿里看重地图,百度腾讯又何尝不是。

  2012年,百度架构调整,将“百度地图”由产品部门升级成LBS事业部;腾讯方面,去年9月战略投资搜狗,将搜搜搜索、输入法业务注入搜狗公司,唯独将地图剥离,更名为腾讯地图。换言之,在本次收购案之前,只有阿里没有一张完全属于自己的地图。

  然而,让BAT都青睐有加的地图,现在还是一个实打实的烧钱项目。尹晶雪表示,“地图的收入现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地图希望接入各种本地生活服务,从中收取广告、交易提成等,但是像打车这种服务现在自己都没有盈利模式,又怎么可能给地图厂商付费。”

  另一层质疑在于,用户究竟是否会通过地图来选择本地生活?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我们调研发现,大量用户的常用App就在十个以内,如果不是经常订房的用户,很可能就不去下载携程了,所以地图作为一个活跃度比较高的App,可以承接很多中长尾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于地图仍然寄予厚望的原因。”尹晶雪分析说。

  地图之于阿里,或许重要性还要大于百度、腾讯,除了阿里本身涉足电子商务、对本地生活类电商一直有野心这个因素之外,阿里的菜鸟物流,对于地图也是有强需求的。据记者了解,由于高德除了产品,在测绘、地理数据、定位技术等更加底层的领域也有比较深厚的积累,所以在阿里入股后,高德就已经和菜鸟进行了较为深度的合作。

  接下来,对于阿里来说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整合能力了。在BAT中,阿里拥有比较强势的企业文化,以往的收购中,阿里所体现的整合能力还未能让外界信服,雅虎、口碑都已烟消云散,入股微博后对微博的助力也并不明显,对高德如果要深度整合,效果只能留待时间检验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