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奥迪Q3:致未来

作者:寇建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2-07 22:38:00

摘要:当林忆莲空灵的歌声在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内回荡,现场掌声四起。这份喝彩既是献给一代歌后,也是献给奥迪在2013年的出色表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寇建东 北京报道

  当林忆莲空灵的歌声在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内回荡,现场掌声四起。这份喝彩既是献给一代歌后,也是献给奥迪在2013年的出色表现。

  2014年1月9日,奥迪发布了其2013年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包括香港),奥迪2013年12月销量达到48325辆,在2012年12月35279辆的基础上,同比大幅增长37%。2013年全年在华销量创新高,达491989辆,2012年在华销量405838辆,同比增幅为21.2%。

  在全球范围内,2013年奥迪销量为1575500辆,较2012年的1455123辆同比增长8.3%。2013年12月,奥迪在全球销售了130700辆汽车,对比2012年12月的110383辆,同比攀升18.4%。

  剥开这些数字的“外衣”,不难发现,在中国市场(不含香港,下同)奥迪较2012年销量增量的85600辆中(2012年,奥迪在华销量402888辆,2013年为488488辆),于2013年4月8日上市的Q3贡献最大,为奥迪带来了超过42000名新车主,几占奥迪当年增量的一半。

  “去年4月中国投产的Q3紧凑型SUV推动了销量增长,总计42501名消费者选购了该车。”奥迪方面肯定了Q3这款在目前奥迪国产车型中最小也是最年轻的车型所作出的贡献。与竞争对手宝马X1相比,Q3不仅在过去的一年完胜对手4000辆,还占据了国内高档A级SUV42%的市场份额。

  作为奥迪第四款本土车型,Q3不仅担负着开辟全新细分市场的重任,更是奥迪到2015年在中国市场实现70万辆产销目标的关键。对奥迪来说,Q3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奥迪对Q3的重视从一系列的传播、营销事件可见一斑。

  2013年4月2日,国产Q3正式上市前6天,一次针对国产Q3市场定位及价格策略的“研讨会”在北京进行。PPT上不仅列出了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的12项本土化研发,更针对竞争对手车型,列出了详尽的车型配置、价格区间对比图表。

  奥迪希望用这样一种形式,在正式投放前再次对国产Q3的定位和价格做出精确的梳理。

  “奥迪Q3所处的细分市场属于高档紧凑型SUV,但是实际上我们希望能够获取的份额并不完全限于这样的细分市场。我们所瞄准的是一个大市场的概念,不仅包括SUV车型,也包括一些轿车、轿跑车车型等。”2013年4月8日晚的上市仪式上,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对国产奥迪Q3的市场定位做了说明。

  8个月后,Q3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不仅如此,薄石对“大市场”概念的预期在2013年也得以实现。数据显示,奥迪去年55%的销量来自于A级和B级车(其中Q3和A3所在的A级车销售为4.8万辆,A4L和Q5所在的B级车为22.4万辆);40%的销量来自于SUV、Sportback等个性产品市场。这过去一年国内高档运动车细分市场中,奥迪、宝马和奔驰的销量分别为3346辆、2538辆和3232辆。

  在进一步平衡产品结构后,奥迪把目光投向了旨在保持可持续领先的“软实力”提升领域。2013年创建的“圆桌计划”便是其中之一,而通过这一计划,奥迪帮助经销商改进了一千多个问题。

  “目前奥迪(在中国)已经有200万用户,我们需要更直接地听到用户的反馈,因此我们让自己的人到现场去,了解经销商的问题,以及他们的用户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提到销售事业部的层面或者更高的层面去。”薄石阐述了“圆桌计划”的用意。

  在奥迪部分车型中,如果关上门一段时间后,出于节能考虑发动机会自动停掉,这是奥迪车上原本的配置。但是中国很多消费者并不喜欢这一配置,他们希望发动机能够持续工作,保持车内温度。因此基于中国消费者的反馈,奥迪和总部进行了沟通,然后针对中国市场做出了一些调整。

  这一细小的调整便是“圆桌计划”的成果,而不断的累积也让奥迪在2013年收获了CSI和SSI的双料第一。

  “领先者何以长久领先?”2014年1月23日的沟通会上,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总经理葛树文反问自己。其实,奥迪已给出了答案——2014年,7款全新车型;2020年,700家经销商;以及以“未来”为重点的传播重点。“我们实现了‘3年100万辆’的承诺,因此我们现在说2015年要达到70万辆的数字,显然是非常认真的,也是非常努力的。”在薄石眼中,领先者在未来将毫无悬念地继续保持领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