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东北亚需破解政经背离难题

作者:杨舟 杨天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1-25 00:00:00

摘要:如果中美两国能实现大致稳定,甚至实现在亚太地区实现战略上的共处,那日本反华、制华、抑华的空间比较有限。

       在世界经济由“冷”趋“暖”、全球治理仍面临复杂挑战的背景下,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年会1月22日在瑞士达沃斯开幕。论坛主席施瓦布日前为此次年会定调——“我们应该寻找解决根本性问题的方法,应该用更有建设性和更具战略性的方式来探寻未来”。
       对于2014年世界经济与地缘政治的走向,“新华国际”记者特别采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专家吴心伯教授。后者为本届达沃斯论坛“地缘政治风险”理事会主席。
     《华夏时报》:2014年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将是怎样?
      吴心伯:普遍认为,2014年的经济比2013年要好。
      第一,美国的经济复苏2014年要比2013年强劲。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它的经济复苏会对全球的经济形势产生正面的拉动作用。
      第二,中国可能保持跟2013年差不多的经济增长水平,这是可以预期的。
      第三,欧洲现在基本上已经走出欧债危机了,应该不会有比较大的负面发展。
    2014年的全球经济增长会比2013年高出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总的判断。
    《华夏时报》:美国经济有没有可能意外衰退?是否会演绎黑天鹅效益?
      吴心伯:刚才我们讲美国的经济复苏,温和的经济增长是可预期的,但它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比如说,美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再比如说,现在的页岩气和制造业还不足以像之前的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一样,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也就是说,美国还没有找到一个新的产业支撑。
      比如像现在奥巴马重振制造业,现在还在恢复,但存在不少阻碍因素,比如劳动力成本还是太高,相对于其他国家竞争力不是很强。还有制造业需要有很多良好教育、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不是短期内能培养出来的。
      从短期来看,美国经济2014年在平稳复苏,但长期来看,还有不确定因素。比如说债务问题,还在不断提高债务上限。还有一个利率问题,之前利率很低,几乎是零利率,是为了刺激经济嘛。这个是不可持久的,之后肯定要退出量化宽松,这样利率就要上调,投资成本就会上升。以前是零利率嘛,银行就给你借钱,现在利率增长对经济也是一个牵制。
      美国的经济中长期前景是不确定的,只是短期来说2014年经济形势要比2013年好。
      《华夏时报》:欧洲债务危机可不可能不再是经济问题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吴心伯:从2014年来说,受到欧债危机影响的几个经济体,基本上止跌在回升。
      欧盟中大的经济体,比如德国对经济能有比较好的控制。现在欧洲经济已经进入后欧债危机阶段。之后欧洲要做两件事情:其一是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加强中央银行的作用,不要寅吃卯粮,加强管控。其二是调整社会福利。欧债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福利有关。过于追求高福利,超出国家承担能力。
      《华夏时报》:新兴经济体的暗淡是趋势还是偶发现象?
      吴心伯:是偶发现象。新型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没有改变。比如说,国内消费需求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链不断提高技术成分。
      因为经济增长有周期,受内外环境的影响,比如,2013年印度、巴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都有所下降,而2014年的经济增长都有所恢复。估计今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会上升到6%。而2013年是3%-4%。
      因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基本面没有变,去年的经济放缓只是偶发现象,所以我比较看好新兴经济体。
     《华夏时报》: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对于美国意味着什么?有战略含义吗?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或者政策?
      吴心伯:对美国来讲,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战略。从经济上,美国打造TPP是为了重新成为地区的中心。让各个经济体加强与美国经济的联系而不是与中国的联系。另外制定对美国有利的新规则。美国根据这些规则,打造TPP,是为了把美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对美国经济是有利的。
      从战略上说,在这个地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也会不断上升。
      所以美国打造TPP是为了创造一个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地区格局很重要的支撑。美国运用外交手段、安全手段、经济手段。经济上的手段就是TPP。所以美国当然有战略上的考虑。
      对中国来讲,有两个方面的策略。其一是,从经济来讲,如果TPP的规则实施,会如何影响到亚太经济合作,是否会逐渐采纳TPP的规则。这对中国来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国营企业的补贴问题,因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部分还是国营企业。以后如果政府对国营企业做出很多的限制,那要怎么办?其二战略层面,美国要用经济手段提升战略地位。中国也要有类似的思维,我们要用我们经济增长的优势,利用我们的经济地位,来构建对我们有利的经济合作框架。比如说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就是中日韩加上东南亚十国,加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一共16个国家。
      现在正在谈这个协议,这个如果谈成,将是对TPP的一个牵制。我们也要构建对我们有利的经济合作圈。比如说在东北亚,中国与韩国的FTA(Free Trade Area)。这也是战略上的考虑。
     《华夏时报》:从东北亚的形势看,地缘政治逐渐成为地区经济重要的一个点。怎么看政治与经济合作的背离?
      吴心伯:东北亚经济上越走越近,主要是中国经济崛起。对日韩来讲,中国是主要贸易伙伴。现在三家也在谈FTA,如果从安全来讲。特别是,日本,正在反向加强,通过与美国的合作来对抗中国。
      这种安全和经济的背离显示了相关国家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战略选择的两难。从经济利益来讲,很明显,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从战略利益来讲,他又不愿看到中国影响力扩大。这也反映了中国崛起本身,与美国主导的地区格局是不相容的。所以日本这么做是为了维持美国主导的秩序,提升日本的地位。所以讲这两个趋势,一个是地缘经济的趋势,就是不断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一个是地缘政治的趋势,就是不断牵制和平衡中国力量的上升。从现在看,两个趋势都在不断发展。
      怎么解决,我看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是根本因素。第二我看还是要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因为日本在地缘政治结构中,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因素是中美两家。如果中美两国能实现大致稳定,甚至实现在亚太地区实现战略上的共处,那日本反华、制华、抑华的空间比较有限。它单独搅不起什么风浪,主要看美国的态度。所以我们强调要与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这不仅是双边关系,实际上涉及到整个亚太地缘政治版图的问题。


(作者系《华夏时报》特约记者、新华社记者,本文为新华社特供《华夏时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