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一点即通”
摘要:市面上昂贵的进口商品,在上海自贸区内价格便可以降低两三成,而这样的优惠价格,哈尔滨市民很快便也可以享受到了。
市面上昂贵的进口商品,在上海自贸区内价格便可以降低两三成,而这样的优惠价格,哈尔滨市民很快便也可以享受到了。
1月5日,上海自贸区黑龙江分支运营中心正式落户哈尔滨。这是上海、哈尔滨、绥芬河三地联合打造的对俄贸易大通道中的重要项目,该项目标志着沪哈绥对俄贸易大通道正式“破土动工”。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加深。统计数据显示,中俄双边贸易额有望在2020年前达到2000亿美元。因此,构筑一条以对俄沿边口岸为起点,中经哈尔滨,向南延伸至经济发达地区的对俄贸易通道迫在眉睫。此外,上海自贸区的获批无疑搅热了各地申请自贸区的热情,黑龙江省作为中俄贸易的第一大省,自然也不甘示弱。
黑龙江省科顾委主任陈永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黑龙江省应不遗余力地积极主动申办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总体格局设计。他建议第一步可以先申报绥芬河自贸区,然后在哈尔滨综合保税区落地的基础上,再申报哈尔滨自由贸易区,以此来打造中俄贸易新格局。
打造中俄新通路
1月初的哈尔滨寒风刺骨,但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运营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琪民感受到的却是阵阵暖意。因为一条上海自贸区-哈尔滨-绥芬河的最新中俄贸易通路即将开通。
1月5日,由工大集团牵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芬河市有关领导与上海自贸区就对俄贸易、口岸开放和过境、仓储、物流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于是,以上海自贸区为龙头、发挥哈尔滨对俄经贸的中心城市地位、以绥芬河为出口的对俄贸易大通道战略构想应运而生。
据介绍,在这条大通道的三个节点中,上海将发挥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和运作模式可供借鉴;哈尔滨将充分利用和发挥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中的中心城市地位,重点发展对俄电子商务,打造对俄物流平台;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卢布使用试点市,绥芬河被誉为“国境商都”,对俄出口作用不可替代;而总部设在哈尔滨、由工大集团斥巨资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集大成网,一端连接上海自贸区,一端连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成为连通沪哈绥三地对俄贸易的中枢神经,提供外经贸服务、供求信息、政策咨询、项目中介、进出口报关、金融保险(放心保)、外汇结汇等信息和服务,将彻底打破三地的时空界限,完全实现数据共享,操作同步。
据工大集团驻上海自贸区代表胡爱华介绍,工大集团的集大成网,是首个与上海自贸区全口径对接的外埠网站,为全国企业与全球采购供应商搭建了对俄贸易B2B、B2C、O2O电子商务平台。而工大集团董事长张大成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工大集团在哈尔滨已经建成了集中的物流园区,“前店后库”有可能是三地未来的一个合作模式。
此外,为了与落户哈尔滨的上海自贸区黑龙江分支运营中心相匹配,哈尔滨海关将在这里设立黑龙江面积最大、位置最优越的国家级保税仓库。
对此,工大集团新闻发言人范志武对本报记者表示,工大集团借此整合口岸资源,与绥芬河市政府签订协议,控股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以市场的手段重新启动这个1.8平方公里的、黑龙江唯一的综合保税区。目前双方已签署了意向性合作协议,正在具体对接中,估计合作之后,工大集团将会控股51%以上。
同时,通过开发绥芬河国际物流园区,将全面整合绥芬河乃至全国通向俄罗斯市场的物流系统。至此,上海、哈尔滨、绥芬河,三点一线的境内关外贸易通路已经基本连接起来。
陈永昌对本报记者表示,黑龙江省是中俄贸易第一大省,沿边开放战略又刚刚被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级战略,黑龙江省应不遗余力地积极主动申办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总体格局设计,应以省会哈尔滨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绥芬河、抚远、黑河,形成四点成一线的完整、系统化的新格局。他建议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申报绥芬河自贸区。绥芬河市已有综合保税区的基础条件,将自由贸易区扩展到东宁和穆棱两个县级市,形成自由贸易区“金三角”开放带,放大自贸区功能,形成一个新型综合自由贸易区。第二步在哈尔滨综合保税区落地的基础上,再申报哈尔滨自由贸易区,辐射带动抚远和黑河,形成“大三角”结构,在沿边开放带上形成北部黑河板块、中部抚远板块、东部绥芬河板块、南部哈尔滨板块,四点成一线的对外贸易新格局。
卢布有望网上自由结算
蒋琪民认为,贸易便利化的基本思路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探讨金融便利,绥芬河市已经可以进行卢布的自由兑换,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不是“自贸区”的自贸区,因此很多经验可以拿来探讨,合作空间也很大。
2013年3月,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发文,允许在青云市场试点卢布兑换,仅几个月时间,绥芬河地区银行便完成了67亿卢布现钞兑换。
范志武表示,中俄贸易受制约最大的两个因素是大额贸易需要用美元结算和物流配送问题。因此,未来的发展应该是积极打造对俄支付网上平台,如果实现卢布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那么对双边贸易发展十分利好。对此,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战略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戚文海也表示赞同,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实现卢布人民币自由兑换,有利于中俄间商品、资金和人员的要素流动,有利于提升中俄贸易规模。目前哈尔滨银行已经展开相关业务。
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后”中心主任齐大辉教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改革开放初期,是以中美贸易为基本格局的“广交会”占据中国贸易洽谈会的先机,而未来的30年,贸易洽谈会的中心会从广交会转移到以对俄贸易为主的“哈洽会”,中俄双方政治热,但经济并不热,因此很多具体合作还需要双方政府的顶层设计作为支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