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春音乐会携手北京市残联

作者:李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1-17 13:29:00

摘要:1月14日下午,一群怀揣着北京新春音乐会“暖意礼物”的爱心小分队来到了北京市残联活动中心。

本报记者 李映 摄影报道
    1月14日下午,一群怀揣着北京新春音乐会“暖意礼物”的爱心小分队来到了北京市残联活动中心。北京新春音乐会总编导刘国超携北京新春音乐会的演员么红、孟和乌力吉与将200张“新鲜出炉”的2014第十届北京新春音乐会演出门票送到了北京市残疾工作者代表手中,并与温馨家园、市、区县的残疾工作者代表、残疾人五大协会的代表们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喜乐,为她们提前唱响了“新春”的祝福颂歌……现场洋溢着满满的爱,微笑写在所有人的脸上,温暖涤荡心间。
    此举也正式宣告了北京新春音乐会与北京市残联携手开展的“与爱同行”公益战略正式实施。去年第九届北京新春音乐会,曾向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们赠送了演出门票,他们其中很多人从没想过可以在春节前去人民大会堂听过民歌过个节。由此开始,今后每年北京新春音乐会将定点、长期、持续的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送上北京新春音乐会门票,邀请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和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工作和志愿者在每年人民大会堂的演出现场与老百姓分享对过节的喜悦和对“家”的祝福。
温暖十年 公益升级 让爱触手可及
    除夕前两天、人民大会堂、北京新春音乐会,作为一台坚持了十年打造品牌文化的音乐会来说,不变的除了群星荟萃的民歌颂唱外,还有一份面对社会大众的公益责任。自2005年开始,创办者每年向北京市青少年基金会捐款,用于资助在京学习音乐的少数民族学子。     
    2014年,北京新春音乐会迎来了十周年的音乐盛典,也迎来了公益事业的十年“升级创新”。这一次,主创把目光对准了普通的残疾人工作者。总编导刘国超表示,十年的实践发展,公益已经成为了新春音乐会的重要文化基因。“与爱同行”公益战略的实施,一是展现了主创们对残疾人的一份关爱与责任;二是为了能够跟更多的音乐家长期的、更深入持续地加入到公益行动中去。“它看上去或许是‘杯水车薪’,但确实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坚持的,我们已经默默做了十年,还将继续做下去。”刘国超如是说。
把歌唱给百姓听 唱进百姓心坎里
    把歌唱给百姓听,唱进百姓心坎里是刘国超与他的团队一直坚守的创作理念。在他们的精心设计挑选下,众多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在新春音乐会这个舞台上秉承着为老百姓唱歌的原则,唱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那些温暖的歌声里流淌出来的高亢或舒缓的曲调,是与老百姓之间内心深处的交流。亲情、友情、乡情、幸福,再不只是音乐会的固定篇章符号,而是深深流淌进每一位百姓心里的永恒感动。
    2014年1月28日的人民大会堂,北京新春音乐会迎来了十周年音乐盛典,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歌唱家蒋大为、闫维文、克里木(维吾尔族)、王洁实、么红、吴碧霞、吉祥三宝(蒙古族)、卞英花(朝鲜族)、吴春燕、常思思、闫羽如、乌达木(蒙古族)、玛嘉加朵(溧僳族)、蔡呈(土家族)、孟和乌力吉(蒙古族)、李浩鹏等新春音乐会的老朋友、新朋友们汇聚一堂,将为新春音乐会送上生日欢歌,共同回顾新春音乐会的十年盛事、十年感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