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上的高原湖

作者:李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1-06 22:32:00

摘要:达里诺尔汉译“像大海一样宽广美丽的湖”,古称“鱼儿泺”、“捕鱼儿湖”、“答尔海子”等。

  乘车驰驱出了京城,向着张北进发,刹那间,我们有了甩脱重重雾霾、扑入清凉温煦的世界的感觉——传说中的达里诺尔湖在心中仿佛已近在眼前。

  刚跨进坝上草原的大门,车子就停下来了,我们到了太仆寺旗一个叫林场的地方,准备打尖歇息,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一个叫“旗”的行政区域,让我感到这里确实已经属于内蒙古了;果然,饭店上的第一道菜——手抓肉,更证实我身在内蒙古无疑。这道地道的内蒙古菜,味道还真不错;何况饭后,我们还品到了正宗的奶茶,香而有味。

  饭后,我们继续行驶。一路上,仍是一片野草;时值初秋,草色依然碧绿。下午4时许,我们抵达进入内蒙古以来的第一座大城市:锡林浩特,这也是我久已闻名的地方,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进城,只在城外望瞭望鳞次栉比的楼宇,我见城市入口处还树立有一座持剑战士的雕像。到了这里我才知道已达此行的最北边,我们要去的是达里诺尔——为何要去那里?那里有什么可看的风景,作为被特邀随行的我一概不知,我只听说我们要从锡林浩特折而向南。

  仍是草地,丘坡,仿佛千里万里都是如此,景色也几乎一致。接着,我们又不时地见到一些村镇,住宅的建筑一律是黄砖、黄瓦,屋宇院墙相连。而没有村镇的原野上,则是偶或一见几顶蒙古包。牛羊越来越多,主要是羊群,有的羊群估计由数百只、上千只羊组成,牛也几十头放牧在一起,它们都在悠闲地啃着青草。两个牧民在看守着它们,离他们不远处都摆放着几辆摩托——他们的坐骑早已不是马匹。

  走过一片又一片宽阔的草原,就像跨过一重又一重海洋,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克什克腾旗的达里镇。达里诺尔是一座高原湖。达里诺尔汉译“像大海一样宽广美丽的湖”,古称“鱼儿泺”、“捕鱼儿湖”、“答尔海子”等。高原或者说千里草原上竟有一座像大海一样宽广的湖?我的心里悬起了一个巨大的疑问。湖在哪里呢?当我们进入达里镇,我的目光在四下搜索眺望,可是不仅没有见到湖的一点影子,甚至连湖的一点气息都没有闻到。达里诺尔像是藏起来了,藏在哪里?在哪一片草原、哪一些蒙古包抑或哪一片小树林后面呢?

  但是,我们确实已在达里诺尔湖畔,我感觉她就在不远处注视着我。过于长久的期待,使我的神志也有点不自然起来,仿佛是第一次作为演员进入电影的演出拍摄现场。

  住进蒙古包稍歇片刻后,夜色开始浓重起来,草原上的篝火晚会开始了。不同地方来的游客聚集在篝火旁又喊又唱,身着蒙古族服装的少男少女更是舞姿翩跹。晚会上的一个节目是品尝烤全羊,一群人手提啤酒在炭火旁边切割羊肉,边打闹喧嚷,而不远处,还有一台正式的演出即将开始。我只在一旁静观,因为我感觉到草地一边达里诺尔也一定在以一颗母亲般的包容的心,在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纵情狂欢。

  我跟前来接待我们的一位朋友同住一包。在毡包里,我们的话题不自觉地转到了达里诺尔。朋友告诉我:达里诺尔湖周长百余公里,就像一只海马卧伏在高原内陆;它有岗更诺尔湖和多伦诺尔湖两个姊妹湖,亮子河、贡格尔河、沙里河三个湖泊串在一起,形成高原湖区。他小时候曾随父亲多次来过达里诺尔,当时这里布满了稀树疏林和灌木芦苇,有无数的鸟儿在此栖息,随意一走,就可以从一个个窠巢里拣拾到鸟蛋。那鸟蛋都很大很大。

  第二天早晨醒来,我们便驱车赶往达里诺尔湖畔。远远地望见一片浩渺的银色湖水,我们都激动起来。我也想很快来到湖边,一睹湖水容颜。但这里已开发成一旅游景点,需要买票才能进入。湖水从眼前泛滥开来,似乎向上远抵苍穹;波涛轻叩堤岸,堆积的水沫如雪如盐,给湖滩镶上了一道花边。湖周有草地向远方缓缓延展百里,仅东南方地势下沉,曼陀山斜横而出;但是,所见之处已无丛林、灌木、芦苇,更看不到候鸟铺天盖地来归。听介绍说,因为人为地砍掉了芦苇,候鸟早已习惯飞往贝加尔湖去歇足;近年来,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重又植起了一些芦苇,鸟儿才逐渐有了一些。不禁感慨人的足迹在这地球上真的是无处不到,而造成的破坏也是随处可见啊!我不禁思忖,如果不是有所觉悟,达里诺尔这美丽的高原明珠哪一天会消失都未可知。

  我们在湖边漫步。为方便游人,湖边早已搭建好许多栈桥与茅亭。这些栈桥与茅亭都是由木建造而成的。有的栈桥通到湖上,并在湖上展开,形成一个供游人欣赏风景和钓鱼的平台。我们没有去钓鱼,却租了一艘游轮到湖上转了一圈。船往前驶,前头仍是一片银波碧浪,横无际涯,这让我回忆起当年在北戴河乘船出海的情景。可惜的是这次走不甚远,我们便折返回来,继续在湖边漫步。这时游人渐多,忽然天空中有一群鸟儿飞过,有数百只之多,它们沿湖飞翔,一边飞,一边还发出快乐的鸣叫,那飞行的鸟儿连成了一根根似断似连的银线,确实有趣,游人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或望远镜。

  离湖边不远,还有一座砧子山,据说原是湖心岛,现在只剩下一座小山在地面兀立,可见达里诺尔当年比今天所见的要大得多。湖边早就搭建好了一座表演舞台,这时正传来音乐声响。我们便赶去观看,达里湖艺术表演团正在为游人表演节目。我看到几个着蒙古族服装的姑娘弯腰在舞台上摆动双手,像是在模拟一波一波的碧浪或一拍一拍的鸟儿的翅膀,虽然观众不多,但她们的动作仍很认真、投入,我不禁深为感动。尤其是接下来的那几个蒙古少年吹出的长调,浑厚悠远、哀怨苍凉,一听眼前就是无尽的草原和蓝天白云下的牧人、牛羊;一听就感觉心被掏空了,要交给这无尽的草原和草原上的一切。

  达里诺尔平静安详地在我眼前不停地闪烁着波光,她仿佛在告诉我:她亘古如斯,即便历尽沧桑也一定会永远这么闪烁下去。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