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保障房“钱紧”调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小瑛 深圳报道
位于大鹏新区葵涌街道的葵福嘉园保障房项目工地上,深挖的地基已变身大水塘,钢铁材料和施工机器早已锈迹斑斑,停工至今已一年多,一街之隔的葵安雅居以及鹏隽雅苑项目,也因龙岗区与大鹏新区的分区而陷入烂尾。
“龙岗不管,大鹏不接,市里财政也不同意接手。”其一项目经理对记者说,一年多里,这烂皮球被三方政府踢来踢去,还不知道何时能复工。
“实在没钱建”,大棚新区政府有关人士坦言,今年保障房任务很难完成,2012年,宝安、龙岗等财政紧缺的五个区均未完成建设任务,而今年的保障房资金安排还在大幅缩减。
而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正在重新评估市场需求,可能调整保障房建设目标,将由政府出资的部分公租房改为由开发商出资的安居型商品房。
“踢皮球”背后事
葵福嘉园主体工程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该项目与龙岗区建筑工务局签订的合同,2009年立项,2011年动工,地基上已打了七八个桩,合同工期为1年半,但在去年5月被叫停,原计划建1340套房,项目总投资为3.3亿元。
“龙岗区政府说分区了,项目要移交给大鹏新区,但大鹏不愿意接手。”该项目经理表示很无奈,挖地基的公司投入了近两千万,他们负责盖房也已投入七八百万元,工程是按进度给钱,但到现在一分钱没拿到,又不能退场,老板还需养二十多个人。
2011年12月31日大鹏新区成立后,由于区承建的保障房仅面向区内户籍人口分配,龙岗区政府随即打算将位于大鹏辖区范围内的三个保障房项目建设任务移交给后者,项目建设资金也由大鹏新区负责筹集。
按照深圳保障房建设原则,每年由市本级和各个区分别承担一定量的建设任务,项目按属地划分,谁的项目谁出钱。
龙岗区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龙岗和大鹏的财政已分开独立。“属大鹏辖区内的项目肯定该他们出钱,但他们老是强调财政紧张不肯接手。”
而大鹏新区也感委屈,目前唯一在推进的保障房项目建设尚感吃力,而新区刚成立一年多,财政不足,即使接手这三个烂尾项目也没钱开工。
大鹏新区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该区仅三个街道,原来面向全龙岗的保障房,建成后只面向新区内,需求人群明显减少,是否还需再建这么多房子也应该重新评估。
因为两区争执不下,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曾建议由市财政接手,但市发改委和市财委又不同意。
深圳市财委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政府项目都有预算资金,分区后,资产和负债必须重新划分,按规则,这3个保障房应由大鹏承接,但龙岗需同时将项目预算资金移交给大鹏。
“我们哪儿还有什么项目预算资金,建一个保障房项目不是提前一次性把钱全准备好,而是每年按进度做出预算再去筹钱,现在项目都不是我们的了,从2012年开始,就没再做这三个项目的预算资金。”龙岗区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相关负责人称,保障房主要靠银行贷款。
“保障房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建成了不算政绩,没建成也不需要担责,三方踢皮球,说白了,都不想建,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深圳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直言。
公租房拟改安居房
而保障房烂尾背后,隐藏的正是区财政与其建设任务不匹配的现实窘境。
记者独家拿到的2012年深圳保障房安居工程实施明细表上显示,2012年仅市本级以及位于市内的福田、罗湖和南山区在新开工和竣工指标上超额完成了任务,但这几个区域内土地十分稀缺;而有地可供但财政收入落后的盐田、宝安、龙岗区,以及光明、坪山新区均未完成任务。
其中实际完成套数与计划相差最大的正是龙岗区,2012年龙岗区计划新开工11000套,实际开工仅2355套,仅完成20%的任务,计划竣工400套,实际完成240套,计划供应2000套,实际供应仅907套。而另一个大区宝安区,2012年新开工任务也仅完成三分之一,计划向市场供应100套的任务都没完成。
根源还是没钱。龙岗区近五年来的年终工作总结屡次提到,区财政资金紧张无法提供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只能依靠商业贷款解决,但相关银行实际批复的贷款额度又无法满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2011年举办的大运会运动场大多在龙岗区,前期场馆建设、路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深圳市尤其是龙岗区的钱袋子都掏空了。”一位曾参与建设过大运会体育场馆的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
据深圳市财政局内部人士介绍,保障房建设市区各承接部分资金任务,考虑到各个区财政收入高低不平衡,在市区税收共享以及土地出让收入比例分成上,发展越落后的区分成越高,比如南山区按三七分,而龙岗区按六四分,区占六成,市财政分四成。
在保障房资金支出上,也显露出了龙岗区捉襟见肘的现状。2012年龙岗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20.88亿元,卖地收入约45亿元。到了2013年,该项资金安排减少三分之二,仅计划支出3142万元。
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任务完不成很正常,庞大的投资任务的确让财政难以支撑,市政府应该按人口资金土地来统筹,重新调整建设任务。
此外,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完成任务,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正在重新评估市场,计划将部分公租房改建为安居型商品房,由政府出资,改为社会投资,政府通过土地让利,让开发商承担一定的保障房任务。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