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者的赌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晓斌 北京报道
继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科技史上又一次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到来了:微软正式收购诺基亚。
9月3日上午,微软和诺基亚正式联合宣布,微软将以合计72亿美金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部门,并获得相关的专利授权;除了诺基亚的移动网络和地图服务部门,半个诺基亚,即诺基亚的消费者业务被微软悉数吞下。
此次收购使诺基亚的命运充满疑问,同时对微软而言,能否在消费市场突围也充满挑战。
72亿美元买了什么
此次诺基亚与微软交易主要涉及两个部分,整体转售手机业务以及专利许可授权。其中,手机业务转售是重中之重。
根据协议,诺基亚的全部手机业务资产将转至微软旗下,包括功能手机、智能手机业务,诺基亚手机相关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市场以及服务支持部门,涉及交易金额为37.9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同时,与诺基亚手机设备相关的业务人员,大约会有32000名员工将转至微软旗下,包括诺基亚芬兰大本营的4700人,以及全球18300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装配和包装的员工。
截至目前,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的最新战绩为,第二季度净营收35.6亿美元,运营亏损4346万美元。总出货量为6540万部,其中大部分为功能手机业务,数量为5370万部,WindowsPhone手机销量740万部,Asha手机销量430万部。
而在专利许可方面,诺基亚和微软中国方面均向记者证实,16.5亿欧元的交易,并非是“购买专利”,而是专利授权。
“诺基亚向微软提供10年的手机专利授权,在地图服务方面是4年的授权;同时双方还有一些交叉授权。”诺基亚中国区人士告诉记者。
微软中国人士也表示,微软获得了诺基亚4年地图服务方面的授权,至于手机方面,目前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还涉及了品牌转让问题。微软获得了诺基亚lumia和Asha手机的品牌和产品,其中,lumia基本代表了诺基亚最主要的手机业务;不过,微软只是获得了诺基亚品牌10年授权,没有所有权,且只能使用于功能机上。
关于这笔交易的价值,如果与同行相比,微软与诺基亚72亿美元的交易规模要远低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者的交易规模为125亿美元。按照收购前夕的营收规模、手机出货量以及品牌价值等,诺基亚手机均强于摩托罗拉移动,但专利出售一项,部分程度上导致了两者的差距。
诺基亚中国区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诺基亚的品牌和专利,仍在诺基亚手中。“微软收购手机之后,诺基亚剩下的资产主要是B2B业务,并不为消费者熟知,主要包括原来的诺西业务、诺基亚Here地图业务以及诺基亚专利资产。”
诺基亚的价值
关于此次收购,微软及其CEO鲍尔默向外界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交易将使微软手机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加速上升,并将使微软以及其在设备和服务领域所有合作伙伴的机会增加。”鲍尔默在一份公告中表示,除了增强创新外,诺基亚还能够带来硬件设计和制造、供应链和制造业管理、硬件销售以及市场营销和分销等关键领域的优势。
而在原来的合作机制框架下,鲍尔默认为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法律和物流障碍、品牌资源浪费以及双方投资方向的差异。“凭借微软的规模,有必要投资这样的业务,这样可以简化决策,经济上也更加统一。”
微软中国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此次收购与之前的架构调整一脉相承,都是围绕转型“设备和服务”战略的一部分。
但对于交易的利弊,市场却自有判断。在微软诺基亚交易宣布当天,诺基亚在赫尔辛基股市交易中大涨60%,在美股市场,诺基亚则上涨了30%多,与之相对的,微软则有近5%的跌幅,市场态度迥异。
在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珺看来,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微软看起来充满了进攻意味,但实际上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因为在WindowsPhone市场,虽然也有三星、HTC等其他的参与者,但这些厂商的重心,还是偏重于Android系统,只有诺基亚,是微软目前能够倚重的厂商。”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dDuplex今年8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诺基亚控制了超过85%的WindowsPhone8手机市场。
而记者在部分北京迪信通门市以及大悦城卖场等走访时接触的厂商,主打WindowsPhone的主要还是诺基亚,其他的厂商只是零星,甚至没有进行任何推广活动。一些推销人员则直言,“目前做WindowsPhone的也就诺基亚”,一时间,诺基亚Lumia仿佛成了WindowsPhone代名词。
“但诺基亚目前情况对于微软的移动战略布局来说,是一个不稳定因素。”王珺认为,诺基亚一方面面临业绩不好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诺基亚被其他厂商收购,转向其他平台,或者诺基亚有一天自己要转向,对于微软来说都是一个威胁。
除了诺基亚的因素,王珺也认为,大环境的变化也是微软决定收购的因素。“相对Android和iOS,微软的WindowsPhone平台是一个弱势平台,用户规模和开发者数目都远远落后对手,这个时候,没办法进行均衡的支持,只能先以点带面,把市场先做起来,再吸引其他的厂商参与进来。”
截至目前,除了欧洲和拉美部分地区,微软有零星的突破外,WindowsPhone的整体市场占有率仍远远落后。
IDC数据显示,第二季度,WindowsPhone全球出货量达到870万部,同比增长77%,市场占有率也从3.1%提升至3.7%,晋升第三大操作系统,但同时,Android的系统份额仍高达79.3%,而苹果iOS为13.2%。
“短期之内,微软收购诺基亚难有明显的提升。”王珺认为,实际上之前双方的合作就已经是深度的合作,没有突破说明还是有一定问题的。而这次交易将诺基亚纳入微软麾下,双方还面临一个整合的问题。
微软硬件化突围
随着诺基亚手机业务纳入麾下,微软将会更加深度地介入硬件市场,同时,实质性推进其“设备与服务”转型。
一名微软中国内部人士向记者坦承,此前微软对于硬件业务还不是太重视,虽然也做过一些硬件产品,甚至像Xbox这样比较成功的,但硬件在微软之前的布局里,主要还是周边产业,并非核心业务线。
“现在硬件业务已成为微软重点发力的对象,”上述微软人士表示,收购诺基亚的资产,一方面可以补齐微软的短板,同时,在一个公司的框架下,软硬件的结合也会更有效率,“市场反应速度也会更快,新产品的开发也会加快,这对WindowsPhone也许会形成一个转折。”
但微软硬件化,也引发了与合作伙伴同台竞技的争议。即便是像谷歌这样开放的公司,当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时也小心翼翼地表示,将会对整个Android阵营一视同仁,甚至不惜雪藏摩托罗拉。
此前微软与诺基亚的合作已经是战略合作,现在正式收入麾下,支持力度更是可以想象。不过前述微软内部人士表示,WindowsPhone不可能做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不会与其他厂商冲突。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未来WindowsPhone市场的空间只会更大,因为采用Android系统的厂商,始终需要备选的方案,“一家独大,早晚存在收费的隐患。”
iSuppliCorp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则认为,目前WindowsPhone操作系统还是半开放的系统,所以一半会自己做,一半开放给三星、HTC、华为和中兴等厂商来做。在王阳看来,目前微软自己介入,对于其他参与者来说,还谈不上竞争问题。“之前大家来做WindowsPhone也就是半吊子,也没真上心,现在更谈不上冲击。”
实际上,对于微软来说,目前还是围绕移动市场如何把WindowsPhone的蛋糕做大的问题。从之前推出Surface平板,到如今开始自有手机业务,微软想做的其实也就是暖热市场,毕竟,其目前的赢利点依然是在Windows和Office等企业级业务层面。
“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讲,用户和开发者规模才是最重要的,而目前,WindowsPhone没有成长起来,欠缺的也就是这个。”王珺认为,做封闭平台,登峰造极如苹果,也开始出现了下滑的势头,微软再走这样的路径,更是没有机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