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泛鑫案疑云

作者:胡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30 23:50:00

摘要:犹如抽丝剥茧一般,尽管8月19日上海泛鑫事件两位“主角”陈怡和江杰已经被押解回国,但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外界依然难晓究竟。

泛鑫案疑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铧 上海报道

  犹如抽丝剥茧一般,尽管8月19日上海泛鑫事件两位“主角”陈怡和江杰已经被押解回国,但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外界依然难晓究竟。

  本报记者获悉,8月25日一大早,公安部和上海公安局便联合举行规模相当小的闭门通气会,对泛鑫陈怡经济犯罪案进行通报,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下午,当时参加的媒体仅有北京和上海的寥寥数家,然而截至8月30日,有关这场新闻通气会的内容却并未见诸媒体。来自同行内的消息称,目前是等待公安部的新闻通稿,可透露的是公安部门将泛鑫陈怡案件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经济犯罪。

  8月27日,记者从多渠道获得可靠消息,陈怡和江杰实际潜逃的时间是7月24日。8月5日,泛鑫现任某高管向上海公安部门报案。陈怡被抓获时,出逃卷走的资金不到2亿,而不是所传的5亿,据悉,他们当时身上有500万元人民币和700万的外币资金(何币种未知)。陈怡在斐济有银行账户,但多少资金不详。还有一个未被官方披露的细节是,陈怡和江杰当时准备逃往的国家是南太平洋上的另一岛国瓦努阿图,他们在20余天的逃窜路线是加拿大——斐济——瓦努阿图。

  来自泛鑫内部人员和上海法律界人士的信息显示,泛鑫目前的营销模式创始人并不是陈怡,而是当初的另一合伙人,但是这个合伙人此前因为违法被保险监管部门禁止进入保险营销行业,公司人尽皆知陈怡与此人的矛盾。泛鑫现任总经理苏雪萍虽然在今年3月被上海保监会核准,但是在泛鑫内部,苏雪萍的实际权力却没有那么高,泛鑫内部早已经分崩离析。

  细节拼凑案情内幕

  目前,官方并未透露更多泛鑫案的内容。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各类不同的涉案人员和知情人士逐渐掌握了陈怡案发的基本过程,发现背后迷雾重重。

  8月26日,知情人士透露,陈怡的逃跑企图和逃跑路线早已经设计好。7月24日,陈怡和江杰已先至加拿大,而且办完了加拿大去斐济的签证,同时申请了瓦努阿图的长期居留权。他们二人所持的是中国公民护照,并非外界传言加入外籍。之所以将终点站设定在南太平洋上的岛国瓦努阿图,是因为申请该国移民无需投资和连续持有资产的历史,也不设置资金来源、语言、学历及管理经验等要求,拿到永久居民身份就可在那自由出入、就学、工作及居住。

  记者了解到,陈怡和江杰既然精心策划逃跑路线,那公司事务于他们已经不再重要,资金链断裂只是早晚的事情,事实上陈怡去年在公司宣讲准备吸引私募资金进驻并筹划上市时,就已经知晓这场骗局终将暴露。

  “去年下半年,公司管理层讨论准备吸引PE基金进来,这在公司内部引起不小的震动,使得员工冲业绩规模干劲十足,有的甚至不惜卖房卖车投资,一年就可以回本拿息,谁会在意资金链断裂。现在看来,那只是一幻影而已。”谈到此事,泛鑫一位员工张涛(化名)懊恼地对记者表示。

  在陈怡逃跑之后,泛鑫高管也曾想过办法弥补窟窿。8月28日,上海一家保险公司渠道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泛鑫出事后,该公司某高管曾找上门,希望能接盘泛鑫,但当时找了四五家保险公司,没有一家愿意接盘。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海还有一家名为复鑫金融集团的企业,这家公司成立者是当初泛鑫合伙人之一谭某,当时泛鑫高管曾经也想让复鑫去接盘但遭拒绝。8月27日,复鑫集团官网声明:复鑫金融集团于2013年初在香港注册,上海办公室为内地联络处,不做任何经营行为;本司与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无任何关系。特此声明。但是记者了解到,陈怡事发前后,泛鑫的几位合伙人已经到复鑫去了。

  员工狂“圈钱”

  泛鑫事件波澜越来越大,牵涉的金融机构也越来越多。本报记者了解到,至8月28日,浙江永力保险代理公司和杭州中海盛邦保险代理公司被卷入进来,这两家公司为陈怡和他人实际控制。同时,泛鑫银保渠道也被受害人曝出有国内某大行银行理财经理私自销售泛鑫自制的理财产品协议。

  “我接受你的采访,我保证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因为我也是受害者,作为这家公司的员工,我自己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300万元,这远多于我从这家公司中获得的薪水和提成。”8月26日,泛鑫一位员工何新亮(化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

  何新亮透露,在陈怡等几名高管之下,泛鑫有13个业务负责人,而这些负责人下面的团队互相隔离,不同团队的人不允许交流,所以现在外界看到的私人签署的理财协议和版本都不一样,所盖的泛鑫公章更是五花八门。

  事实上,记者了解的情况要比外界想象的还要复杂。

  何新亮称,有一些受骗上当的客户,业务员也会担心穿帮,卖给客户的理财协议实际只是保单,但是保险公司需要进行电话回访,同一个业务组里面就互相帮忙,男客户由男同事接听保险公司电话,女同事接听女客户电话,以骗过保险公司。

  “我们不会私自去复制保单,知道这是违法的,但是后来客户量逐渐增多,前面的问题就不需要担心,有些客户对保单和电话也都亲自签名和接电话,只要度过一年,第二年就没问题了。”何新亮坦言。

  在泛鑫内部员工看来,50万元以下的理财协议(保单)是根本拿不出手的,而泛鑫给予员工的佣金也是高的离谱,基本底薪可以忽略不计,50万元的保单,一个区域合伙人可拿20%的提成,一个季度就有10万元的薪水,一年可以拿到40万元,同时加上每月的基本工资7000元,也就是50万元。据泛鑫员工粗略计算,泛鑫有300名代理人,每个人的年度保单总量就要达到上千万元,这样积累起庞大的规模保费。但据记者测算,这其中的返佣和给投资者的利益就达到30%,也就意味着6.2亿元的保费中用于此项支出的就达到了1.86亿元,加上高管薪水、公司开支、高管跑路被携带走的资金等,这个窟窿实难弥补。

  员工一面自己不断往里“砸钱”,另一面便到市场去骗家人、亲戚、朋友、同事的钱,到最终没有一个人从中获得收益。

  泛鑫的“庞氏骗局”已经牵连到银保渠道,尽管此前上海银监局已经发布公告称,上海的各家中资银行正在紧急排查风险,只有发现极个别银行理财经理私自出售泛鑫的理财产品,但是8月27日有媒体报道称受害客户在今年4月某大型银行上海分行和莘庄支行购买了40万元的泛鑫理财产品,这款产品的名字为“稳得利”,投资期限为365天,预期年收益率8%,产品类型为“保本保证收益理财计划”,这位受害者也是通过朋友介绍购买的;另一位投资者则通过另一家大型商业银行长宁支行购买了100万元的泛鑫理财产品,保本保证年收益5%,直到事发之后这位投资者才接到理财经理的电话让他补签自愿购买理财协议。

  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泛鑫通过银保渠道销售的保单超过千份,而这些保单通过的银行既有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也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

  投资者集体维权

  8月26日,泛鑫内部举行员工大会,一面安抚代理人自身的情绪,另一面稳住投资者阵脚,但是泛鑫投资者多达3000余人,有些投资者已寻找法律途径维权。

  “现在已有80多名投资者委托代理办理该案,前来咨询的投资者超过150多名,涉及保单份数超过7000份,律所出动了9名律师共同办理泛鑫投资者的咨询诉讼等一系列事宜,投资者涉入泛鑫案的模式主要有泛鑫代签保险合同、客户自签保险合同以及代理人购买保险合同等三种,涉及到的金额8000多万元,最大一单的投资者达到1600万元。这段时间一直在积极跟保险公司、监管部门沟通协商,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明确结果,由于担心泛鑫或保险公司通过拖的方式使问题难以短期解决,我们正在同时准备诉讼。”8月29日,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股东会主席党江舟向本报表示。

  党江舟透露,在咨询委托的投资者中,通过银保渠道销售的理财产品占据所有产品40%-60%,在受害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投资者。

  上海新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叙则接受了4名投资者委托代理办理该案,4人投资总额近600万元。张叙称,起诉书、委托代理协议都已经准备好,由于陈怡被抓捕回国不久,案件还在侦查中,还要看看是否有和泛鑫协商调解的可能性,因此起诉时机和是否变更、追加起诉对象等还要再等等看。

  对于结果,党江舟称,最理想的结果是保监部门调查情况后,协调各保险公司根据投资人的要求全额退保退款;但是保险公司肯定不同意配合,因为保险公司已经给泛鑫支付了超过首期缴款额的佣金,如果全额退保退款,意味着保险公司要白拿几亿元出来,除非从陈怡或泛鑫处追缴到足额的款项才能堵上黑洞。

  “次之的结局是保险公司采用推和拖的方法应付投资人。等到投资人实在丧失耐心了再极力争取其续保或者打折退款;而最坏的结果就是投资人直接通过司法途径向保险公司主张退保和退款。”党江舟表示。

  无论如何,泛鑫案件决不像表面上看那么简单,可以预见的结果是,随着陈怡将被起诉和投资者追讨损失,一场法律大战或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