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3月18日,世界银行在其公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中将中国09年GDP增长预期由08年11月的7.5%下调至6.5%%。这是世行根据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和出口将出现下降的预期下做出的调整。世行表示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的实体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
《季报》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速仍有希望继续超过大多数国家。由于有坚实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刺激政策为经济活动和市场情绪提供了支持。同时中国银行也在经历了历年的去杠杆化之后,目前正在积极的扩张信贷,私人资本表现目前也较为活跃。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表示:“在全球经济一片灰暗的背景下,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亮点。”
但世行也提醒中国政府,按照世行的预测全球经济衰退可能会持续到20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政府在出台财政刺激措施时,应该适当控制2009年财政刺激的总体规模,将财政赤字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为2010年财政刺激政策预留空间。同时世行在肯定了中国政府在四万亿人民币财政刺激计划方案中纳入鼓励消费措施的同时,也建议中国政府应将政策的重点从过于强调短期的GDP增长目标转移到更多地关注结构性调整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上。
世行报告预测,如果要通过扩大总支出(财政支出和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创造2000万个非农就业机会,需要的额外支出约占GDP的3.5%。即使假定财政仅提供其中三分之一的资金,这也意味着这财政成本超过1%的GDP,而与此相比,为2000万人提供贫困线两倍的生活补助所需资金只合GDP的0.2%。
报告表示,从长远角度看,政府采取的以投资为导向的传统刺激手段有其局限性——无法保证投资的效率。世行建议中国政府可以考虑以扩大消费为目标额刺激手段。
对于2009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世行认为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小,仍有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但世行也提醒中国各大银行在为经济刺激方案中的各项基础设施投放贷款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是拉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银行的信贷也应该向这些领域倾斜。
对于2月份出现的消费品价格较一年前下降了1.6%,世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坏的”通缩出现,即主要价格、工资及产出同时下降。这只是由于粮食、能源价格出现下降后的一个调整。但他也强调由于全球暗淡的金融前景,以及今后今年可能出现的大量的过剩产能,出现“坏的”通缩风险的却存在。要降低这种风险,政府可以通过提价、征税或征收排污费等方式,取消对某些工业投入——如能源、水、电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格控制,使其价格反应产品的真是价格。2009年和2010年大幅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划也有助于缓解通缩压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