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先行指标:冰火两重天

作者:陈岩鹏 公培佳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14 21:36:00

摘要:先行指标:冰火两重天

出口和工业增速持续向下 投资和消费增速均超预期
先行指标:冰火两重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公培佳 北京报道

   “经济危机对于国内经济的冲击还在蔓延,尤其对钢铁行业影响日益加重。”全国人大代表、首钢董事长朱继民不是很乐观,“对钢铁行业而言,目前救市效果并不明显。”
    不乐观的不止朱继民,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东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尽管去年底国家注资东航70亿,但“形势并未根本好转,航空公司处境异常艰难”。
    两位代表反映的不是个别情况。央行11日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综述》显示,企业经营状况指数在2008年一季度起逐季下降的基础上,本季为7.5%,比上季下降5.1个百分点,降幅较上季收窄9.1个百分点。一季度企业景气状况仍惯性下滑。
    反映国民经济基础的工业企业增加值也显得比较黯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年同期回落11.6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的分析报告称,1-2月工业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也表示,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回落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还在下滑。
    低于预期的还有出口。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出口同比下降25.7%,进口下跌24.1%,出口创1993年以来最大跌幅。
    不过,经济指标也不是一团糟,好的信号也在不断出现。1-2月份,在出口持续20%以上负增长的同时,反映内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均超预期。
    今年前两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了26.5%;央行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0.48%,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7%。对此,祝宝良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信贷高增长,说明4万亿投资计划在发挥作用。
    另外,尽管工业增速相对于去年11月和12月的增速有所下滑,但是一些主要工业品产量的增速却有所提高。从公布的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除有色金属产量同比下降以外,其他产品,如钢铁、水泥、汽车等产出都出现了上升。
    不过,在好的信号之中,又有微妙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发电量同比增长5.9%,达2449.38亿千瓦时,是去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回升态势,但前两月累计发电量仍是负增长,同比下降3.7%。
    国家电网电力供需与节能研究所所长单葆国表示,今年1-2月份,全国发电量下滑态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总体上看,电力增长回暖迹象还不十分明显,未来电力需求的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至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与近期公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上升相吻合,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这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比较活跃,降低库存的结束比预期要早,经济回暖迹象逐步明显。
    但银河证券宏观分析师张新法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企业降低库存需要一个过程,而PMI是对微观层面的描述,目前的去库存化是阶段性的还是持续性的,还需要继续观察,不能断定宏观层面上的回暖。
   “现在千万不要轻言好转。”就在3月10日上午,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人保部部长尹蔚民、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接受采访时齐声告诫。本报记者仔细梳理,发现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时间内,三位部长有11次在重复和强调这句话。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培佳
公培佳

《华夏时报》编委、总编室主任,华夏时报网常务副总编辑,分管宏观新闻、新媒体、网络,多年任报纸头版头条主编、高级记者,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收藏趋势。曾任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2012年-2016年连续5年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初选评委,2017年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