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ST夏新上海裁员41%

作者:蔡燕兰 郝静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14 20:59:00

摘要:*ST夏新上海裁员41%

*ST夏新上海裁员41%
分析师称CEC不会让它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蔡燕兰 郝 静 上海报道

   *ST夏新每一张被寄予厚望的王牌,翻开后总无功而返。3月10日,夏新上海宣布裁员41%,昔日巨人已经倒下,唯一的希望还是重组。
裁员卖楼
    3月11日,记者前往夏新电子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科研大楼,园区内一位保安告诉记者,去年年初,这家公司还有一大一小两栋办公楼。现在,所有的办公人员都挤到了园区一角的那栋小办公楼里了。
    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靠近园区门口的是一栋五层的高级写字楼。保安指着这栋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外墙设计颇具现代风格的高级写字楼说:“这就是夏新电子以前的办公楼,现在已经被园区买下来了。”记者从高科技园区了解到,去年年初,张江高科以1.0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夏新的上海科研大楼,并于去年4月已交付。
    资料显示,通过出售部分资产,扣除应缴税金2000万元,夏新可以获得8000万左右现金,非经营性利润3800万元,主要补充公司的流动现金。
    “这家公司已经不在这边上班了,全都搬到园区的16号楼里了。”在园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几经周折后,终于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西南角落里找到了16号楼。如果不是门前那块标有公司铭牌的标志,几乎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家其貌不扬的公司。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10日一早公司网络就断了,9点整通知41%的员工开会被裁,当天就要求这些被裁员工交接离开。“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情非常复杂,工作十几年了,头一次经历公司裁员的事情。”
    对方说,公司采用了N+1的赔偿方式,正在哺乳期、怀孕期的妇女,公司在法律框架内协商解决。因为事情来的太突然,就在夏新上海宣布裁员的头一天,一些不满公司赔偿的员工开始抱团要求公司提高赔偿金额。
    一位侥幸没有被裁的工作人员表示:“员工最多的时候,国内外加起来有将近2万多名,但是现在只剩下1000多人,其中上海研究所人员将近一百多人。而这次裁员后,上海这边的科研人员已经所剩无几了。”
    *ST夏新董秘吕东告诉记者,不排除继续裁员的可能性。
扭亏无望
    “我们在去年12月8日,今年1月6日和2月10日都发了风险提示公告,财务结果已经出来了,只是在等审计。”3月11日下午,吕东对记者表示,都说得很清楚了,4月30日暂停上市。
    尽管大股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下称中电集团与控股股东夏新电子有限公司联手输血12.7亿元,*ST夏新2008年前三季度的亏损仍达到4.65亿,按公司方面的口径,扭亏已无可能。
    “目前主要是资金方面的问题,我们负债比较多。”吕东坦言。截至2008年年底,公司负债总额仍约有26.38亿元,净资产告负。以三季报推断,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主要包括11亿多短期借款、近10亿的应付及预收账款和3亿多的其他应付款项等等。
    资金短缺导致开工不足和销售利润下降,半年报时手机的毛利率仅在5%左右。“利润降低又促使资金链的进一步恶化。”艾瑞咨询研究员张燕玲表示,夏新的问题主要在两个层面:前几年的渠道铺开和成本支出过大,导致扁平化程度不够;用户需求细分程度不足,产品更新的速度不行,周期较慢,而这一点是直接由现金流引起的。
    而对于被视为夏新翻牌最后希望的3G牌照,分析师们众说纷纭,归结起来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天相投顾研究员康志毅分析:“打个比方,假如3G在夏新的业务结构中占比2%,即使成长率100%,也无法补足其他80%-90%的业绩下滑。”
    而张燕玲则指出:在运营商定制终端方面,夏新品牌并无很大优势,研发生产层面,资金方面才是最大瓶颈。
    而夏新的情况是:2006年亏1亿,2007年亏损8亿,2008年还是亏损的,目前企业累计亏损已经达到15亿以上。难怪尽管手中持有不少有利资源,夏新却被视为陷阱多于馅饼。
冀望大股东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夏新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在是否退市,而是基本面已死,考虑投入产出比,很难找到合适的重组方。”
    即便*ST夏新面临着暂停上市的命运,市场却始终对大股东中电集团给予厚望。大股东对夏新除了提供强力资金支持外,2007年底集团还派卢振宇替换李晓忠担任夏新电子总裁,2008年9月派朱以明接替苏振明出任夏新电子董事长,新近刚刚指派一名监事入驻夏新。
    “CEC不会让它死。”齐鲁证券张雷断言,大家对夏新的预期一直是比较高的,很可能会将集团下面的资产与夏新进行置换。有例可循譬如中兵光电和济南轻骑,资产注入后业绩目前都很好,并且大股东可以向交易所申请延缓,暂停上市并非板上钉钉。
    康志毅则认为,夏新唯一的机会是看把什么业务放进去和它进行整合,目前从时间上看,机会不大。一旦暂停上市,再恢复上市的难度相对就比较大了。要保证几年盈利,而且还要排队。
    关于*ST夏新重组的种种传言,吕东表示,这都是股东层面的事情,他不是很清楚。有传中国移动与和记黄埔将介入夏新的重组,一位资深分析师认为成数很小。“业务不匹配,中移动什么牌照,根本也不需要生产商,很可能在谈其他的合作,而不可能是重组。”他表示。
    张燕玲认为资本的运作对于终端消费者并无直接影响,而对夏新来讲,同3G运营商合作,还有渠道在三四线的城市铺设,这或许是条出路。
    与经营上的百废待兴比起来,夏新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却颇为活跃。公司内部人员诧异道:“真是看不懂,都快吃散伙饭了,股票还天天涨。”3月11日,*ST夏新涨幅1.8%,收报2.81元,而在去年9月份,夏新曾光荣步入仙股行列,最低跌至1.09元,此后一路向上,今年的涨幅达到了45%。
    康志毅表示:“这种ST公司,用PE估值的话可能一钱不值,但从投资角度看向上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最低1块钱,目前的涨幅主要跟着大盘走,涨到3块钱就是涨200%。在今年的ST公司里面,涨的并不算是很多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