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本“大拦截”
摘要:香港各家银行纷纷将人民币存款利率由此前的1%左右提升至3%上下,“钱荒”也迅速蔓延至香港市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香港、深圳报道
一场激烈的人民币资金争夺战正在香港上演。《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香港各家银行纷纷将人民币存款利率由此前的1%左右提升至3%上下,原本发生在内地并暂时偃息旗鼓的“钱荒”,也迅速蔓延至香港市场。
“一定要是人民币的新资金,每天只能存2万!”香港新丰路恒生银行柜台人员对咨询人民币存款业务的客户表示。该行的7天存款年化利率已高达6.38%。
在美元持续走高、其他新兴国家货币大贬的背景下,人民币价格仍然高高在上,在上半年里对美元升值达2%,6月份人民币短期利率更是大幅蹿升。这意味着什么?
“人民币的高价格,很大程度上拦截了资金外流。”在某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看来,此轮美元升值引发的资金大战当中,人民币高举高打首场取胜。然而,美元引发的全球资金大战还只是开始,QE退出只是时点问题,美国加息也是迟早的事,未来资本大战仍将步步惊心。
资本“狙击战”初捷
近一周来,香港艳阳高照, 30摄氏度的高温炙烤行人,临海的紫外线格外强烈,晒得人几乎脱皮。
同样炙热的是人民币,本报记者在香港走访了多家银行,每家都为抢购人民币大幅提高利率,并且临时印刷了宣传单张,有的还在网点显眼处摆上高利率广告。“是日推介,人民币六个月,定期存款3.000%”,这是香港上水创兴银行在门口张贴的广告。对面的永隆银行,记者在其提供的三折页宣传单上看到,醒目的超大字同样标出人民币半年期利率为“3%”;不远处的永亨银行,人民币存款利率最高也达到2.9%。此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保持在1%左右,人民币存款利率在港突然大翻超两倍。短期利率更是骇人,恒生推出6.38%来吸引人民币新资金!
香港高息抢购人民币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灏天环球投资行政副总裁罗志远认为,内地资金紧张已影响至香港,因为香港有很多人民币贷款到内地,所以提升利率来吸引更多存款,“此外美元利率未来有机会提升,所以香港先一步将资金吸引到银行里面。”
事实上,美国QE退出时点的任何表态,已经左右了全球资本市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每月的讲话几乎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风向标。6月20日,其称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逐渐减少资产购买规模,并在明年年中结束QE。此言犹如晴天霹雳,当日A股暴跌2.77%。香港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认为,美国经济复苏、QE预计退出对资本流动造成影响,“由于美元升值,有热钱流出的情况,有些资金外逃,从新兴市场流向成熟市场。”
面对美元的强势,与其他亚洲国家货币疲软不同的是,人民币则同样保持强势,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创出新高,年内已升值达2%。同时,6月“钱荒”,央行罕见地“袖手旁观”,银行间人民币隔夜利率从原来3%左右大幅攀升至7%,深交所的国债隔夜利率最高冲至50%。“人民币自身都如此紧张,加上资本管制,资金不太可能大规模流出。”上述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认为,人民币利率价格的推升,抵消了当时QE退出的影响。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货币大战。伯南克的风向一转,美元指数大跌,压在新兴国家资本市场的巨石顿时解除,并随之强劲反弹。伯南克7月10日在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发表演讲时表示:“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经济复苏仍需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美联储日前发布6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美联储官员都表示要在有更多证据显示就业市场仍持续好转之后,才会决定缩减购债规模。7月11日,全球资本市场为之狂欢,欧美股市全线上涨,亚洲股市创下三周来新高,A股大涨3.23%创年内最大涨幅。美元的宽松还在,市场信心为之大增。
未来仍将步步惊心
“资金紧张高峰已去, 银行间隔夜利率13.44%也许会成为长时间的历史纪录。”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6月“钱荒”已告一段落。
刚刚过去的“钱荒”犹在眼前,“盘活存量”的紧平衡货币政策仍回响在耳边,但QE退出生变,国内政策面和资金面的预期也立刻生变。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说,要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于是市场对“李克强经济学”的解读为,下半年有可能推出温和措施保增长,即保住GDP增长不低于7.5%的“下线”。至于刺激方向,市场认为不太可能是基建投资拉动,而是在投资、消费方面会有刺激措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预计,下半年将会有刺激增长的政策出台。理由是上半年GDP增速在7.6%,但经济下滑态势明显,只有下半年止住下滑态势才能保全年不低于7.5% “下线”。
一面要保经济,一面要应对QE退出,人民币压力仍在。境外媒体7月11日报道称,亚洲市场在之前两个月中蔓延的恐慌氛围或许只是个前奏。当美联储真的开始缩减刺激举措,亚洲市场将面临更严峻的资本撤离考验。
如何管控资本不致大规模外流?推高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均成为重要因素,而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成为决定因素。近日我国公布的外贸数据表现极差,进出口双双陷入负增长,其中出口下降3.1%,进口下降0.7%。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外汇操作如是建议,“人民币尚未出现政策拐点,升值进程尚未结束,也许不佳的外贸数据会令升值速度放缓,但操作上应继续按照升值的方向准备为宜。”
罗志远也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人民币本身的需求抵消了美元的强势,6月中美领导会晤没有提人民币,也就是说人民币的强势将不变,因为美国仍认为人民币被低估。”此外,人民币短期利率虽然暂时回落至常态,但市场预计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将会略显紧张,同时如果QE退出再次掀起资本市场风暴,人民币可能重回“钱荒”局面。
恒生银行人民币业务策略及计划部主管颜剑文则认为,QE退出还言之尚早,“现在大家都在布控资金流向,影响会有,但市场反应过度。”其理由是美国QE退出要满足诸多条件,如失业率下降、通胀率提升等等,那时美国政府才会逐步减少购买债券和资产,经过半年甚至一年QE逐渐退出后,然后美元才会加息。
然而,我国经济却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民币的高利率和高汇率紧紧粘住了资金不会导致规模性外流,但同时企业成本高企,使处于调结构当中的经济承受更大压力。招商银行近日在给客户的投资建议中称,从我国政府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决心来看,政策收紧已见底的信号尚不明确,建议继续保持稳健的投资策略。
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6月CPI同比增长2.7%,涨幅温和;PPI同比下跌2.7%,低于预期,表明国内需求仍然偏弱。7月14日,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在深圳演讲的开场白如是说:“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其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各行业均将去杠杆,三年内能够买到现在无法想象的资产价格。又一轮外部唱空潮袭来,全球资本大战以及资本市场的角逐永不落幕,看不见的硝烟始终弥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