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草原音乐节变调
摘要:继成功举办四届音乐节之后,如今正在紧张筹备中的第五届张北草原音乐节或面临承办方易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张家口报道
继成功举办四届音乐节之后,如今正在紧张筹备中的第五届张北草原音乐节或面临承办方易主。
张北草原音乐节组织方负责人、北京国诚共展广告有限公司《音乐时空》杂志(下称北京国诚)出品人刘一凡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09年5月26日他们公司与张北县政府签订了一份《张北草原音乐节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张北县政府与北京国诚共同为音乐节的承办方,期限10年”。但是今年,张北县却单方面对外发布招商信息,推介草原音乐节,并与阳光媒体集团签约合作。
对此,北京国诚合伙人、河北颐新文化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颐新文化)董事长葛阳对本报记者明确表示,“张北县政府违背了当初双方签署的协议。”
历经四年的培育,张北草原音乐节刚刚打响了知名度并逐渐走上正轨,如今政府却准备中途换人,这让刘一凡等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承办方易主
草原音乐节这张文化名片,让张北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成为坝上草原观光旅游的胜地,这其中北京国诚可谓功不可没。“举办音乐节的头几届肯定不赚钱,我们每年平均投入1200万左右,如今刚刚见到点成效。”葛阳说。
但4月28日,张北县副县长郭志炜与葛阳会面时提出,今年举办的音乐节,张北县政府不出钱,企业要参与的话需提供800万元保证金,该笔款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管理。随后,张北县政府先后三次致函要求颐新文化提供保证金和承诺书,颐新文化的答复是不提供保证金,但会向组委会提供银行资信证明,并如期提供举办第五届张北草原音乐节的承诺函。
6月24日,张北县人民政府向颐新文化、北京紫金长天传媒文化有限公司(下称紫金传媒)、北京国诚三家公司致函,函文要求对方当天确认一个公司名称作为主办方,如果逾期没有回复,则视你方自动放弃在2013年第五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广告宣传中作为主办方出现的权利。据悉,上述三家公司为合作关系,共同筹备音乐节相关事宜。
几番轮回,让刘一凡等人有点心灰意冷,而张北县却开始四处招商,郭志炜甚至单方宣布阳光传媒集团承办第五届音乐节。“只允许我方挂个名。”葛阳说。
区域经济的文化品牌
“今年我们政府不直接参与音乐节了,交给本地一家公司和阳光传媒承办。”6月27日张北县政府办工贸科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现在音乐节相关事宜由副县长郭志炜负责。7月2日,记者终于拨通了郭志炜的手机,他在电话里承认第五届音乐节由阳光媒体集团承办。
“我们用了3到5年的时间,才取得了目前的一点成绩。”刘一凡对记者说,如果说第一届张北草原音乐节是一炮打响的话,第二届和第三届则非常成功,尤其是第三届达到了巅峰状态,创下的参与人数纪录,成了中国户外音乐节的新标杆,意味着中国户外音乐节已经步入国际化的标准行列。而让音乐节达到国际水平,正是刘等人一直努力的方向。
相比之下,音乐节却为张北县带来了不少人气。本报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张北县知名度打开后,仅房地产项目就上马了29个,筹建5个五星级酒店,带动了一系列其他重大项目投资,而当地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也由2008年的2700元增至2009年的4700元,翻了将近一番。这个成功的音乐节,自然成为张北县发展区域经济的一剂良药。
“各市常委、市长、所有的县长都要推广张北经验。”2010年音乐节结束后原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如是强调。随后各地都开始尝试张北模式,办起户外音乐节,近的如北京门头沟区政府,远的如苏州相城区政府。
不过在刘一凡等人看来,草原音乐节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他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当然希望养在自己身边。“按照合同,我方拥有音乐节的全部专利权,理应获得相应的收益权。”刘一凡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