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空袭银行股?
摘要:作为沪深两市第一大权重板块,银行股素有“定海神针”之誉,但就在6月25日前,银行股首当其冲,变身砸盘顽石,上演了一幕“失金融者失天下”的大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定海神针晃一晃,崩盘论甚嚣尘上。
作为沪深两市第一大权重板块,银行股素有“定海神针”之誉,但就在6月25日前,银行股首当其冲,变身砸盘顽石,上演了一幕“失金融者失天下”的大戏。
这场由银行间“钱荒”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在“6·24”集中性爆发,大盘重挫5.3%,下跌109点。银行股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集体放量暴跌,其中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3股跌停,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跌幅均在8%以上,最为抗跌的建设银行也有近3%的跌幅。6月25日,银行股早盘再度大跌近5%,引领股市上演了一场年代“穿越大戏”,从开盘跌破1949点一路杀跌到1849点。但随着央行“已注入流动性的”表态,大盘立即反转。6月27日盘面显示,16只上市银行股中15只飘红。
央行表态起了短暂性的安抚作用,还是股市“恐慌性”情绪已逐渐消化,抑或是市场已经见底?
砸出市场底?
“中国的股票市场不能简单说是经济的晴雨表,但股市是中国的先行指标,所以中国市场先有政策底,后有市场底,再有经济底。”青岛赢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周兵在和讯网2013年中期股市投资策略会上分析称,股市已在一片悲观之中见底了。
“汇金晒成了政策底、银行股砸出了市场底、未来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会创下经济底。”投资者高先生私下补充道,由“钱荒”导致的股市“心慌”在6月24日、25日进入高潮后正逐日回落。
在央行6月25日一天之内三度就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问题表态的安抚下,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从“6·20”历史高点回落,但仍处于相对高位,6月27日,上海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为5.561%,相比5月中旬的2.1%,资金紧张还未完全消除。央行顺势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最终净投放250亿元人民币。
消息显示资金难回上半年宽松格局。乐观的周兵仍非常谨慎小心,做出了相对保守的预期。“但至于1949点是短周期重要低点还是更长时间的低点,需要市场印证。”
央行的表态似乎也为连续下跌的港股打了一针强心剂。6月26日,恒指高开235点,直接收复20000点关口,中资银行股受资金追捧稳定上行,截至收盘,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上涨超过6.00%;农行、招行、中信银行上涨超过4.00%;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涨幅也都超3%。
谁在做空银行股?
在暴跌的行情中,“空军”主力自然不会放弃任何一次做空机会,这一次银行股成为了重灾区。
《华夏时报》查阅两市交易所公布的资料显示,在“6·24”暴跌中,两市当日的融券卖出量为7.62亿股,刷新了单日融券量的历史纪录。而在个股方面,当日融券卖出量大的10只个股中,银行股占有6席地位。
其中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分别以1499.88万股和1309.29万股的融券卖出量,占据了当日做空榜的前两大席位。
除以上两大“空头”目标之外,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也进入了6月24日的前十卖出榜。公开资料显示,以上四大银行当天的融券卖出量从1170万股至937万股不等。另外,记者统计发现,其中五大银行的融券卖出量都暴增了100%以上,其中浦发银行和农业银行则分别增加了258%和202%。
在“6·25”上演的“穿越大戏”行情中,银行股再度被“空袭”,融券卖出量再度刷新历史新高,达到9.48亿股。记者粗略统计,仅这两个交易日,融券卖出环比增幅都在20%以上。
具体来看,融券卖出超过1000万股以上的个股有15只,且大多集中在银行板块。民生银行遭融券卖出量居首,近两个交易日融券卖出3877万股,按照成交均价,卖出参考额约为3.2亿元,两日股价重挫10.69%。
排名第二的为招商银行,融资卖出量为2690万股,按均价计算参考金额约2.9亿元,该股近两日跌进7%。此外,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遭融资卖出量居前列。四大行中,农业银行融资卖出1881万股、工行卖出1390万股。
但“6·26”工行早盘蹦极式砸盘,还是让投资者大跌眼镜,引发了市场无数猜想。“银行股两地表现南辕北辙,难道不存在刻意打压、通过融券和期指来获利的可能吗?”投资者高先生激动地说,这就是A股的漏洞和顽疾,需要严查、纠正。相反香港监管最严,股市“空军”难偷袭,才会发生同一家工商银行有全然不同的市场表现。
银行纷纷表态
伴随着银行间“钱荒”的持续发酵,外资投行与评级机构“抱团”唱空银行的大戏也一曲接着一曲。
巴克莱银行发布报告警告说:“一部分中小型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增加,在同业业务上表现激进,这可能会面临更大风险。”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查报告则称,近期中国出现了10年来最严重的信贷紧缩,这让中国的小银行不堪重负。近期还以中国388家城投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分析,称这些样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脆弱,其中多家公司近年来的现金流呈停滞或下降趋势,但债务水平却在上升。
面对质疑,各家银行纷纷表态。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称,工行的资金投向全部都与宏观经济和实体经济相关,看了半天不知道哪里有空转。他认为,这次内地银行流动性紧张情况属“心慌”,而非“钱荒”。
6月27日,建行行长张建国在出席台北分行开业记者会时表示,建行资金运行平稳,有能力向同业拆借,并没有停止发放新的贷款。此外,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也纷纷召开了投资者交流电话会议,对目前市场上关心的种种问题予以释疑解答。
那么在“央妈”的眼中,中国的银行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首度回应称,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爱是强硬的爱,而不是溺爱的爱,要管教你的孩子,又要关爱他,中国的央行做得很好。
对于惩罚坏孩子这一做法,纪志宏表示很赞赏。但也有悲观者担心未来在去杠杠化过程中银行业业绩下滑。“应对中国银行业未来保持一个好的期待,对于中国未来金融市场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期待。”纪志宏如是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