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小微金融有望跃升银行

作者:孟俊莲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6-28 23:53:00

摘要:国务院会议明确表示将“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这激起层层浪花,更引发小贷金融、普惠金融等从业人员的美好憧憬。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孟俊莲 北京报道

    国务院会议明确表示将“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这激起层层浪花,更引发小贷金融、普惠金融等从业人员的美好憧憬。
    6月20日,有十多年小贷经验的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在宜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上坦陈,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为小贷公司升格带来希望。6月24日,他再次在广州举办的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金融改革首先可能在民营银行准入改革上获得突破,等待多年的民营银行试点将有着落,并希望建立升级机制,从规范的小贷公司与担保公司中升格一批民营银行。
小微金融升格机遇
    汤敏认为,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小微企业在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意义,小微企业将是未来主要的企业形式,这意味着工业主体已经在变革,传统的金融体系也将随之而变,未来小额信贷行业将不再是传统金融的补充形式,而将逐渐成为主流。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贷款余额592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005亿元。而据汤敏估计,过去几年里,小额贷款公司已经达到7000多家,“小贷机构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属于小微贷款,总体来说普惠金融在过去几年发展非常快。
    作为中国P2P行业的领头羊,宜信自身的发展就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样本,其在短短7年时间里,便从无到有地发展成为拥有2万名员工、网点遍布100多个城市、20多个农村地区的公司。
    对于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前景,宜信总裁唐宁非常自信地认为,作为金融创新的代表性企业,将坚定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的道路,不断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提供更好的金融,让金融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和创造财富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对小贷公司的升级途径,汤敏也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可以尝试让已经做得很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升格成为村镇银行,给它发牌照。而把做得较好的村镇银行的服务范围稍微扩大些。”他在6月20日表示,“我们一定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让做得好的能够发展壮大,让做得不好的很快被灭掉,不管是大金融还是小金融,都会有一种健康机制,一种吐故纳新的机制。而如果缺乏这种机制,就会导致‘鱼目混珠’。”
期待被纳入征信体系
    汤敏还表示,除了要有激励机制外,小微金融应该被纳入到征信体系,让征信体系起到更大的作用,而“这是能够较快地推动小微金融更健康地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北京大学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伟民在宜信“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是中国征信行业的元年。从今年开始,中国的征信行业将允许民间资本、地方政府,包括外资进入,这会为包括宜信公司在内的小额信贷服务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唐宁则称,目前其公司获取客户的信用报告成本很高,“目前我们不是和央行对接,而是请客户提交信用报告,我们再基于此进行分析,甄别信用报告真伪需要成本,这样外部成本和内部成本相加,你可以想见有多高。”
    他非常期待被纳入到征信体系中来,因为把民间金融创新的一些借贷信息纳入征信体系当中会非常有帮助,这样真能够实现老赖寸步难行。“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繁杂、比较有挑战的工作,到底如何甄别这些接入机构的水平,实力、真实性、道德,以及其提供数据的真实性等一系列的问题,我觉得也客观存在,所以我们一方面积极配合充满期待,一方面也能够意识到问题的长期性。”
监管更需创新
    P2P行业自诞生起,就伴随着监管不足等缺陷,作为领军人物,唐宁更期待监管层要跟得上金融实践的创新,在监管措施上也要创新。
    他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表示,过去很多年,在理财的过程中,都是以产品为中心的销售,保险公司吆喝保险、基金公司吆喝基金,谁都说自己的东西好。宜信现在也卖保险、基金,也有融资租赁业务,而这些当然受保监会、证监会、商务部等的监管,我们也拿到了销售牌照。
    “但现在我们正在创新另外一个模式,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配制、财务规划,问客户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是什么,风险偏好如何,再基于此做资产配制,这在发达国家是很受中产阶层欢迎的财务规划服务模式,但在中国却是非常创新、引领前沿的模式。你说哪类监管是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务规划模式对口的?有没有这类的牌照发放?”唐宁反问,“没有。因为本身这是非常新的模式。监管都是基于生产生活实践而不断去进步的。所以我们也非常期待从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领域的监管体系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周伟民则认为,“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鼓励民间金融的正规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从政府的态度来看,对于金融创新、民间金融采取的是一种乐观其成的态度。”
    周伟民透露,在监管方式上,除了行政监管外还有司法监管,将来对民间资本是不是要用行政监管,国内目前没有定论。另一个是政府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是管得越多越好还是能不管的尽量不管,是尽可能用行政监管解决所有问题,还是尽可能让市场自我调节?“我觉得大家可以从国家政策的发展思路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对一些非常小的事情判断对错。”周伟民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