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齐骥:建设部正为新刺激政策作储备

作者:公培佳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11 13:12:00

摘要:齐骥:建设部正为新刺激政策作储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公培佳 北京报道

“目前建设部主要工作是全面落实现有政策,并督促各地原原本本地贯彻和落实。”3月11日上午,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的建设部新闻发布会上,副部长齐骥称。
对于相关调控措施话题,因为太敏感,建设部官员并未作太多回答。齐骥则举了个例子,希望媒体谨慎报道:“前几天有个记者问我有没有新的房地产业调控措施,我说11日,就是今天会有个正式发布会,会做说明。但第二天报道出来,标题就是‘房地产业促进措施十一后出台’。”
不过在记者一再追问下,齐骥透露,目前也正对各地房地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对于地方版刺激措施也有所了解,建设部会对这些情况进行储备,以应对新情况。

地价占房价很大一块

房价太高,地价到底在房价中占了多大比重?
先是全国工商联提案直指地价推高房价,接着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自爆房价五大构成,其中地价打头,随后上海市长韩正就表态:上海没拿那么多土地收入。
“全国数据,建设部没有系统地做。具体看各地情况会有很大区别。”齐骥表示。
据齐骥介绍,目前房价构成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商品房建设过程中的建造成本、税费、开发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中国的开发企业开发资金大部分是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取得的,融资成本也不低”,再有一块是开发企业的营销成本,剩下一部分是开发企业的利润。
“成本中各地差别比较大的就是地价。”齐骥分析,建造成本在全国各地相差得不是特别多,税费是统一规定的,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土地成本。
不过,齐骥在谈到房价时脱口而出的话引起台下不满:我们希望消费者、购房者能够明明白白知道你所买房子的价格构成,如果哪块高了,你们可以跟开发商商量。
“老百姓跟开发商商量那是异想天开,不知道政府有没有必要跟开发商协商房价问题?”本报记者就此准备的提问一直没有机会提出。
全国政协委员、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接受本报采访就明确提出,希望政府出面控房价。

公积金不能购车

总理报告中提出,住房公积金将有一定比例用于保障房上。
对此,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住房公积金能不能用于购车等消费主要领域,来刺激内需?
齐骥明确表示:“公积金用来购车,这个不妥。”
他解释称,住房公积金本身是为了解决购房所需,特别是针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既然是住房公积金,它就不是指购车公积金。
齐骥还透露:“建设部正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准备对公积金如何能更好地促进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进行研究试点,会有些细则跟进。

收入房价比不权威

收入房价比过高一直是一些专家批评房价过高的参考依据。
对此,齐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参考的指标,但有的时候这个指标也不是放之四海都好用的。
他举了两例子加以说明:2008年所有的省会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平均房价是在每平米4000块钱以下;相对应的是,2007年城镇职工的人均年收入是24721块钱,2008年肯定会比24721元高一些。
齐骥认为:“计算房价的参数很多,比如房子的套型,工资收入等等。”
不过他也承认,东部的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房价超出了一般老百姓能够支付的水平。

经适房、限价房要灵活建

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呼吁少建经济适用房。
对此,齐骥表示,可能有一些地方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收入条件划得较低,对这些低收入家庭,即便是成本价,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所以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些建议。
他表态:目前住房保障体系中,既有经济经济适用房也有廉租房,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各地有些已做了调整,我们已认识到最新情况,会给予更多关注。相比之下,呼吁停建限价房的声音更高。
齐骥介绍,目前许多地方还在建限价房,但各地实际情况很不一样,在房价高的城市有必要建,有利于房地产业发展;在房价不太高的地区,就没必要建了。这和经济适用房的取舍道理相通。
另外,齐骥还介绍:“今年中央财政用于各地廉租住房建设的总的资金投入将达到330亿元,这前几年的几倍甚至上10倍的增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培佳
公培佳

《华夏时报》编委、总编室主任,华夏时报网常务副总编辑,分管宏观新闻、新媒体、网络,多年任报纸头版头条主编、高级记者,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收藏趋势。曾任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2012年-2016年连续5年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初选评委,2017年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