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一条玫瑰色的假新闻

作者:笔夫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24 23:57:00

摘要:中国城镇化支出6.5万亿美元的计划正遭遇波折,因高层领导人担忧再一次的大规模支出可能会推高地方债务并吹大地产泡沫。
    一条证实为假新闻的消息成为了经济界议论的热点。
    路透社北京时间5月23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否决了发改委提出的城镇化草案。这条消息说,中国城镇化支出6.5万亿美元的计划正遭遇波折,因高层领导人担忧再一次的大规模支出可能会推高地方债务并吹大地产泡沫。路透社称,为了赶在6月底前发布计划,发改委目前正在争分夺秒修改长期计划。许多地方当局已经开始游说来获得项目融资,从而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人的警惕。
    路透社称,李克强总理听取一些知名学者针对风险的警告之后,变得更加谨慎了。
    路透社消息一出,在社会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对高层投去赞许的目光,这符合大众的期盼,因为处于高房价和通胀焦虑中的老百姓并不愿意看到又一个4万亿计划的诞生。假新闻有的来自道听途说,有的来自专家建议,有的纯粹代表一种愿望。如果,这条新闻确实不属实的话,笔夫可以将其定性为一种善的愿望。
    但是,发改委在随后5月24日上午以不太强烈的语气否认了这一报道,发改委召开媒体通气会,表示城镇化规划将按计划于今年出台,并称外媒报道“40万亿城镇化规划草案被高层否决”不符合实际情况。
    至少,从逻辑上来说,外电的报道符合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公开场合对于非理性的固定资产投资表示了反对的态度。在本月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依靠刺激和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非常有限了。他的这一表态给经济界的暗示是,不可能再出台新版的4万亿计划了。
    但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是无法抑制的。即使在更高的层面上,一旦经济滑坡,主张大规模政府投资的思维就会占据主导。上周四,汇丰发布了中国5月制造业PMI初值指数。指数显示,5月份最新的PMI的预览值为49.6, 比4月份的50.4低了0.8个点,创下7个月来最低。这一利空消息不仅令中国股市当日承压,也使日经指数和欧洲股市大幅下挫,日经指数单日下跌7.32%,而德国和法国的股市也出现了2%以上的下跌。各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短期内面临周期性下滑和系统性风险的双重考验。
    一般来说,在经济不振的时候,政府经济政策就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种焦点有时候就会转移成社会利益的博弈。如果处理不好,新的经济政策可能就是一场对特定对象的利益输送。
    尽管我坚信路透社所发布的消息是不实的,但是我也坚信,在能够影响决策的人群当中,一定会有众多的人在鼓吹以城镇化为名再进行一次投资大跃进,这样的游说群体不是普通的社会公众所能感知的,但所有的人都知道,更激进的投资,真正得利人群会是哪些。
    2008年的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的确造成了巨大冲击,随后政府采取了大幅增加公共投入的办法来拯救经济,但是这个问题在今天仍然是充满争议的,那就是有些反应是否过度,因为今天中国所面临的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看来与这一政策不无关系。
    中国经济以其体量之大,其实可能承受正常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但是无法承受因为继续盲目投资所带来的可怕后果。目前,地方债务平台据称已经达到20万亿之巨,而这些投资大多来源于银行贷款和信托融资,这本身已经给中国经济埋下了隐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今年已经明显增加,如果继续实施以政府为主体的大规模投资计划,那么对于中国的金融系统无疑构成更大的风险。
    在最近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目睹了全球范围内风险资产的相继破灭,从大宗商品到黄金,从欧洲债市到中国股市,无一不体现了经济规律的必然性,现在,中国的楼市成为最后一个没有破灭的公认的泡沫,而房地产是一切杠杆的支点,众多的贷款以此为抵押,房地产泡沫没有破灭则意味着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仍然没有释放完毕。上周,高盛减持了手中的巨额工商银行股票,从外资投行的角度出发,也许,他们比我们自己更加悲观。
    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已经是一个既定的政策。这是悬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又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一政策就是一个魔盒,随时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巨大的打击,因为宽松政策退出将彻底改变全球资本的流向。退出量化宽松将会在短期内提高美国的利率水平,使全球美元回流美国,大量的热钱将会从新兴市场国家和欧日等地撤回,从而给这些国家的资产市场带来震荡。上周四日经指数的暴跌实际上与美联储的政策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日本股市今年以来的大跌完全受益于日元的回流,如果美元汇率出现显著变化,那么这个过程将会中止,日元资产将会回到它应该回到的地方。
    这将是中国楼市下一步将要遭受的重大考验。清醒的决策者应该意识到,中国宏观经济已经经受不住任何重大决策的失误,而当前避免这种失误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对于经济规律和风险充满敬畏,政策不为少数人所利用,而是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当成最大的政策选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路透社的假消息给了我们提醒。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