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朗:“玩”一样的成长

作者:李北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09 00:14:00

摘要:教练费 训练费 下场费 国内比赛费 旅途费,一年需要6万-10万。孩子成才一般要十年,60万-100万吧。

关天朗:“玩”一样的成长

    当一脸稚气的关天朗站在奥古斯塔俱乐部的赛场上,这位来自广州执信中学初二(5)班的14岁少年无疑创造了历史,“最年轻参赛选手”、“最年轻晋级选手”、“首位实现晋级的中国选手”等纪录,加之他面对全球媒体的全英语回答,老练地与伍兹等球星交流彰显出的“国际范儿”,让关天朗成为冉冉升起的“高球新星”,有人甚至预言他未来的价值将与林书豪比肩,《金融时报》称关天朗为“中国体育变革的推动者”,可见他将引领一股新潮流。
    来自父辈的影响
    近些年来,已经有一批与关天朗年纪相仿的少年正在崛起,他们中很多人受到父辈影响从小就打球。“打高尔夫的孩子不会坏”,使得一些家境殷实的父母愿意花高价让孩子学高尔夫:打得出色,固然可以继续走这条路;即便打得不好,高尔夫也可成为一种高端“精英”教育,有助于孩子未来的走向。
    无论怎样,高尔夫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命运。“我们真的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一代。”关天朗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与许多高球少年一样,关天朗说父亲是他的启蒙者。关天朗的父亲关汉文原本是内科医生,后改行与朋友们开公司,1995年接触高尔夫,有过凌晨五点先去打九洞再上班的疯狂经历。关汉文打球时,时常带儿子在身边。4岁时,关天朗第一次拿起高尔夫球杆;5岁第一次看美国大师赛;6岁能模仿前大满贯冠军吉姆·福瑞克挥杆;7岁就能在小球场中打出负12的杆数。关汉文在儿子十年高球生涯中,很自然地充当了教练、领队、经纪人、发言人、监护人等众多角色。“父亲在我的高尔夫之路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天朗告诉记者。
    关天朗从七岁起开始接受比较正规的训练,平时每天练两小时,周末练六小时。此外,关汉文夫妇几乎每年都带儿子去美国训练和比赛,从最初的三个星期到后来的三个月。但不同于丁俊晖一家对于台球的孤注一掷,关汉文十分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他曾表示:“读书最关键,他初一是全上的,初二以后打比赛,上学练球时间是一半一半,但课外他妈妈抓得很紧,上学期成绩是年级第19名。”这次大师赛,关天朗还把课本带到了美国。而为了陪关天朗训练和比赛,关汉文自己则已从公司业务上退下来,现在只是在做一些投资。
    广东清远狮子湖俱乐部是关天朗在国内训练的“大本营”,俱乐部经理何仲铧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跟关家接触很多,他从小就对高尔夫有兴趣,看电视只看高尔夫比赛,真不是逼出来的。他也没影响学业,只是放学和放假时,父亲带着他来我们俱乐部练球。”
    不过,在何仲铧看来,高尔夫可以作为一种教育,但想要效法关天朗的成功并不可取。“关天朗这次成功参赛本身是个正面的榜样,正面的意思不是让别人效法。高尔夫大满贯超过一百年了,美国大师赛也打了77届了,才有一个小孩打破纪录,成功率很低,中国父母若以此为追求目标是不切实际的。通过这个事,父母发现小孩在哪方面有兴趣的话,应该鼓励和配合,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百万高昂的花费
    在中国,高尔夫一向被认为是贵族运动。关天朗的成名,让人们本能地把焦点引向其背后的花销。
    之前有圈内人向媒体透露:关天朗中国美国两地跑,在美国每年的生活费训练费就达100多万元人民币,在国内也要二三十万,这些年花在关天朗身上的钱也有几百万了。但知名高尔夫经纪人彭焱焱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关家确实家境殷实,但绝不是媒体描述中的大富之家。关天朗展现出一定天赋后,一些球会给他提供了一些便利,比如他打球的狮子湖俱乐部基本上让他免费下场(正式比赛场),球具商也会提供一些免费球具,他去参加一些大的比赛,国家或广东省也会提供一些比赛经费的支持。”关天朗也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不太清楚父母花了多少钱,我只知道我爸爸没有10亿,我也不是富二代。”
    高尔夫作为一种高端教育,小孩从零基础到学成出师,究竟要花多少钱?对此,业内人士似乎说法不一。“费用可多可少,在国内练球一年加起来起码也得几十万。出国练的话,看请什么教练了,还有路费和酒店什么的,保守估计总花费在一百到三百万之间。”中央电视台高尔夫解说员、职业教练张艺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在中国,没钱的确是不行。”
    曾担任国家高尔夫队教练的李晓光,也为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我培养孩子,教练费 训练费 下场费 国内比赛费 旅途费,一年需要6万-10万。孩子成才一般要十年,60万-100万吧。当然,如果家长特别有钱,找最贵的教练,在最贵的球场练球,出国比赛,住五星酒店,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不过,在何仲铧看来,高尔夫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贵族运动。“很多大城市的高尔夫练习场也就几十块钱一个晚上,不算是高消费。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个误区,是因为现在喜欢打高尔夫的成年人经济实力比较强一点,导致他们的小孩会随之喜欢上高尔夫,慢慢开始练球。”不过何仲铧也承认,即便是美国和日本等高尔夫最普及的国家,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一项中上层阶级为主的活动。
    青少年高尔夫热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3万多16岁以下的青少年球员在练高尔夫。“他们中许多是四五十岁企业家的孩子。另外,高尔夫成为2016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也多少促进了高尔夫在青少年中的发展。”张艺金教练说。
    在狮子湖俱乐部,从来都不止关天朗一个人在训练。据何仲铧透露,有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父母,陪着孩子住在这里,自费练高尔夫,但大多数父母并未打算让孩子成为职业选手,仅是当做兴趣爱好培养。
    高尔夫界流传着一句英国谚语:打高尔夫的孩子不会坏。“高尔夫讲礼仪,讲规则,提倡自律,孩子会培养出好的品格。”李晓光教练说。
    国内知名设计师沈浩鹏的儿子沈煜峰今年14岁,却已经有6年的球龄,现在国家女队的迈克教练是他第一个教练。“似乎所有家长都认同一点,高尔夫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很好的帮助。我儿子属于周末型选手,星期一到星期四不练球,读书是首要任务。今后的发展也是顺其自然,现在主要想保持他对高尔夫的兴趣,至少作为一项可以相伴一生的有益的爱好,小孩子在打高尔夫方面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只有到16岁以后才能了解到是否真的适合打职业高尔夫,说不定到时兴趣转移了呢。”沈浩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除了人格培养,作为一项国际化运动,掌握高尔夫技能,对那些家境殷实的孩子甚至“富二代”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高端“精英”教育。“特别是男孩子,他们长大后如果会打高尔夫,对工作和社交会有帮助。比如美国,它有一万多个球场,很多人在打球,政界也好,商界也好,奥巴马就是一个疯狂的高尔夫爱好者,这也是孩子学打高尔夫的诱发点之一。”何仲铧说。除此之外,沈浩鹏告诉记者:“高尔夫也能为孩子进入国外心仪的大学起到加分作用,这也是一些家长培养孩子学高尔夫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广东一直是青少年高尔夫培养的基地,相对发达的经济让高尔夫在这里较为普及。“我们俱乐部会在今年和明年继续举办沃尔沃中国少年比洞赛,这是目前国内最高级别的青少年赛,你看到,哇,十岁以下的小孩子都有。”何仲铧告诉记者。
    幸运的一代
    不久前,12岁的“00后”叶沃诚刷新了关天朗之前保持的纪录,成为出战欧巡赛最年轻的选手,一同出战的还包括16岁的刘继以及15岁的白政恺等少年。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高尔夫界刮起了一场“青春风暴”:在关天朗登陆奥古斯塔之前,比他年长8个月的张华创在2012年美国公开赛上以替补身份最终入围正赛,成为该项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赛选手;与关天朗同龄的石昱婷,早在12岁就频繁刷新各项纪录……
    在许多人看来,这批高尔夫少年是幸运的一代。“上一代中国高尔夫球手都是在相对困境中成长的。张连伟曾以球童为生,梁文冲家以前是农民。小时候家住在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旁边,那是中国第一个高尔夫球会,当时他们想培养一帮小孩进入这个行业,就到附近的三乡中学去挑选一批苗子,让他们免费练球,梁文冲就很刻苦地去练,连续三届拿了中国业余公开赛冠军,然后就转职业,也很辛苦。现在关天朗这批人,起码父母不穷,在经济上会比上一代好很多。”何仲铧告诉记者。
    家境殷实,加上球会等其他方面的支持,让这批年轻的高尔夫球手从小便开始接受系统训练。“更关键的是,他们从小就有比赛,不光国内比赛,还有国外比赛,比赛锻炼了他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过去很少有青少年比赛。”张艺金教练说。
    但另一个问题是,这批“初中生们”的未来该走向何方,近几年中国高尔夫界也有过“青少年时代锋芒毕露,长大后平庸者众”的现象。对于未来的打算,关天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我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所以对我来说,完成学业、继续从事高尔夫运动,就是我对未来的打算。对于什么时候转职业,我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计划,我想一切要顺其自然,等我各方面都准备好时,我会考虑转职业。”
  

对话
    关天朗: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夏时报》:国内一些青少年把你的成长和成功当做模板,你觉得自己是否可以被当做榜样?
    关天朗:
我很热爱高尔夫,如果可以启发和影响国内的青少年参与高尔夫运动,我当然非常开心。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有些人擅长舞蹈,有些人擅长绘画,有些人擅长科学等等,我可能比较擅长高尔夫。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喜欢什么,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什么人或者经历需要成为模板,因为大家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要享受和热爱自己做的事情。
    《华夏时报》:在你看来,你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关天朗:
目前来看,我的确获得一些难得的机会,有了一些很好的表现,可是与所谓的成功相比,在我看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只是在一个大满贯赛事晋级,而我的最终目标是一年赢得四个大师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没办法判断我的经历是否适合别人,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走自己的路。
    《华夏时报》:在你的高尔夫之路上,父亲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关天朗
:父亲可以算是我的启蒙教练,我在四五岁的时候,就是因为看爸爸打球才喜欢上高尔夫。现在我比赛、训练,父亲都陪着我,跟我讨论、沟通,他在我的高尔夫之路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华夏时报》:谈及高尔夫,国人普遍感觉就是“烧钱”,也有人说高尔夫是“富二代”的运动,能否简单谈谈金钱和高尔夫的关系?
    关天朗:
这个部分我真的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在广州,我经常去的练习场,那里的老板给很多像我这样的青少年球员很大的支持,我们在那里练习是免费的。此外,我也得到狮子湖等很多球会的支持。我不太清楚父母花了多少钱支持我,我只知道我爸爸没有10亿,我也不是富二代,呵呵。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