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公培佳 北京报道
“并购贷款也应考虑给中小企业。”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孙安民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不断为中小企业发展呼吁更多优惠政策和平等待遇。
据孙安民介绍,并购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间的并购现象也很多,而他们恰恰更需要信贷资金支持。他也承认,目前中小企业获得并购贷款障碍还不小,但方向上一定要向这里努力。
2008年底,银监会原则通过《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内容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中资并购方,商业银行本着审慎的原则,可以发并购贷款,用于借款人并购国内企业和境外企业。通过时还表示内容尚需要继续修改。
尽管如此,从风险控制和信贷管理上依然只倾向于把并购贷款给大型国有企业。
“以前说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是个优势,现在面对金融危机,船小也更经不起风吹浪打。”孙安民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老问题,长期存在,这次金融危机下情况矛盾更为突出。
据孙安民介绍,就在两会前,全国工商联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调研,走访了5省市13个商会的500多家企业,重点调研了浙江、江苏一带,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市场萎缩特别是出口市场缩减严重,外围市场的需求件少,致使定单急剧下降。
“中小企业自身的用工纠纷增多明显,倒闭接二连三。”孙安民认为,应对金融危机关键时刻,保经济就是保企业,保住了企业就保住了就业,而企业中能解决大多数就业的就是中小企业。
孙安民建议,目前要对中小企业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要放水养鱼。比如,对中小企业还要进一步减税,如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现在情况下,中小企业的作用在解决就业,而不是创税收。”
事实上,让全国工商联担心的状况依然存在:在4万亿投资过程中,目前来看,政府投资还主要面向大型国有企业,虽然最终会对中小企业有利好传导作用,但这个过程会让中小企业再次输在起跑线上。
“1、2月的天量信贷流入中小企业的不会太多,无论是银行放贷还是地方政府推动,目标显然都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未得到普惠。”孙安民称。
不过孙安民也相信,危机面前是也一次机遇,聪明的企业就会趁机重视内部治理和长远规划;而危机过后,很多中小企业会被淘汰,生存下来的自身能力会更加强大。所以他希望,中小企业能更多参与到国家加大政府投资的项目中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