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鲁润股份资产剥离:中石化的“赔本买卖”?

作者:崔晓莉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07 19:58:00

摘要:鲁润股份资产剥离:中石化的“赔本买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晓莉 山东报道

   近日,作为2007年“贱卖国有资产”案的当事人,鲁润股份(600157)终于迎来了一件喜事。2月27日,鲁润股份资产剥离计划在其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顺利通过。
    2008年,鲁润股份因涉嫌违反法律法规,遭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调查。
    此次资产出售计划顺利通过之后,鲁润股份能否走入明朗春天?对此,出席上述股东大会的江苏永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永泰”)代表蒲建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一步一步来”。
    同时,蒲建平表示:“证监会调查的事情与永泰借壳鲁润股份无关,是重组以前的事情。”


中石化的“赔本买卖”
    公告显示,此次出售的资产包括公司直接持有的泰安鲁润水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间接持有的山东鲁润京九石化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包括公司目前办公地址在内的部分房产、土地、应收债权,账面价值为32541.07万元,交易对象为鲁润股份原控股股东中国石化,双方于2009年2月11日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2006年底,鲁润股份原控股股东中石化仅以超过1.8亿元的价格将公司控股权转让给了江苏永泰地产集团(以下仍简称“江苏永泰”),所售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5.18%。而此次鲁润股份又将同一笔资产中的一部分,以3.25亿元的实际交易价格,又卖给了中石化。
    鲁润股份董秘张俊堂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出售的资产涉及公司油品、房地产等业务板块,均为低效资产,出售对公司发展是有利的。
    那么,在鲁润股份与中石化之间转来转去的这笔资产价值究竟几何?中石化为什么要做赔本的买卖?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市场质疑的焦点。对此,鲁润股份及江苏永泰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同时,《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通过资产出售,鲁润股份将收回10638.20万元的现金,减少21902.87万元的负债。其中,负债一项包括鲁润股份借自中石化的2.03亿元短期借款。但是,记者从鲁润股份公开资料中发现,减少的21902.87万元负债中并未计入2.03亿元的借款利息。
    此后,鲁润股份预计资产负债率将从目前的65.12%下降至55.52%。


前景:能源还是地产?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张俊堂告诉记者:“近几年内,公司还是以油品业务为主,将来是要做房地产的。”
    但控股股东“江苏永泰地产集团”现已更名为“江苏永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名称的改变是否意味着主营业务发生转变?作为控股股东的“江苏永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目前有哪些能源投资项目?蒲建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以“监管部门有要求,不能随便透露信息”为由,拒绝回答。
    据鲁润股份方面透露,尽管已成为鲁润股份第一大股东两年有余,但江苏永泰并未从实质上进入公司。
    对此,蒲建平表示,两年多以来,房地产行业、资本市场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使得重组时的资产置入计划被迫调整,至今仍未有新的方案出炉。
    2008年12月,为履行股权承诺,江苏永泰曾与鲁润股份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将其拥有的优质资产徐州永泰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6%股权转让给鲁润股份。
    但这一资产购买事项在鲁润股份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时遭到反对,反对票高达94.87%。
    对此,张俊堂告诉记者:“主要是二股东(泰安市国资委)和三股东(山东蓝天实业有限公司)不同意,他们对(房地产)市场前景各有各的看法。”蒲建平也认为,房地产市场低迷且前景黯淡,是股东们投反对票的主要原因。
    由此看来,在鲁润股份究竟向何处去、公司以何为主营业务等重大问题上,大股东之间似乎存在较大分歧。


江苏永泰成最大赢家
    尽管江苏永泰借壳鲁润股份的道路曲曲折折,但在这场资本游戏中,江苏永泰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2007年12月,控股一年之后,虽然并没有实质进入鲁润股份,但江苏永泰将其持有的8000万股限售流通股质押给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江阴支行。至2008年12月24日,江苏永泰质押登记股份共计109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63%。
    以2007年12月以来的该股最低点3.49元计算,江苏永泰在股权质押方面至少已获得近4亿元资金。
    另外,此次资产出售,江苏永泰还将通过鲁润股份获得1.06亿元现金。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售的资产仅占公司总资产的32.05%,而且是低效资产。按照承诺,剩余的67.95%的资产也将陆续出售给中石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