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金改提速
摘要:3月26日,台湾统一综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应未来业务发展需要,董事会通过了与连捷投资集团及开源实业签订合作备忘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瞿宜同 泉州报道
3月26日,台湾统一综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855.TW,下称统一证券)公告称,应未来业务发展需要,董事会通过了与连捷投资集团及开源实业签订合作备忘录。
连捷投资集团(下称连捷投资)由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家族投资设立,许连捷为泉州商界代表人物。据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合作,连捷投资“主动接触台湾方面券商”,动作积极。
“该公告涉及在泉州设立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事宜。”福建省相关政策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统一证券拟入泉州
针对统一证券在台湾发布的公告,其厦门代表处相关人员当天下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连捷投资相关人士3月27日则表示,该事宜目前还处于筹划阶段,“许多程序还没有批下来,未定的东西很多,也比较敏感”。
据了解,目前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仅仅是一个粗框架,并未涉及股权结构等合作细节。统一证券公告还显示,该备忘录报台湾金管会备查后再行签署。
资料显示,统一证券创建于1988年,投资服务范围覆盖证券、期货、投信、投顾、人身及产物保险代理等领域,营业规模达596亿元新台币。
2008年,统一证券厦门代表处揭牌时,其高层曾表示,统一证券将海峡西岸经济区视为发展重心。2010年3月,统一证券携手厦门国贸(600755.SH)等合资成立基金公司。
今年1月29日,在首次两岸证券及期货监管合作会议上,时任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与台湾方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陈裕璋签下不少协议,其中,两岸合资证券公司方面包括:允许台资股东在大陆批准的“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若干改革试验区内,各新设1家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其中,大陆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台资持股比例不超过49%,且取消大陆单一股东须持股49%的限制等。
前述相关政策人士表示,此前,福建省将唯一的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名额给了平潭综合试验区,“相关文件都已经发出了”,但平潭没有“用起来”。而新增加的泉州、厦门2个名额,“证监会给政策了,就看大家如何去争取。”
目前,泉州市为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厦门市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在3月22日金改工作推进会上,泉州市相关领导表示,根据两岸首次证券期货监管合作会议声明精神,尽快在泉州注册设立一家泉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
而在两会期间,新任的泉州市长郑新聪则告诉媒体,泉州正积极向国家争取优惠政策,力争在两岸金融合作领域取得一些突破。
民企巨头主动“招引”
公告中涉及的两家企业,开源实业为泉州市属国企,而连捷投资的民企身份则更引人关注。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运作方面,连捷投资相当积极,包括主动“招引”统一证券合作等。不过,该连捷投资相关人士并未透露双方介入、接触的具体时间。
资料显示,连捷投资是由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家族投资设立,全面负责许氏家族资产运营及资金运作。目前,连捷投资已通过直接或间接控股和参股各类金融相关机构,并形成从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的全金融产业链条。
许连捷是泉州商界代表人物,为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其持有恒安国际(01044.HK)18.28%的股份,恒安集团则是国内最大的妇女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生产企业。
据本报2011年相关报道,连捷投资通过与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成功参股内蒙古蒙牛有限公司、中国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2008年10月,福建省成立的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晋江市恒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则是由许连捷牵头组建,有近20家当地企业和自然人参股。
泉州金改提速
据当地媒体报道,3月22日召开的泉州金改工作推进会,对国务院批准的金改总体方案提出的八项任务进行了逐项分解,下达第一批项目34个和中远期项目41个。
今年先行实施的第一批34个重点项目,明确了进度要求和具体落实部门等,其中,包括发行小微企业扶持债券、出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总体方案》、组建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建立晋江金融先导示范区等都为首次提及。
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在会上表示,结合实际开展课题调研、促进产业与金融互动、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是当前金改工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据悉,泉州金改首批研究课题全国招标已于3月20日截稿,包括北大、中国社科院、厦大等全国30家左右高校研究机构参与竞标。研究课题主要涉及泉州金融业发展五年规划、泉州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实施研究、加强泉州与台港澳侨金融合作研究。
课题招标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通过课题研究进行系统的规范设计,给泉州金改操作提供支持和借鉴,同时解决金改实施过程中一些迫切的问题。
近期,泉州市下辖经济最发达的晋江、石狮两市,竞相出台金改相关的措施、意见。一参与金改项目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不可能等到金改细则出来再行动!”
3月26日,台湾统一综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855.TW,下称统一证券)公告称,应未来业务发展需要,董事会通过了与连捷投资集团及开源实业签订合作备忘录。
连捷投资集团(下称连捷投资)由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家族投资设立,许连捷为泉州商界代表人物。据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合作,连捷投资“主动接触台湾方面券商”,动作积极。
“该公告涉及在泉州设立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事宜。”福建省相关政策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统一证券拟入泉州
针对统一证券在台湾发布的公告,其厦门代表处相关人员当天下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连捷投资相关人士3月27日则表示,该事宜目前还处于筹划阶段,“许多程序还没有批下来,未定的东西很多,也比较敏感”。
据了解,目前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仅仅是一个粗框架,并未涉及股权结构等合作细节。统一证券公告还显示,该备忘录报台湾金管会备查后再行签署。
资料显示,统一证券创建于1988年,投资服务范围覆盖证券、期货、投信、投顾、人身及产物保险代理等领域,营业规模达596亿元新台币。
2008年,统一证券厦门代表处揭牌时,其高层曾表示,统一证券将海峡西岸经济区视为发展重心。2010年3月,统一证券携手厦门国贸(600755.SH)等合资成立基金公司。
今年1月29日,在首次两岸证券及期货监管合作会议上,时任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与台湾方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陈裕璋签下不少协议,其中,两岸合资证券公司方面包括:允许台资股东在大陆批准的“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若干改革试验区内,各新设1家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其中,大陆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台资持股比例不超过49%,且取消大陆单一股东须持股49%的限制等。
前述相关政策人士表示,此前,福建省将唯一的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名额给了平潭综合试验区,“相关文件都已经发出了”,但平潭没有“用起来”。而新增加的泉州、厦门2个名额,“证监会给政策了,就看大家如何去争取。”
目前,泉州市为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厦门市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在3月22日金改工作推进会上,泉州市相关领导表示,根据两岸首次证券期货监管合作会议声明精神,尽快在泉州注册设立一家泉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
而在两会期间,新任的泉州市长郑新聪则告诉媒体,泉州正积极向国家争取优惠政策,力争在两岸金融合作领域取得一些突破。
民企巨头主动“招引”
公告中涉及的两家企业,开源实业为泉州市属国企,而连捷投资的民企身份则更引人关注。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运作方面,连捷投资相当积极,包括主动“招引”统一证券合作等。不过,该连捷投资相关人士并未透露双方介入、接触的具体时间。
资料显示,连捷投资是由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家族投资设立,全面负责许氏家族资产运营及资金运作。目前,连捷投资已通过直接或间接控股和参股各类金融相关机构,并形成从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的全金融产业链条。
许连捷是泉州商界代表人物,为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其持有恒安国际(01044.HK)18.28%的股份,恒安集团则是国内最大的妇女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生产企业。
据本报2011年相关报道,连捷投资通过与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成功参股内蒙古蒙牛有限公司、中国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2008年10月,福建省成立的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晋江市恒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则是由许连捷牵头组建,有近20家当地企业和自然人参股。
泉州金改提速
据当地媒体报道,3月22日召开的泉州金改工作推进会,对国务院批准的金改总体方案提出的八项任务进行了逐项分解,下达第一批项目34个和中远期项目41个。
今年先行实施的第一批34个重点项目,明确了进度要求和具体落实部门等,其中,包括发行小微企业扶持债券、出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总体方案》、组建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建立晋江金融先导示范区等都为首次提及。
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在会上表示,结合实际开展课题调研、促进产业与金融互动、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是当前金改工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据悉,泉州金改首批研究课题全国招标已于3月20日截稿,包括北大、中国社科院、厦大等全国30家左右高校研究机构参与竞标。研究课题主要涉及泉州金融业发展五年规划、泉州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实施研究、加强泉州与台港澳侨金融合作研究。
课题招标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通过课题研究进行系统的规范设计,给泉州金改操作提供支持和借鉴,同时解决金改实施过程中一些迫切的问题。
近期,泉州市下辖经济最发达的晋江、石狮两市,竞相出台金改相关的措施、意见。一参与金改项目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不可能等到金改细则出来再行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