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先声药业私有化自救

作者:张 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3-16 00:59:00

摘要:纽交所中概药业上市第一股或将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私有化第一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纽交所中概药业上市第一股或将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私有化第一家。
    3月11日晚,中国先声药业集团(简称:先声药业,股票代码:SCR)发布公告称,先声药业董事会宣布已收到收购要约,先声药业的总估价约为5亿美元。
    3月14日,先声药业媒体负责人汪言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私有化的原因,公司统一规定对外不作任何解释。而先声药业副总裁刘婕表示,私有化是出于商业考虑。
    先声药业是国内创新药物企业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而在中概股低迷期突然宣布私有化,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美国股市的作用对于先声来说,积极作用正在降低,消极作用正在上升,在医改的进程中并不占优势,此次退市说明先声更重视国内市场。
低调私有化

    私有化对于先声药业来说是件好事,而公司却统一口径,自上到下三缄其口。
    据了解,此次该收购要约由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任晋生、New Good Management Limited和Assure Ahead Investments Limited及其附属机构(买方集团)发起,将现金收购所有不由买方集团控制的流通股。相关资料显示,New Good Management Limited在维京群岛注册,由任晋生实际控制。
    公开资料显示,先声药业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江苏南京,2007年4月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拥有5家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营销企业以及1家药物研究院,产品涉及抗肿瘤、心脑血管、感染等领域。
    公告显示,此次收购要约没有附加条件,每ADS(美国存托股)9.56美元的报价为纯现金,合每普通股4.78美元。
    为此,收购方还专门成立交易公司,加快收购步伐。先声药业指出,公司已组建一个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对上述收购提议进行评估。而根据收购要约,收购集团将组建一家专门的交易公司,用于达成上述交易,而交易所需资金来自借债和发股筹资。
    对于此次先声制药突然宣布私有化的原因,先声药业显得特别低调。3月14日,先声药业媒体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开会时专门强调,对于此次退市问题,口径统一,不对任何问题作出回应。
    3月12日,先声药业副总裁刘婕在上海某论坛上接受采访时,仅表示此次先声药业私有化是出于商业方面考虑,与美国收紧财务审查无关。
    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国股市的作用对于先声药业来说,积极作用正在降低,消极作用正在上升。另外,由于先声药业的业绩下滑,导致股价下滑,这不利于先声药业未来的战略构建和发展。基于前两个因素,为先声药业私有化提供了基础。
    据第四季度年报显示,先声药业2012第四季度运营亏损1250万美元,由于非现金的减值费用1560万美元,净亏损330万美元。 
    “由于先声药业是美国上市公司,在医改的进程中并不占优势,所以,先声药业要在未来的新医改中获得更多利益的话,必须成为国内上市公司,这样,可能将有更多的产品进入医保范围,说明先声药业更重视国内市场。”史立臣对记者分析说。
    史立臣对记者直言,先声药业如果美国私有化成功,肯定会进入A股,重新获得融资平台,同时,国内监管并不如美国严格,先声药业可以凭借其在国内医药市场的影响获得更多的支持。长远来看,私有化利于先声药业的发展。
低估、融资难成拖累

    “除战略方面因素外,先声药业近些年在美国市场未得到很好的认同,估值过低、融资难等因素也是先声药业退市的主要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证券资深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4月20日,先声药业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化学生物药公司,募集资金2.26亿美元,市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亚洲化学生物药企业在全球最大的一次IPO。
    但好景不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3月,先声药业股价曾一度在5美元/股徘徊,特别是2009年3月16日,先声药业股价曾低至4.93美元/股。
    而自2010年底美国资本市场的中概股危机爆发后,大部分中国企业股票加速贬值。2011年,当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步入“6.4”时代,先声药业的股价也受到影响。
    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年最高价格(也是历史最高价)才13.2美元/股,而在当年年底,价格又跌回7美元/股左右,虽然先声药业价格在2012年初最高升至10美元/股左右,但随后又“掉链子”,但仍在7-8美元/股徘徊不前,在要约被收购的消息传出后,股价立即回升,3月14日,先声药业股价为9.02美元/股。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对于中国公司的业务结构,国外并不是特别理解。所以对于这些公司的股价的估值,便会偏低,这也是促使此类企业退市的因素之一。
    “融资难,也是先声药业退市加快的主要原因。融资难使得先声药业美股上市优势难以凸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自2010年6月开始,做空机构开始频频出手中国概念股,在导致公司整体估值大幅缩水外,也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失去融资渠道的影响较小,即使不选择私有化,在美股市场融资也未必简单,而且美国证监会的严格监管对企业的压力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采访中,一位接近先声药业的知情人士向记者直言,“对公司而言,美国证券市场的利弊已经发生了变化。”
    医药概念股先声药业的私有化,是继网络概念股、旅游概念股等板块后的新概念股私有化,或许这仅仅只是2013年的开始。
    “美国现行上市制度引发了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中概股普遍被低估后,好的公司纷纷选择私有化离开,目前中概股私有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和加速,私有化交易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涉及的行业也将会更广。”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商学院院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投行Roth Capital Partners的数据显示,2012年总共有27家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宣布了私有化策略,2011年和2010年分别为16家和6家。而今年,仅3月份以来就先后有7天、飞鹤国际、先声药业宣布已达成私有化协议。
    另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中概股遭遇了信任危机以及后来的金融危机,似乎都开始流行私有化, 2013年中概股退市大幕或将被扯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