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宪:中国代表团瞄准三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姚博海 北京报道
学习中国奥运代表团再创佳绩,展现良好精神风貌,与他国运动员广泛交流——在9月4日的“北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媒体见面会”上,北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王新宪提出了北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这三个目标。
据王新宪介绍,本次北京残奥会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共有四个特点,一是规模大,残奥代表团全团共547人,是我国参加残奥会以来规模最大,也是参加北京残奥会规模最大的代表团。第二个特点是覆盖面广,残奥代表团的运动员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他们当中有公务员、学生、农民、自由职业者,均为业余运动员。三是新人多,在全部332名运动员中,首次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有226人,占运动员总数的68%。四是参赛项目全,北京残奥会上,中国残奥代表团将参加全部20个大项的比赛,其中马术、轮椅橄榄球、轮椅篮球等9个项目是首次参加。
虽然中国是上届雅典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榜的双料冠军,但王新宪并没有透露本次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具体的金牌数目标。王新宪认为中国在田径、游泳、举重、乒乓球等项目上的优势将会确保代表团取得好成绩,但代表团的目光更集中在一些弱势的集体项目上。“在国外轮椅篮球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职业联赛,我国的轮椅篮球才刚刚起步,希望能通过这次比赛促进这些集体项目的发展。”相比于金牌,王新宪认为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不能仅仅依靠金牌来衡量,“事实上,我们把精神文明这块奖牌看得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中国代表团在本届残奥会上的目标,王新宪归结为三点。第一,要向中国奥运代表团学习,力争取得好的比赛成绩。他表示:“我们在雅典残奥会上也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我们是东道国,20个大项都参加了,更要以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精神,在残奥会上再创佳绩。”
第二,比赛过程中要体现这是一支文明之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文明素养。“我们要用最真诚、最热情、最包容的态度去参加这次比赛,去参加这次残奥会的各项活动。”
第三,要在残奥会上和148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广泛交流。残奥会是残疾人的盛大节日,中国运动员不仅可以学习各国和地区运动员精湛的技艺、交流感情,也能了解到各国和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包括残疾人的康复、就业、权益维护、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信息。
在谈到金牌奖励问题时,王新宪表示,每次运动员获得好成绩后,都会有一个奖励,但是这个奖励要根据整个比赛的成绩和奖牌的数量等来最后确定。“国家一定会对残疾人所获得的成绩进行奖励,这不仅仅体现了国家对于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是对于残疾人运动员今后生活的保障。”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