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行走在公益道路上的苏宁

作者: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2-28 22:45:00

摘要:零售巨头苏宁电器在变革与坚持中迎来了自己的第22个生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零售巨头苏宁电器在变革与坚持中迎来了自己的第22个生日。
    2012年是苏宁变革和转型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的碰撞和探索中,苏宁明确了超电器化经营与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誓做中国的“沃尔玛 亚马逊”。
    2012年也是苏宁沿袭和坚守的重要一年。这一年的苏宁依旧坚持自己的公益理念,在公益道路上行走得更加坚定。“以公益的方式表达苏宁人对社会的感念,一直是苏宁的传统,也是苏宁人最好的生日纪念。”12月26日,在苏宁22周年庆典上,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不无感慨。
公益庆生成传统
    从1990年12月26日那家仅200平米的空调专营店开始,发展到目前拥有18万名员工、销售额将超过2000亿的零售业巨头,苏宁已经走过了22年的历程。12月26日,在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公益庆生依旧是苏宁庆祝自己生日的重头戏。
    张近东在给苏宁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除了提到苏宁将沿袭公益庆生传统进行捐赠活动外,还倡议全体苏宁社工积极履行“1天工资 1天时间”的志愿者承诺,开展社工捐赠与社工服务,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据记者了解,在26日当天,苏宁公司及苏宁员工捐赠金额达到4140万元,并已确定捐赠金额的使用去向。
    其中,苏宁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免费午餐”、“微博打拐”、“大病医保”、“让候鸟飞”、“梦想中心”等公益项目。向中国扶贫基金会“筑巢行动”项目再度捐赠1000万元,在2012年修建24所宿舍的基础上,2013年再为西部贫困山区小学修建20所宿舍。向江苏省慈善总会捐赠的1000万元主要用于乡村教师资助项目。
    在这其中,苏宁各地分公司及员工共捐赠1140万元,并开展了关爱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多种送温暖活动。在北京,苏宁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赠30万元用于建立北京苏宁碳汇林基地,并捐赠10万元资助500名大学生回家过年;在重庆,苏宁向留守儿童集中的迎龙中学捐赠10万元添置过冬衣物和学习用品;在沈阳,苏宁为500户低保户居民送去了价值10万元的生活物资;在济南,苏宁从贫困山区菜农手中采购蔬菜向市民免费发送……
    26日当天,张近东等百位高层管理人员又向去年资助的爱德基金会“E万行动-农村孤儿助养”、“重返校园-西部地区贫困小学生助学”项目的663名孤儿与贫困儿童捐赠助养、助教的一年费用。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苏宁早已形成了公益庆生这一独特的庆祝方式。每年的12月26日,苏宁都会举行“苏宁阳光 情暖中国”大型公益活动,感恩回报社会。
    从公司创始人至普通员工、从后台管理人员到店面服务人员无不积极参与这一公益活动。据记者了解,在2010年与2011年,苏宁分别在司庆当天捐赠5000万元、4000万元用于开展公益活动。
公益平日渗血脉
    如果说苏宁在生日当天的巨额捐赠是苏宁人公益爱心的集体体现,平时的苏宁更是将公益做成了一项长期投入的社会事业。事实上,对社会公益的执着自1990年的那家空调专营店起,便早已深入苏宁人的血脉。
    张近东在诠释自己的公益观时曾说:“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的公益活动已经遍布全国各地、遍布到很多领域,企业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决定在公益方面的投入,但是对社会公益的履行是没有止境的。”
    在苏宁仅在南京专营空调的创业初期阶段,张近东就倡导要参与社会公益,向福利院捐献大批空调,在苏宁人心中种下公益的种子。
    随着苏宁连锁事业的扩大,苏宁公益事业的范畴日渐扩大,并具备了鲜明的企业个性和品牌印记。“1 1阳光行”、“苏宁阳光 情暖中国”、“送大学生回家”等公益活动已成为苏宁品牌的象征。
    2006年,苏宁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员工的社会责任相结合,建立了中国首个由企业发起的社工服务制度——“1 1阳光行—苏宁社工志愿者行动”。苏宁号召全体员工每人每年捐出1天工资用于慈善捐赠,奉献1天时间参加社工服务。目前已经成立了1000多支社工服务队,形成了3、4月植树活动,5、6月服务中高考考生及家长,12月以“冬季送温暖”等年度定期开展的公益活动。
    而在2011年苏宁已经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2200多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表示,苏宁捐赠的这笔善款已经帮助了超过4000名贫困地区小学生和130多个贫困村庄改善了住宿条件、学习条件。
    除了捐赠外,苏宁还以企业化、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公益事业。在张近东看来,公益活动本身并不是简单的捐钱,而是一种非常专业的社会事务。目前,苏宁正通过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等专业社会机构进行长期合作,试图将企业经营中的专业理念运用到社会公益中,让企业创新发展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相互推动。
    据了解,2012年,苏宁曾联合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甘肃省内兰州、会宁等地修建了40所多媒体“苏宁阳光梦想中心”,为学校配备电脑、投影仪、课外图书等设施,并基于“创新、多元、宽容”的核心价值观,为孩子们开设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梦想课程,让更多的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据了解,目前已有18所“苏宁阳光梦想中心”建成使用。
公益基因变活力
    苏宁在公益上的不吝投入,源于苏宁对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有着清醒认识。
    在企业的不断壮大中,苏宁一直在积极履行对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内部员工、外部投资者等六大利益相关群体的责任,并确立了以“阳光使命”为核心,价值使命、共赢使命、服务使命、员工使命、环境使命、和谐使命六大模块为分支的社会责任价值体系。
    张近东认为,“企业的盈利是企业根本的、基础的使命,企业在盈利的基础上,应该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跟社会融合,才能创造企业经营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社会公益也并非仅是单纯“花钱”的事业。事实上,公益基因正在转化成推动苏宁前进的企业活力。
    “企业的活力从哪里来吸取?实际上要从社会责任里面吸取。”张近东坦言,只有和社会融为一体,承担社会责任,才会给企业家带来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才会给员工带来敬业、踏实的工作态度。
    目前,苏宁已经总结历年的公益经验,建立起符合中国零售行业特征和自身特质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并从2009年起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成为中国零售行业首个发布CSR的企业。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梁保华认为,苏宁坚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举,以产业报国、实干报国。苏宁在解决就业、积极纳税、产业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时,一直热衷于社会公益,是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典范。苏宁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发展战略、开拓精神、管理经验值得各类企业学习。
    毫无疑问,2013年依然是苏宁坚守公益传统的一年,苏宁人的爱心和善心将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