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马云分拆阿里“造故事”

作者:徐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2-19 23:30:00

摘要:阿里巴巴集团将会在明年正式开启集团的分拆工作,终极目标是拆成30家子公司,并且分三拨奔赴资本市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婷 上海报道
    马云又想给阿里“动手术”了。
    根据最新的市场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将会在明年正式开启集团的分拆工作,终极目标是拆成30家子公司,并且分三拨奔赴资本市场。对此,阿里集团公关总监顾建兵回应说,“拆成30家子公司的提法不太准确,但我们的方向确实是把业务从大做小,组织架构的调整在阿里是常有的事儿。”
    这确实已经不是阿里第一次“玩分拆”了,去年6月,阿里集团就将旗下的淘宝网一拆为三:分为淘宝网、天猫和一淘;四个月后又将聚划算从淘宝网中分拆了出来,成立独立的子公司。在阿里巴巴B2B公司退市后,这块业务也被拆成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两大事业群。
    令外界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让阿里上了“分拆”的瘾?
做大后遇到管理难题
    “阿里善于把业务从小做大,从B2B到淘宝系的C2C、B2C等等,但业务做大之后,管理上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反过来把业务从大做成小,使得管理上更为快捷灵活,最终达到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目的。”但顾建兵表示,拆成子公司或者事业群,阿里并没有框定一个定式。
    根据外界的推断,阿里接下来这轮的分拆可能包含两大类,一种是垂直类目的分拆,比如淘宝旅行,一种是横向的战略资源分拆,比如无线业务。
    一位阿里金融的内部员工则向记者表示,自己所在的部门属于服务于全集团的横向业务,但目前并未接到分拆通知,“阿里金融是个统称,我们现在有两百多位员工,归纳进两个小贷公司。其实人事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业务条线明确就好了。”
    据他透露,阿里金融的业务本身已经比较独立,一半员工是技术人才,服务对象则涵盖B2B、淘宝、天猫的各类商户。“淘宝那边相对业务比较繁杂,可能分拆调整的需要会大一些。”
    这几年,淘宝几乎成了阿里的“孵化器”,相继孵化出了天猫商城、一淘、聚划算等多个业务。从实际运营上看,分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助推效果。
    以天猫为例,根据易观国际的监测,天猫今年的发展快于行业平均增速,市场份额已经从Q1的37.4%增长到了Q3的46.8%。在今年“双11”191亿的成交额中,天猫贡献了132亿,增速超过淘宝。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表示,“生态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分拆主要作用是梳理业务,分清哪些是核心业务,需要重点扶持。”
    陈寿送认为,如果运作得当,分拆确实能够缓解大公司运营效率减弱的问题,使得子业务的成长性更好。“业务群或子公司都是分拆办法,但相对来说,子公司会更激进一些,这可能还是从上市的角度考虑,这样更有利于明确估值,使得最后整体叠加的估值最大化。”
    但陈寿送并不认为,阿里的分拆,尤其是垂直类目的分拆,会对垂直行业内的其他电商造成巨大冲击。“每个领域都有其专注性,阿里是流量型平台,优势在于容易将盘子做大,但对上游的控制力不足,因为阿里没那么多精力去做精细化运营。”
    以淘宝旅行为例,记者对比后发现,大部分机票价格仍旧是去哪儿最低,酒店价格虽然淘宝上会有较低价格出现,但成交量普遍较小,和携程艺龙等仍有较大差距。
IPO规划浮出
    此番在传出分拆消息的同时,关于阿里想要分三拨上市的IPO规划也浮出水面。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架构是“7 2”模型,“7”是指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七大事业群,“2”是指支付宝、阿里金融两大独立的金融业务。
    三拨上市的意思是,先将七大事业群中,除阿里云之外的平台业务打包上市,再推金融业务,最后是以阿里云为核心的数据业务。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B2B公司从香港私有化退市,当时无论是阿里内部传递出的信息,还是外界分析人士的揣测判断,都认为阿里巴巴将会整体上市。那么如果进行集团大规模分拆并分批上市,是否有违此前整体上市的初衷?
    一位熟悉美股的券商分析师表示,从中概股的经验看,母公司的估值往往低于子公司估值之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看一家上市公司,就是看个故事,而且通常只看最主要的那个情节,就好像搜狐尽管旗下拥有畅游、搜狗、搜狐视频等多个子业务,但估值却只有优酷的一半,因为投资者对其印象仍然是传统门户,子业务价值被选择性忽视了。”
    他认为,盛大、搜狐都因为母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而不得不采用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做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阿里把分拆这步棋走在了前面。“毕竟私有化,回购雅虎股份,以及培育金融、数据这些新业务都需要大笔资金,阿里接下来的IPO能获得怎样的估值非常关键。”
    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此举和阿里当初的上市初衷也并不抵触。“其实大思路并没有变。所谓分三拨上市,是指平台、金融、数据三大模块,后两者原本就不是阿里当初所设想的上市主体。”
    他解释说,“金融这块,支付宝早就已经脱离集团,成为阿里的关联公司,并且明确表示会独立IPO,阿里金融事业部现在的载体是两个小贷公司,业务也很独立。至于数据,本身还处于孵化阶段,距离上市还很远。”换言之,他认为阿里集团目前的营收主力军就是平台模块,而这也很自然会成为阿里第一拨上市的主要资产。
    雅虎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阿里集团收入18.8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7.9%。这其中,过去的现金奶牛,已经退市的阿里巴巴B2B大约贡献了32亿元,占比27.4%。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较2011年的36.5%有大幅下滑,这说明曾经长期需要阿里巴巴B2B供血的淘宝已经开始规模化盈利且增速迅猛。
    而在淘宝的收入中,外界普遍估算广告是大头,所占比例近八成。艾瑞咨询分析师由天宇说,“最厉害的是搜索广告,即直通车,估计占到了淘宝广告收入的七成。”而淘宝的广告业务在淘宝分拆之后,归属到了一淘下面,这也意味着一淘这个阿里系里资历很浅的“小弟”将在阿里上市时,扮演挑大梁的角色。
    “广告这个故事不错,但还不够好。”上述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仅局限于内部广告,始终是有瓶颈的,阿里目前内部流量获取成本已经很高,卖家赚钱越来越难。所以阿里要做大垂直类目,打造SNS,发力无线端,这些故事都加上,阿里的IPO才足够令市场兴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