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革新:击碎同质化
摘要:尽管钓鱼岛事件对本田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造成了巨大影响,9、10月份销量下滑了40%,但是,本田中国本部长仓石诚司表现出了谨慎的乐观。
尽管钓鱼岛事件对本田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造成了巨大影响,9、10月份销量下滑了40%,但是,本田中国本部长仓石诚司表现出了谨慎的乐观。“伊东社长(本田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本人对目前这种困难是最有切身体会的,因为本田在日本是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都会进行一次企业财报披露和媒体提问,80%都是跟中国相关的。大家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本田在中国的事业对本田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市场对于本田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市场。”
所谓坏事能变成好事,仓石表示,本田中国在这次事件中也有收获,以此为契机,终于找到了革新的方向:重新发现和定义中国消费者需求。
实际上,以发动机起家并积极参与赛车运动的本田汽车在过去一直是以“技术创新和进步”的形象区别于其它车企。但是,现在,不管是车型设计还是技术都趋于同质化。这个现象不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有相同的趋势。
新产品遭遇市场黑洞
由于品牌差异化的日渐减弱,同质化的日渐泛滥,本田汽车的产品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广汽本田从1998年建成以后,雅阁轿车作为中级轿车的楷模曾经得到了太多的肯定和赞扬,在其细分市场连续多年实现了销量排名第一,但是现在的销量已经在排行榜以外了。
“由于雅阁在初期阶段做得非常成功,也树立了很好的品牌形象,所以反而广本的整个经营可能过多地依赖雅阁这一款车型了。”仓石分析,“近期,不仅日系车企投放了很多中高级车的车型,包括欧美车企也有很多中高级车型投放,竞争越来越激烈。”
当然,除了雅阁以外,广汽本田还生产飞度FIT和思迪CITY等其他车型,但是这些车型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的顾客可能觉得这些车型偏小,或者是价格偏高。也就是说,这些车型没有百分之百地符合中国顾客的需求,相对于其他品牌,竞争力显得薄弱一些。
本田的另一家中国合资企业东风本田的产品也正在迈进相似的同质化陷阱。此前,东风本田的CR-V、思域等车型以价格坚挺在中国车市著称,是因为其卓越的品牌独特个性和产品力。
但是,新思域的状况开始有些变化,其市场表现远不及上一代。尽管新思域确实融入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要素。但是,由于比思域高一级的中高级轿车目前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品牌降价的幅度比较大,比如说天籁,降价以后的低端车型可能比新思域的高端车型还要便宜,这也对新思域的销售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击碎“同质化”
仓石诚司,曾经的东风本田的总经理,自从担任本田中国本部长以后,不仅要兼顾东风本田,还要兼顾广汽本田,同时还要管理讴歌。作为本田汽车中国策略的制定和执行者,他在短短1个小时的记者沟通会上提到了不下5次“针对中国”这四个字。
“针对中国”这个四字锦囊,就是本田汽车在中国击碎“同质化”陷阱的根本策略。
重新发现和定义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是这个策略的第一步。2014年4月,本田中国发布了中期战略计划,其核心思路就是:生产受中国顾客喜欢的,适合中国市场和用户的产品。
究竟中国元素和中国顾客需求有了哪些新变化?“在我们看来,中国的消费者原来一直偏好三厢车。但自从我们推出了CR-V以后,SUV车型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不断扩大。我们认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呈现出多样的特点。”仓石表示。
另外,从消费者的喜好来看,中国消费者一般对车型的外观设计要求是显得大气、饱满,但是最近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大尺寸了,一些消费者要求在车型紧凑的同时要表现出大气、饱满等,因此,将来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更加小型紧凑,但同时具备大气设计因素的车型。
发现了中国消费者的这些新需求之后,本田开始了调整新产品的战略规划。“在对广汽本田车型投入的战略规划上,可能原来我们工作做得不够,现在我们正在尽快改进。”
作为击碎同质化策略的一部分,本田正在努力为广本投入更多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其中一项成果就是本届广州车展上发布的ConceptC,是本田中国专为广汽本田开发的车型。尽管还是概念车,按照规划,它将在明年进行上市销售。
仓石表示,广汽本田对于今后将投放的车型以及改款车型,都进行了很多针对中国市场的调整,很多研发和设计工作都可能会在中国进行,或者由中方的技术人员早期直接参与。本田希望这些带着鲜活的中国元素的车型能将广汽本田重新带进辉煌。
当然,在本田汽车策划的这个击碎“同质化”的锦囊中,除了“针对中国”外,还有“过硬的新车型产品,非常个性鲜明的外观设计,超越其他品牌的领先技术”……
本田汽车之前发布了今后三年将推出10款以上的车型,仓石表示,本田汽车会在一些全球车型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中国顾客的需求,包括设计等等,会设计、生产出一些与全球车型不同的针对中国市场的车型。以雅阁和思域为例,有可能将来大家在中国市场见到的雅阁和思域和在其他国家看到的车型是有所不同的。在外观设计、规格设计等方面,都有可能区别于全球车型。
这就是第十届广州车展上,本田汽车的革新思路。由此市场或会看到未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本田汽车。
所谓坏事能变成好事,仓石表示,本田中国在这次事件中也有收获,以此为契机,终于找到了革新的方向:重新发现和定义中国消费者需求。
实际上,以发动机起家并积极参与赛车运动的本田汽车在过去一直是以“技术创新和进步”的形象区别于其它车企。但是,现在,不管是车型设计还是技术都趋于同质化。这个现象不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有相同的趋势。
新产品遭遇市场黑洞
由于品牌差异化的日渐减弱,同质化的日渐泛滥,本田汽车的产品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广汽本田从1998年建成以后,雅阁轿车作为中级轿车的楷模曾经得到了太多的肯定和赞扬,在其细分市场连续多年实现了销量排名第一,但是现在的销量已经在排行榜以外了。
“由于雅阁在初期阶段做得非常成功,也树立了很好的品牌形象,所以反而广本的整个经营可能过多地依赖雅阁这一款车型了。”仓石分析,“近期,不仅日系车企投放了很多中高级车的车型,包括欧美车企也有很多中高级车型投放,竞争越来越激烈。”
当然,除了雅阁以外,广汽本田还生产飞度FIT和思迪CITY等其他车型,但是这些车型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的顾客可能觉得这些车型偏小,或者是价格偏高。也就是说,这些车型没有百分之百地符合中国顾客的需求,相对于其他品牌,竞争力显得薄弱一些。
本田的另一家中国合资企业东风本田的产品也正在迈进相似的同质化陷阱。此前,东风本田的CR-V、思域等车型以价格坚挺在中国车市著称,是因为其卓越的品牌独特个性和产品力。
但是,新思域的状况开始有些变化,其市场表现远不及上一代。尽管新思域确实融入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要素。但是,由于比思域高一级的中高级轿车目前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品牌降价的幅度比较大,比如说天籁,降价以后的低端车型可能比新思域的高端车型还要便宜,这也对新思域的销售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击碎“同质化”
仓石诚司,曾经的东风本田的总经理,自从担任本田中国本部长以后,不仅要兼顾东风本田,还要兼顾广汽本田,同时还要管理讴歌。作为本田汽车中国策略的制定和执行者,他在短短1个小时的记者沟通会上提到了不下5次“针对中国”这四个字。
“针对中国”这个四字锦囊,就是本田汽车在中国击碎“同质化”陷阱的根本策略。
重新发现和定义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是这个策略的第一步。2014年4月,本田中国发布了中期战略计划,其核心思路就是:生产受中国顾客喜欢的,适合中国市场和用户的产品。
究竟中国元素和中国顾客需求有了哪些新变化?“在我们看来,中国的消费者原来一直偏好三厢车。但自从我们推出了CR-V以后,SUV车型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不断扩大。我们认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呈现出多样的特点。”仓石表示。
另外,从消费者的喜好来看,中国消费者一般对车型的外观设计要求是显得大气、饱满,但是最近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大尺寸了,一些消费者要求在车型紧凑的同时要表现出大气、饱满等,因此,将来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更加小型紧凑,但同时具备大气设计因素的车型。
发现了中国消费者的这些新需求之后,本田开始了调整新产品的战略规划。“在对广汽本田车型投入的战略规划上,可能原来我们工作做得不够,现在我们正在尽快改进。”
作为击碎同质化策略的一部分,本田正在努力为广本投入更多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其中一项成果就是本届广州车展上发布的ConceptC,是本田中国专为广汽本田开发的车型。尽管还是概念车,按照规划,它将在明年进行上市销售。
仓石表示,广汽本田对于今后将投放的车型以及改款车型,都进行了很多针对中国市场的调整,很多研发和设计工作都可能会在中国进行,或者由中方的技术人员早期直接参与。本田希望这些带着鲜活的中国元素的车型能将广汽本田重新带进辉煌。
当然,在本田汽车策划的这个击碎“同质化”的锦囊中,除了“针对中国”外,还有“过硬的新车型产品,非常个性鲜明的外观设计,超越其他品牌的领先技术”……
本田汽车之前发布了今后三年将推出10款以上的车型,仓石表示,本田汽车会在一些全球车型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中国顾客的需求,包括设计等等,会设计、生产出一些与全球车型不同的针对中国市场的车型。以雅阁和思域为例,有可能将来大家在中国市场见到的雅阁和思域和在其他国家看到的车型是有所不同的。在外观设计、规格设计等方面,都有可能区别于全球车型。
这就是第十届广州车展上,本田汽车的革新思路。由此市场或会看到未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本田汽车。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