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高铁环评遭质疑 北京千余市民联名要求改线
11月27日上午,京沈客运专线(以下简称京沈高铁)规划北京路段两侧的小区居民代表前往国家信访办,提交了关于调整京沈高铁选址的联名请愿书,质疑其环评结果,表达沿线17个小区居民要求京沈高铁远离家门口的诉求。
截止11月28日下午,至少千余人参与了签名请愿。
根据京沈高铁设计方案,其线路自北京站出站后至星火站,设计线路是沿京包铁路线原线改建,但事实上在该路段两侧200米范围内,密布着住宅、学校、幼儿园等敏感点。
据小区业主代表向财新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京包线该路段内的滨河1号、梵谷水郡、上东三角洲、丽都壹号等4个小区均距离铁路在100米内,其中距离梵谷水郡小区最近处只有50米,该小区内还建有幼儿园。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京包线周围有至少14所学校,其中大多数为幼儿园,而铁路距离最近的罗马朝阳实验小学只有45米,小学栅栏外就是铁路。
事实上,根据中国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相关规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
沿线小区之一金隅凤麟洲小区业主代表洪女士告诉财新记者:“目前京包线上的火车经过时,小区的楼房都已能感到明显的震动,而且部分墙体外表已经有脱落,如果再有高铁经过,我们无法想象是怎样的后果,噪音辐射等都是难以避免的。”
该小区是最早开始反对京沈高铁选址经过此居民区密集路段的小区,从最开始的各个小区“各自为战”到现在的至少17个小区有组织的联名请愿。“我们并非反对建设京沈高铁,而是要求科学、合理的选址,要求远离我们的家门!”洪女士说。
京沈高铁规划项目自2009年3月起至今,共曾做过3次规划设计方案的环评及公示。随着最后一次环评的尾声临近,沿线居民的请愿呼吁活动范围也更加广泛。
11月21日上午,居民代表已向国家环保部递交请愿书。国家环保部回应公示期间接受居民意见,并表示会慎重考虑群众意见。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反对京沈高铁污染一小时”签字活动、“妈妈宝宝拍照抵制高铁经过家门口”等线上线下抵制活动。截至目前,已有17个小区的千余名居民签字请愿高铁改线。
然 而,财新记者在国家环保部官方网站发现,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三院)评价得出的《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以下简称“报告简本”)前不久已被环保部受理进行公示,其中提到,京沈高铁北京段公参发放调查表2772份,其中2628份支持,144份反对, 支持率为94.8%。
此结果被大多数业主代表质疑,洪女士告诉财新记者:“我们不少业主对此调查都毫不知情,这个所谓的94.8%实在难以服众,我们大家竟然‘被同意’了。”
居 民们在提交给国家信访办的请愿书中,质疑铁三院在没有事先告知各业主的情况下,选择在大多数业主都不在家时进行调查,“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在家,他们根本 对京沈高铁不了解,调查人员只提加声屏障的事,根本不提高铁,或者选择性发放调查表,调查结果跟我们的想法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在沿线各小区自发组织的调查中,反对率却几乎达100%。
11月27日上午,小区业主代表向国家信访办反映环评弄虚作假取得高通过率等问题,得到信访办重视,据洪女士透露,目前已向信访办提交了部分“造假”证据。
11月30日上午10点,北京市规划委、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及京包沿线居民代表将在最后一次环评结束前进行三方会谈。
高 铁维权联盟同盟会负责人、国美第一区业主程耀萱向财新记者展示了他们为此次三方会谈所准备的详尽材料,包括请愿书和千余人签名名单、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 “造假”证据、各小区、学校、幼儿园与京包线距离的照片、业主代表自主测量的距离数据、对京沈高铁环评报告的漏洞提出的质疑与意见等。
“三十多个小区、十几万人都是受害者,我们必须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程耀萱说。而高铁维权联盟同盟会正是由她于今年11月11日建立的,由各小区业主代表组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