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网络能改变美国的“精英民主”吗

作者:杨恒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28 22:59:00

摘要:230年前美国实行民主的时候,有投票权的人数不超过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一,他们是具备一定财力的白种男子,他们是当时社会精英中的精英。
复旦大学法学学士 杨恒均

    2008年奥巴马竞选成功后颠覆了一个概念。我们知道,美国的民主是穷人的选票加富人的钞票。成功的候选人一般是那些成功地把富人的钞票转化成选票的。美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民主,有人称之为“金钱民主”,也有称之为“精英民主”的。“精英民主”就是由有了一定经济、思想、政治基础的社会精英先民主起来,由他们主导并逐步完善的民主制度。230年前美国实行民主的时候,有投票权的人数不超过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一,他们是具备一定财力的白种男子,他们是当时社会精英中的精英。后来投票权逐步扩大,到如今,已经是不分种族、财产与社会地位,一人一票了。这个过程走了将近两百年。
    那种用投票权来限制大众的“精英民主”在形式上已不复存在了,但今日的美国民主在本质上依然有很多“精英民主”的痕迹,如果不是奥巴马2008年横空出世,也许我们还无法察觉到。记得2008年之前华盛顿智库做过多次的分析与研讨,几乎所有的大牌智囊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美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位黑人总统(少数人认为,美国会先接受一位女性总统)。得出这个结论自然不是到民间做了调查,而是根据美国的历史与政治环境得出的,你看看历届美国总统候选人就知道了,要想入主白宫,你必须要得到美国中产、精英阶层以及掌握财政大权的华尔街的支持。在美国历史上,从没有一位候选人在得不到华尔街支持与精英认同的情况下,可以入主白宫。一般来说,民主与共和两党,大体能够在华尔街与精英的支持上平分秋色。
    可是喊着“变化”口号上台的奥巴马上去后却更多地关心社会低层与弱势,试图增加福利。要搞福利就得有钱,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富人与中产那里来。于是,奥巴马就“得罪”了美国的中产,得罪了华尔街。我们看到,当对美国分配制度与富人垄断资源的“占领华尔街”发生时,美国受到各利益集团支配的政界人物,以及被各大财产垄断的媒体几乎没有发声,可唯独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口支持。奥巴马冒了一个非常大的险,也奠定了他2012年的竞选连任一场艰险。如果按照总投票人数来说,奥巴马这次是险胜。
    这次奥巴马竞选连任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华尔街大多数老板是支持罗姆尼的,听说美国的中产(精英)也大多支持罗姆尼。美国的选举中最重要的两个“票”是富人的钞票与穷人的选票,候选人的造势与拉票(借助报纸、电视与互联网媒体)往往能把富人的钞票转化为穷人的选票,因此在美国历史上绝大多数选举中,筹得更多钞票的候选人往往能够胜出。这也是美国的民主在一些国家被称为“精英民主”与“金钱政治”的主要原因。
    然而,无论是2008年大选,还是这场大选,我们都看到,奥巴马凭借互联网,凭借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尤其是社交媒体,深入到以前很难深入的草根选民中,筹集小额捐款,创造条件让原本会可能放弃投票的草根们积极投票。从表面看,奥巴马只是利用了ICT新技术来拉票,而实际上,奥巴马的竞选策略与新技术的使用,正在冲击美国的“精英民主”。他使得“穷人的选票”看上去比富人的钞票还要重要,而且,美国的“穷人”也并非绝对贫困,他们积少成多,累计捐款甚至也可以压过富人。
    互联网技术正在提升美国的民主质量,这是毫无疑问的。迄今为止,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冲击美国的民主制度,从230年前美国“精英”乘坐奴仆们驾驶的马车到城里的投票点投票,到这次奥巴马为了鼓励更多的草根(包括大量的黑人与墨西哥裔)投票而搞出的提前投票,不妨联想到2010年阿富汗利用毛驴驮运投票箱的镜头,代议制民主的形式几乎一成不变。
    但互联网技术却隐含了一股新的力量,如果进一步发展,实行一人一票甚至通过互联网实行公投、不需代议而亲自参政议政的“直接民主”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美国青年网民中已经有人在探索利用网络提出总统候选人,利用网络投票支持独立候选人的做法,这些做法如果得到公众支持,势必冲击美国的民主架构。当然,可以想像,大多数美国精英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们不是缺乏了兴趣,就是不以为然,少数人甚至流露出强烈的反感情绪。在他们看来,任何冲击美国现存代议制民主制度,试图使用新技术实行“直接民主”的做法都是危险的,都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最终违背美国开国时奠定的“民主精神”。
    美国人从来没有否认自己历史上长期存在过的由少数人先民主起来的“精英民主”阶段,很多学者至今都认为那是让民主稳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民主的成熟与完善也就是逐步从“精英民主”到普选、公众参与与大众民主的过程。对这一说法,我们当然可以找出不同的理论予以驳斥,但地球上的民主实践毫无例外地证明,这种由统治者(少数精英)控制的民主转型与发展,是代价最少,也是最稳妥与有效的民主制度。东亚模式中的日本、韩国与中国的台湾,也分别在美军占领与威权统治下,以更短的时间走过了美国的“精英民主”阶段。
    奥巴马总统是互联网的产物,2008年他成功利用了互联网这个“致命武器”作为“黑马”异军突起,但2012年的时候,他当时使用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常规武器”,民主党能使用,共和党也在使用,而且在某些网站,共和党反而占了先机。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当他们都在使用互联网,更加接“地气”,更接近草根的时候,美国的明显带有“金钱”与“精英”印记的民主也更加向当年希腊的“直接民主”靠近,可以这样说,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技术,大大地提升了美国民主的质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