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杨再平提出九大微建议:推进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作者:佚名

来源:腾讯财经

发布时间:2012-11-23 14:33:00

摘要: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其腾讯微博上连发9条微博,提出了“关于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九个微建议”

14日晚间,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其腾讯微博上连发9条微博,提出了“关于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九个微建议”,杨再平在微建议中指出,应构建公平与效率兼得经济社会,首先须着力解决权力寻租等五大不公平现象。

杨再平指出,目前的经济体制很大程度仍属“官本市场经济”,它是我国经济社会诸多深层矛盾问题的渊薮,必须进一步改革为“民本市场经济”。与此同时,应限定国有企业存在领域而后优化其治理结构及经营。

杨再平同时表示,应创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劳资分享企业制度,建立城乡统筹户籍、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赋予农民土地“永佃权”并允许其转移。“城乡区隔的户籍、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既歧视农民,对农民不公平,造成城乡差别难缩小,又障碍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革除。”杨再平强调。

对此话题,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关敬如也在其腾讯微博上进行了回应,他认为,如果单从经济制度和体制的角度看,政府的强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和国有企业的垄断与强势极大扭曲了经济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建立最终取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

关敬如表示,杨再平的九条建议很好,基本涉猎了中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规划,然而要推进这些改革的阻力是存在的而且很大,这都需要领导的信念、决心和智慧。”关敬如指出。

以下为“关于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九个微建议”的微博实录:

一、构建公平与效率兼得经济社会。所谓公平,要在规则公平,即各项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规则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公平并非结果均等或平均主义,后者既不公平,也损害效率。真正的公平与效率是可以兼得且相得益彰的,即越公平,经济社会越有效率。因此,不妨响亮提出“构建公平与效率兼得经济社会”。

二、当前须着力解决五大不公平。一是部分公务员领导干部权力寻租,受贿贪腐;二是部分市场人士通过利用公权力寻租扭曲市场,破坏公平交易及竞争;三是部分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过大;四是部分行业垄断,利润及薪酬长期大大高于均值;五是民企老板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缺乏必要的平衡机制。

三、从官本市场经济到民本市场经济。过去改革历史地否定了“官本计划经济”,但目前的经济体制很大程度仍属“官本市场经济”,它是我国经济社会诸多深层矛盾问题的渊薮。必须进一步改革为“民本市场经济”,即市场交易主体、财产权力主体为民众,政府在其中扮演有限角色进而为廉洁有效政府的市场经济体制。

四、限定国有企业存在领域而后优化其治理结构及经营。国企不可能彻底政企分离而成为真正市场主体,遵从有限政府原理应限定其存在领域,即仅市场机制失效的自然垄断、社会公益性领域保留国企。保留国企再尽可能优化其治理及经营,犹如解√18,先分解为√2×√9,解得√2×3,再解√2尽可能接近有理数一样。

五、尽可能降低各业进出门槛以强化人财物在行业之间的竞争及流动。应尽可能降低各业进出之行政审批门槛;降低各业进出之市场垄断门槛;降低资本、技术等门槛。“自由进出”的目的在于强化人财物在行业之间的竞争及流动。如此则可能形成两效应:一是平均利润及薪酬亦即公平效应;二是动态结构调整优化效应。

六、创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劳资分享企业制度。股份制企业制度实为资方分享企业制度,其解决了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并未解决劳资矛盾。不妨借鉴现代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创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劳资分享企业制度。国企公企理所当然劳资分享,民营也应一定程度劳资分享。

七、建立城乡统筹户籍、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区隔的户籍、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既歧视农民,对农民不公平,造成城乡差别难缩小,又障碍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革除。目前不少地区已具备革除条件并已试行,可先发达地区地县城镇试行,再省会而全国性大城市推行,逐步建立城乡统筹户籍、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

八、赋予农民土地“永佃权”并允许其转移。著名美籍华人经济学家杨叔进先生建议:按土地质量等级一次性确定每年佃费率,土地经营完全由农户自决。永佃权可传给子女,也可出售。购买永佃权农户可扩大地块,实现规模经济;出售永佃权获得的资金可作其发展非农企业之用。采纳此建议有利于我国三农进一步发展。

九、将更多社会精英吸引到专于创业创新的科技及企业家队伍中来。对正当创业最大限度降低准入门槛及成本,对科技及企业创新给予足够政策扶持及褒奖,对重大创新给予重奖。更重要者,对通过创业创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给予制度性肯定保护。由此而将将更多社会精英吸引到专于创业创新的科技及企业家队伍中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