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迟福林:财税和政府改革最关键

作者:杨卓卿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2-21 22:22:00

摘要:迟福林:财税和政府改革最关键

 

本报实习记者 杨卓卿 北京报道

   作为现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国务院智囊,致力于研究转轨经济理论与政策的他经常为政府提供相关建言建议。两会召开在即,身为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的迟福林更显繁忙。2月20日下午,迟福林于北京短暂停留之际接受了《华夏时报》专访。
    《华夏时报》:作为政协委员,你的两会提案关注什么?
    迟福林:我有可能为政协大会做题目为《依靠改革来扩大内需的建议》的发言,发言稿即将完成。另外,我还有两个提案。第一个提案的主题是“进一步减少政府的行政成本”。如果明确地采取措施,政府的行政成本还有很大的缩减空间,这有助于增强社会对政府的信心,从而有利于提振经济。另一个提案是关于尽快建立“全国统一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在中国的转型时期将“公共服务”提到战略的高度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老百姓更多了解政府未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老百姓从中能够得到什么。
    《华夏时报》:“保增长”无疑会成为此次两会关注的热点。在拉动内需与刺激出口方面,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你觉得效果如何?还有没有进一步跟进出台相关措施的需要?
    迟福林:保增长的任务相当艰巨。在这个经济背景下,“保8”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政府已经出台的措施,以“4万亿”和“产业振兴计划”为代表,这对经济是很有利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在未来几个月当中更将进一步显现。在保增长上,我认为做以下六方面的改革会取得直接效果:第一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资源价格机制改革;第二是加快金融改革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三是打破垄断企业垄断,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第四是进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未来几年里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改革都会有进展;第五是财政税收制度改革;第六是政府自身的改革。
    《华夏时报》:在这六方面的改革中,你最关注的是哪几项?
    迟福林:我最关注的是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因为这两方面是更深层次的改革,这两个改革搞得好的话可以解决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财税改革可以促使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更好进行,是关键改革。这两方面改革进行得好的话,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
    《华夏时报》:对于两会可能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业,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
    迟福林:保就业现在处于同保增长同等重要的地位,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努力:第一,进行公共就业培训体系的建设,要加大投资;第二,要发展中小企业,这是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第三,发展社会服务业,因为目前服务业比重还是比较小,这对就业还是很重要的。
    《华夏时报》:你曾经肯定过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成果,但提出现今政府职能亟须向“民生”转变。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你认为这会促成我国政府转型还是会滞缓其转型?
    迟福林: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时代,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公共需求和对外开放的转型,还包括政府的转型,即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导向转变。政府转型是整个转型中最具实质性的问题,因为其他三者都是依赖于政府转型。
    国际经济危机的环境实际上为中国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为了避免更大的风险,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改革战略机遇。近段时间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凸显了政府在危机下平稳经济的关键作用。
    但要使政府的作用有效发挥,前提还是要政府转型,政府的投资一定要符合市场机制,虽然短期看政府的投资有效果,但从中期、长期看可能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所以,政府的投资一定要建立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在推动投资的同时更要推动市场机制的建立。比如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现在应该是改革的最好的时机,未来几个月是关键时期,可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会有所提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