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试水校企联合
摘要:车市“微增长”的发展态势和数字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汽车行业的特点。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9月,汽车产销1413.12万辆和1409.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8%和3.37%。
车市“微增长”的发展态势和数字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汽车行业的特点。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9月,汽车产销1413.12万辆和1409.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8%和3.37%。另据公安部信息,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14亿辆。此时,售后服务开始受到汽车企业更多的关注。
车企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售后服务,而售后服务比拼的关键恰恰在于人才。《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人员2015年需求将突破500万人大关,到2020年将会达到776万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熟练掌握汽车技术的“高级蓝领”短缺依然是各车企面临的问题,而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长安福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日前,在天津举行的长安福特与天津职业大学校企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上,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瑞麟出席并承诺:“这次合作将为一批年轻人提供业内领先的培训技术,毕业后,这些年轻人将进入我们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在那里为全国的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马瑞麟向媒体透露,福特今年在华销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0%,并再次重申到2015年,福特将向中国引进15款新车,其中大多数产品将在长安福特生产。到2015年,福特在华产能将突破120万辆。产销能力的大幅提升必然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罗明刚表示:“未来这种系统的合作模式将在全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预计到2018年底,长安福特将在中国辽宁、四川、浙江、湖南、广西等30个省市启动校企合作项目,定向为长安福特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级蓝领”。
天津职业大学专业讲师充分肯定了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践的意义。“目前我国汽车行业‘高级蓝领’短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很多高等院校的汽车学院、汽车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未成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都很陈旧,学生很难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单一的书本教学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天津职业大学专业讲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学生在毕业前有实践机会能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他们的就业砝码将会大大提升。”
事实上,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并非长安福特首创,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汽车品牌开始通过多种方式为自己储备技术人才。有的品牌采用了自己开设大学培养人才的模式,如吉利汽车开设了吉利大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等院校;有的品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如东风日产班、北京现代班、丰田特别班等等。而宝马作为最早开展院校合作进行人才培训的高端汽车厂商,目前也已经形成两大培训中心、9大合作院校和11个合作培训点的庞大网络。
车企对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纷纷试水,培养汽车业短缺的“高级蓝领”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借此提升品牌形象是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汽车资深分析师张志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校企联合的确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很多企业把它当做是公益事业或品牌活动来做,既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又培养了一线的技术工人。”由于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经销商的四方共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采用。
车企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售后服务,而售后服务比拼的关键恰恰在于人才。《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人员2015年需求将突破500万人大关,到2020年将会达到776万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熟练掌握汽车技术的“高级蓝领”短缺依然是各车企面临的问题,而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长安福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日前,在天津举行的长安福特与天津职业大学校企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上,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瑞麟出席并承诺:“这次合作将为一批年轻人提供业内领先的培训技术,毕业后,这些年轻人将进入我们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在那里为全国的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马瑞麟向媒体透露,福特今年在华销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0%,并再次重申到2015年,福特将向中国引进15款新车,其中大多数产品将在长安福特生产。到2015年,福特在华产能将突破120万辆。产销能力的大幅提升必然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罗明刚表示:“未来这种系统的合作模式将在全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预计到2018年底,长安福特将在中国辽宁、四川、浙江、湖南、广西等30个省市启动校企合作项目,定向为长安福特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级蓝领”。
天津职业大学专业讲师充分肯定了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践的意义。“目前我国汽车行业‘高级蓝领’短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很多高等院校的汽车学院、汽车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未成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都很陈旧,学生很难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单一的书本教学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天津职业大学专业讲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学生在毕业前有实践机会能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他们的就业砝码将会大大提升。”
事实上,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并非长安福特首创,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汽车品牌开始通过多种方式为自己储备技术人才。有的品牌采用了自己开设大学培养人才的模式,如吉利汽车开设了吉利大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等院校;有的品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如东风日产班、北京现代班、丰田特别班等等。而宝马作为最早开展院校合作进行人才培训的高端汽车厂商,目前也已经形成两大培训中心、9大合作院校和11个合作培训点的庞大网络。
车企对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纷纷试水,培养汽车业短缺的“高级蓝领”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借此提升品牌形象是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汽车资深分析师张志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校企联合的确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很多企业把它当做是公益事业或品牌活动来做,既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又培养了一线的技术工人。”由于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经销商的四方共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采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