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障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摘要:对普通孩子来说,跑跑跳跳不算什么难事,可对智障儿童来说,任何一个项目也许都称得上是高难动作。
9月22日上午,来自北京市平谷区特教中心的智障儿童及其家长与乐购超市组织的近40名员工及家属,都急切地等待着特奥体验运动的开始。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它以先进的理念、完善的设施、专业的场馆而闻名。为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事业,乐购集团资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的主题为“集善乐购共享欢乐”的“2012年特奥体验日”活动将在这里举行。
快乐比赛
当天,这些乐购员工及家属与智障儿童家庭、志愿者在特教体育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一系列的融合比赛。他们被分成两组,设有篮球投篮、运球跑、50米2人3足比赛和赶猪大赛4个比赛项目。
虽然已近中秋,但太阳却依然喷射出耀眼的光焰。此时管理中心的橄榄球馆内,孩子们的心情也像这天空中的太阳,真切而火热。马上就能进行比赛了!他们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兴奋之情感染着包括家长和志愿者在内的所有人。
“儿子一听要来残奥运动中心,起得特别早,兴奋极了。”智障男孩曹旭光的妈妈对记者说,她站在球场围栏外,看着已经在场上的儿子正练习投篮,还不时跑去帮儿子捡球。虽然很多次投篮连篮筐都沾不到,但他仍然玩得满头大汗。
与曹旭光一样,其他孩子也都兴奋地跑来跑去练习投篮。“这些孩子虽然都是成年人,但智商才相当于六七岁的正常孩子。”北京市平谷区特教中心张晓成校长对记者表示,但他们也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希望得到运动的乐趣和生活的快乐。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雁华表示,这也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乐购共同举办此次体验日活动的目的。“进而提升公众对特奥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促进残疾少年儿童与健全儿童和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经验共享,让更多智障人士参加特奥运动、康复身心、体验人文关怀共享社会文明进步成果。”张雁华在致辞中说。
上午10时,随着特教老师“嘟”的一声哨响,第一场比赛——篮球投篮开始了。比赛中,两组队员个个情绪高涨,有的学生虽然没有标准优美的运球姿势,精准的投篮,但他们的专注和认真还是吸引了大家为他们加油呐喊,也许这一刻,投进与否不重要,名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参与中分享快乐,共同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轮到曹旭光投球了。“瞄准,投球!”随着教练老师的口令声,曹旭光对准篮筐后将手中的篮球有力地投了出去,球在篮筐边上转了几圈,最终“乖乖”进篮。顿时,球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好球,太棒了!”妈妈在一旁欢呼,曹旭光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对普通孩子来说,在运动会上跑跑跳跳不算什么难事,可对智障儿童来说,任何一个项目也许都称得上是高难动作。在下午进行的50米2人3足比赛时,结伴而行的智障孩子刚迈出步子时走得磕磕绊绊,走了几步协调好了,步子迈得又大又快。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得冠军,但参赛的每个人都高兴得像得了冠军一样,沉醉于喜悦之中。
责任乐购
来自英国的乐购集团创始于1919年,是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在全球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分布于13个国家,平均每周为全球将近5000万名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20000人。
作为全球领先零售商,乐购为自己对客户的专注感到自豪,它在全球确立了“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赢得他们终身信任”的核心理念,以及“我们比任何人更为顾客尽心尽力”和“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来对待顾客与员工的价值观。
因此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乐购一直致力于营造更加亲民、贴心的品牌形象,与各类公益及慈善机构合作,关心弱势群体、与社区共同发展、成为社区好邻居已成为乐购门店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次“特奥体验日活动”即是乐购“我们关心社区”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我们关心社区”活动包括支持地方残疾人机构以及特殊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我向旱区献甘霖”一元钱一瓶水募捐、资助贫困大学生等。据统计,2008年至2010年,乐购门店通过门店募捐、爱心义卖等多种形式向所在社区弱势群体累计捐赠近180万元人民币,门店员工更累计投入志愿者活动高达4600多个小时。
自2012年起,乐购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其中包括支持举办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联手在北京的门店定期进行主题为“集善乐购日”的义卖活动等。“集善乐购日”的募集善款将全部用于“我送盲童一本书”公益项目。
鉴于乐购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2010、2011年,乐购连续两年获得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慈善总会和《中国企业报》颁发的“2010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奖”。乐购还获得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京华公益基金和《京华时报》颁发的“2010年度最佳企业公益实践奖”,以及由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2010年度中国绿色零售贡献奖”。
谈到此次的特奥体验日活动,乐购公共事务部高级副总裁陆海清表示,“此次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合作,是乐购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良好实践,将帮助乐购加深与本地社区的联系,更好地为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提供支持。未来还将继续坚持公益事业,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乐购对中国消费者的社区承诺。”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它以先进的理念、完善的设施、专业的场馆而闻名。为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事业,乐购集团资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的主题为“集善乐购共享欢乐”的“2012年特奥体验日”活动将在这里举行。
快乐比赛
当天,这些乐购员工及家属与智障儿童家庭、志愿者在特教体育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一系列的融合比赛。他们被分成两组,设有篮球投篮、运球跑、50米2人3足比赛和赶猪大赛4个比赛项目。
虽然已近中秋,但太阳却依然喷射出耀眼的光焰。此时管理中心的橄榄球馆内,孩子们的心情也像这天空中的太阳,真切而火热。马上就能进行比赛了!他们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兴奋之情感染着包括家长和志愿者在内的所有人。
“儿子一听要来残奥运动中心,起得特别早,兴奋极了。”智障男孩曹旭光的妈妈对记者说,她站在球场围栏外,看着已经在场上的儿子正练习投篮,还不时跑去帮儿子捡球。虽然很多次投篮连篮筐都沾不到,但他仍然玩得满头大汗。
与曹旭光一样,其他孩子也都兴奋地跑来跑去练习投篮。“这些孩子虽然都是成年人,但智商才相当于六七岁的正常孩子。”北京市平谷区特教中心张晓成校长对记者表示,但他们也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希望得到运动的乐趣和生活的快乐。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雁华表示,这也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乐购共同举办此次体验日活动的目的。“进而提升公众对特奥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促进残疾少年儿童与健全儿童和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经验共享,让更多智障人士参加特奥运动、康复身心、体验人文关怀共享社会文明进步成果。”张雁华在致辞中说。
上午10时,随着特教老师“嘟”的一声哨响,第一场比赛——篮球投篮开始了。比赛中,两组队员个个情绪高涨,有的学生虽然没有标准优美的运球姿势,精准的投篮,但他们的专注和认真还是吸引了大家为他们加油呐喊,也许这一刻,投进与否不重要,名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参与中分享快乐,共同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轮到曹旭光投球了。“瞄准,投球!”随着教练老师的口令声,曹旭光对准篮筐后将手中的篮球有力地投了出去,球在篮筐边上转了几圈,最终“乖乖”进篮。顿时,球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好球,太棒了!”妈妈在一旁欢呼,曹旭光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对普通孩子来说,在运动会上跑跑跳跳不算什么难事,可对智障儿童来说,任何一个项目也许都称得上是高难动作。在下午进行的50米2人3足比赛时,结伴而行的智障孩子刚迈出步子时走得磕磕绊绊,走了几步协调好了,步子迈得又大又快。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得冠军,但参赛的每个人都高兴得像得了冠军一样,沉醉于喜悦之中。
责任乐购
来自英国的乐购集团创始于1919年,是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在全球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分布于13个国家,平均每周为全球将近5000万名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20000人。
作为全球领先零售商,乐购为自己对客户的专注感到自豪,它在全球确立了“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赢得他们终身信任”的核心理念,以及“我们比任何人更为顾客尽心尽力”和“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来对待顾客与员工的价值观。
因此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乐购一直致力于营造更加亲民、贴心的品牌形象,与各类公益及慈善机构合作,关心弱势群体、与社区共同发展、成为社区好邻居已成为乐购门店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次“特奥体验日活动”即是乐购“我们关心社区”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我们关心社区”活动包括支持地方残疾人机构以及特殊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我向旱区献甘霖”一元钱一瓶水募捐、资助贫困大学生等。据统计,2008年至2010年,乐购门店通过门店募捐、爱心义卖等多种形式向所在社区弱势群体累计捐赠近180万元人民币,门店员工更累计投入志愿者活动高达4600多个小时。
自2012年起,乐购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其中包括支持举办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联手在北京的门店定期进行主题为“集善乐购日”的义卖活动等。“集善乐购日”的募集善款将全部用于“我送盲童一本书”公益项目。
鉴于乐购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2010、2011年,乐购连续两年获得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慈善总会和《中国企业报》颁发的“2010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奖”。乐购还获得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京华公益基金和《京华时报》颁发的“2010年度最佳企业公益实践奖”,以及由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2010年度中国绿色零售贡献奖”。
谈到此次的特奥体验日活动,乐购公共事务部高级副总裁陆海清表示,“此次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合作,是乐购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良好实践,将帮助乐购加深与本地社区的联系,更好地为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提供支持。未来还将继续坚持公益事业,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乐购对中国消费者的社区承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