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高速体验记
摘要:这是首次实施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第一个长假。交通部等部门为此做了多项预案,但并未改变交通拥堵状况。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北京、南阳报道
9月30日,8天长假高速免费的第一天,《华夏时报》记者驱车从北京西四环出发,驶上了京港澳高速,还没驶出几公里便遇上拥堵,三个多小时仅前进了几十公里。
记者了解到,9月30日当天,出京方向的所有高速公路都出现了严重的拥堵情况。
在长假期间,黄山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孙松柏注意到,免费后车流量猛增,制定预案时估计车辆会增加80%,从长假头5天的情况看,实际增加的车辆达到120%,增加的车辆全部是免费通行车,“免费开放后,收益减少了很多,工作量要比以前翻了一番”。
来自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8天长假中国收费公路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交通流量为1.89亿辆次,占总交通流量的79.1%,比去年同期增长54.6%,全国免收小客车通行费共计65.4亿元。
就一个字:“堵”
开上高速公路后,记者观察到,北京区域内的几个服务区是人满为患,有些车实在进不到服务区,就干脆停在了高速公路上,来了个“人去车空”。服务区内,小卖店排起了长队,餐厅挤满了人,泡面的开水在这里成了最稀缺的资源。
当记者开到杜家坎收费站时发现,两条ETC通道前并没有出现排队的现象,排队现象则出现在其他的小汽车通道前,收费站人员在一辆车一辆车地发卡,护栏在一上一下地放行,这显然影响到了车辆的流速。
收费站前排长队的现象,在河北涿州等地也出现了。而9月30日当天,几乎所有出京方向的高速都出现了拥堵情况,此后在《新闻联播》里,每天的统计数据都在迭创新高。
而另一个“堵”的原因就是频发的交通事故。公安部称,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专家分析,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一是因为黄金周期间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导致车辆上路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因为新手驾车,处理道路危机险情经验不足。
由“堵”引发的争议
这是首次实施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第一个长假。交通部等部门为此做了多项预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拥堵的状况。
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家车主均对长假期间高速公路拥堵表示不满,他们埋怨:“高速公路变成了停车场”,“服务区变成了难民区”。甚至有人指责,8天长假期间高速公路的免费通行政策根本就是在“添堵”。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更是激烈地表示,长假高速免费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政策”。
根据历史数据,节假日通行费收入一般比普通日高出5%至10%左右,东部地区部分路段甚至能超过10%。高速免收费对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经营也是考验。
“黄山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管理的108公里高速公路建设费用逾70亿元,目前年收费1.2亿元,年亏损5亿多元,实行节假日免费政策后,减少的收费占全年收费总额六分之一以上。”孙松柏告诉记者,国家审批的合铜黄高速收费年限是30年,按现时实际收费还贷速度看,“别说30年,就是60年也难收回建设成本”。
李稻葵提出建议,节假日期间应提高高速公路通行价格,或可涨价50%。
不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更多地还是力挺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使高速公路向公益属性回归。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认为,拥堵并非完全由于免费,当免费成为习惯,就不会出现人数暴涨的情况。不能因为一个特殊的个案来否定高速路免费政策。
“堵”出来的效应
事实上,在长假期间,有关部门就开始主动调整应对交通拥堵问题。交通部及时出台规定:10月4日中午12时起,对符合免费政策的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不再采取发卡措施。如此一来,小型客车通过收费站的时间由原来的平均每辆14秒至20秒缩短到一两秒,通行效率提高近10倍。
而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同比下降24.1%。鉴于长假期间高速路上的拥堵,公安部修订发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规明确:从明年1月1日起,实习期驾驶人驾车上高速公路时,须由持相应或更高车型驾驶证3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长假期间,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的出行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异常火爆的自驾车旅游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经济;特别是通过公路前往景区旅游的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0%。
“高速免费政策降低了居民出行成本,拉动了旅游业及相关消费,缓解了铁路、民航运力不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胡方俊说。
9月30日,8天长假高速免费的第一天,《华夏时报》记者驱车从北京西四环出发,驶上了京港澳高速,还没驶出几公里便遇上拥堵,三个多小时仅前进了几十公里。
记者了解到,9月30日当天,出京方向的所有高速公路都出现了严重的拥堵情况。
在长假期间,黄山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孙松柏注意到,免费后车流量猛增,制定预案时估计车辆会增加80%,从长假头5天的情况看,实际增加的车辆达到120%,增加的车辆全部是免费通行车,“免费开放后,收益减少了很多,工作量要比以前翻了一番”。
来自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8天长假中国收费公路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交通流量为1.89亿辆次,占总交通流量的79.1%,比去年同期增长54.6%,全国免收小客车通行费共计65.4亿元。
就一个字:“堵”
开上高速公路后,记者观察到,北京区域内的几个服务区是人满为患,有些车实在进不到服务区,就干脆停在了高速公路上,来了个“人去车空”。服务区内,小卖店排起了长队,餐厅挤满了人,泡面的开水在这里成了最稀缺的资源。
当记者开到杜家坎收费站时发现,两条ETC通道前并没有出现排队的现象,排队现象则出现在其他的小汽车通道前,收费站人员在一辆车一辆车地发卡,护栏在一上一下地放行,这显然影响到了车辆的流速。
收费站前排长队的现象,在河北涿州等地也出现了。而9月30日当天,几乎所有出京方向的高速都出现了拥堵情况,此后在《新闻联播》里,每天的统计数据都在迭创新高。
而另一个“堵”的原因就是频发的交通事故。公安部称,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专家分析,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一是因为黄金周期间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导致车辆上路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因为新手驾车,处理道路危机险情经验不足。
由“堵”引发的争议
这是首次实施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第一个长假。交通部等部门为此做了多项预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拥堵的状况。
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家车主均对长假期间高速公路拥堵表示不满,他们埋怨:“高速公路变成了停车场”,“服务区变成了难民区”。甚至有人指责,8天长假期间高速公路的免费通行政策根本就是在“添堵”。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更是激烈地表示,长假高速免费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政策”。
根据历史数据,节假日通行费收入一般比普通日高出5%至10%左右,东部地区部分路段甚至能超过10%。高速免收费对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经营也是考验。
“黄山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管理的108公里高速公路建设费用逾70亿元,目前年收费1.2亿元,年亏损5亿多元,实行节假日免费政策后,减少的收费占全年收费总额六分之一以上。”孙松柏告诉记者,国家审批的合铜黄高速收费年限是30年,按现时实际收费还贷速度看,“别说30年,就是60年也难收回建设成本”。
李稻葵提出建议,节假日期间应提高高速公路通行价格,或可涨价50%。
不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更多地还是力挺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使高速公路向公益属性回归。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认为,拥堵并非完全由于免费,当免费成为习惯,就不会出现人数暴涨的情况。不能因为一个特殊的个案来否定高速路免费政策。
“堵”出来的效应
事实上,在长假期间,有关部门就开始主动调整应对交通拥堵问题。交通部及时出台规定:10月4日中午12时起,对符合免费政策的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不再采取发卡措施。如此一来,小型客车通过收费站的时间由原来的平均每辆14秒至20秒缩短到一两秒,通行效率提高近10倍。
而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同比下降24.1%。鉴于长假期间高速路上的拥堵,公安部修订发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规明确:从明年1月1日起,实习期驾驶人驾车上高速公路时,须由持相应或更高车型驾驶证3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长假期间,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的出行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异常火爆的自驾车旅游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经济;特别是通过公路前往景区旅游的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0%。
“高速免费政策降低了居民出行成本,拉动了旅游业及相关消费,缓解了铁路、民航运力不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胡方俊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