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QE3效应减退市场驻足观望

作者:笔夫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9-19 19:51:00

摘要:QE3可能会诞生另一轮商品价格的大涨行情时,要注意国内宏观政策的方向,美国需要中国配合否则QE3将打折扣。
    虽然美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如期出台,但是,金融市场在本周初的几个交易日呈现的却是调整观望的态势,这显示出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已经部分透支了市场的短期走势,对于新的政策,市场需要进一步的理性认知。
    一直以来,笔夫不断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自2008年以来到底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支撑着大宗商品以及黄金的价格,还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巨大需求使然?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已经过去的反思,相反,对于我们来说,回答这个问题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各方对于其实质意义大量解读,一种普遍的认识是,将会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次走出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但是,对于这样的认识,有时也需要一些更加细致的评估。其实,通过数据可以看得出来,近几年来,中国基础货币余额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美国的增长速度,而美国两轮量化宽松从来都不能缺少中国财政刺激政策的高度配合,事实上,即使是就整个十年上涨的过程来说,中国的实体需求也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所以当我们认为QE3可能会诞生另一轮商品价格的大涨行情时,还要密切注意国内宏观政策的方向,没有中国的配合,美国的量化宽松会打很多折扣。
    但是,量化宽松在全球已经臭名昭著。中国从过往的经历中已经得出了令人痛楚的教训,中国可能没有再与欧美联手一次的意愿。量化宽松只有对欧盟、日本和美国这样的国家有好处,因为通缩是他们最大的危害。
    但是即使在美国,QE3也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批判。达拉斯联储主席在会后公开反对,5位全美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华尔街日报》联名发表文章抨击美联储政策,共和党人在各种竞选场合演讲指出量化宽松对美国的危害。国际清算银行也加入到了批评者的队伍中,这家机构在报告中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中央银行累计新增了18万亿美元的资产,这相当于全球GDP的30%,10年内增加了4倍,这是导致全球资产价格泡沫的直接原因,BIS批评了伯南克的宽松逻辑,认为这存在重大的道德风险,各中央银行应当重新思考它们的货币政策框架,以确保平衡的金融循环。
    我的意思是,QE3政策既定,更改或取消当然是不能的了,但是由于QE3的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其中会不会有所调整,这是市场参与者需要认真观察的。
    周三,日本央行议息会议决定增加10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并且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这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均已公布了新的货币政策措施,新一轮的印钞比赛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接下来,全球肯定将会把目光瞄准中国,但中国能做什么呢?让我们等待吧!
    2012,注定是一个动荡和令人难以安宁的年份。全球经济本身充满了险恶,而政治军事领域潜在的各种危机猛然间冒出。沪深股市在9月7日经历了一轮短线反弹后,多头力量在两周时间里就已经基本消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使得投资者再次选择离场观望,短线上,上证指数完成了二次探底,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股市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可能性正在消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尽管受到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强烈支撑,但是近期的行情仍然将会以消化前期利多为主,特别是国际油价,由于奥巴马政府已着手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所以面临的压力更大,在重新站在100美元的价格之上后,深幅调整已经进行。前期炒作十分火爆的农产品期货调整较为充分,大连交易所交易的豆粕主力合约本周前三个交易日的跌幅达5%,价格一度跌破了每吨4000元,但是由于农产品的炒作已经深入人心,在未来的几个星期内,农产品期货并不排除出现空头回补,并向前期高点反扑的情形出现。国内金属期货行情前期受到了极大的提振,但是,由于现货市场疲弱不堪,因此,在利多兑现后,行情停滞不前,目前市场仍然在等待着中国的政策变化,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利好政策,金属行情难以再次启动。
    黄金和其他贵金属被认为是QE3最大的受益者,但即使这样,短期行情也很难得到体现,相反,仅从技术角度分析,它继续调整的概率会更大一些。两周前,笔夫就认为,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结束调整的概率会更大一些,现在来看,美元的确已经结束调整,正在酝酿一波可观的反弹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判断是建立在美联储政策不如预期的假设下,事实上,现实政策是高于预期的,但是这似乎并不能阻止美元短线见底的技术手法,可见,市场自身的交易规律正在发生作用。这是否会对黄金的短线走势产生影响。我并不打算与风头正盛的多头进行辩论,但是我相信,即使黄金价格需要更大幅度的上涨,那么它最好选择现在就停下来调整。
    美国股市距离其历史最高点14198点只有区区600个点的距离,伯南克一定会完成推翻历史高点的重任,但是,你相信这个声称其经济仍在艰难复苏的经济体其经济会将这个历史高点踩在脚下一路上扬吗?至少,我感到这种想法难以置信。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