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世博中心将成一流国际会议中心

作者:蔡燕兰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2-21 19:30:00

摘要:世博场馆后续经营已有基本架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蔡燕兰 上海报道

   曾经投资数十亿人民币巨资打造的奥运场馆,一旦退去奥运会的光环后,剩下的可能就只有空荡荡的观众席和它那空无一人的场地了。“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几乎所有的场馆都没有达到此前预期的运营效果。从奥运会举办至今,除了体育发达的美国场馆持续盈利外,其他国家的场馆集体亏损。”国内某体育产业资深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由于国内本土尚无专业的场馆运营公司,因此大型赛事和展会结束后引发的一系列“后时代”场馆运营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五大永久性建筑各有规划
    2010年世博会开幕已经近在眼前,而世博会场馆的后期运营是否会有一个长远而良性的发展成了大家日趋关注的问题。2月14日,世博中心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博会后,包括世博中心在内的五大永久性建筑目前都已经规划好各自的用途。”
    “诸如作为世博园区五座永久性建筑之一的世博中心,在规划时已考虑到世博中心在世博会后的场馆利用。”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世博中心将转型为国际一流会议中心,其中一大功能就是从明年开始,每年召开上海各类政务会议,尤其是人大、政协会议。另外也将召开和举办高规格的大型国际性会议和活动。
    据悉,世博中心占地6.65公顷,总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世博中心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承担庆典活动中心、指挥运营中心、新闻传播中心、招待宴请中心和论坛活动中心五大功能。


世博会场馆陆续破土动工
    除了上述五大永久性建筑外,世博会园区内还将由各个参展国家建起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国家场馆。按照上海市世博局的官方统计,截至2009年2月4日,已有2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虽然并不是每个国家都会建造自己的展馆,但是依照上海世博会此前的规划统计,大大小小的场馆不下一两百座。
    就在2月13日,卢森堡馆在世博园区破土动工,成为第一批接手展馆地基并动工建设的参展国家。上海世博会卢森堡馆位于世博园区卢浦大桥黄浦江南岸C06片区,与英国馆、荷兰馆和意大利馆相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世博局方面表示,为了呼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卢森堡馆将通过其建筑和使用的材料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尊重自然环境,同时却能向城市居民和来访者提供现代化的舒适生活。展馆使用的主要材料将会是钢、木头和玻璃,均可回收,关于能源的基本观念就是有效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使用可更新能源。
    据悉,卢森堡是第一批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之一,2006年卢森堡亨利大公殿下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宣布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2007年正式签署参展合同,并公布了展馆设计方案。整个工程预计在2009年10月31日完工。
    而在2月14日情人节当天,2010年上海世博会甘肃馆展示设计方案招标开标大会正式在上海举行。本次甘肃馆展示设计方案公开招标方案,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13位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并将在已经产生的7个入围方案中评出进入下一轮评标的3个方案。


后续利用已有基本架构
    “目前有关园区的后续利用和运营的基本架构已经有了,到时将从园区的点、线、面来关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市场开发部副部长陈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超认为,即使在闭会后,世博会场馆依旧能以其广博的国家场馆建筑群为焦点,成为吸引游客的场所。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后,世博会区域或许能实现上海中心区域的延伸。“很多世博会场馆在设计之前,就已经考虑到场馆的未来使用,比如说如何使场馆功能和世博会区域附近的原有建筑功能相协调;比如说,如何将场馆的使用运营更加合理,避免建筑资源的浪费,同时又可提升园区整体的使用价值。”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