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浙江“四板”市场10月挂牌

作者:应辽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9-05 20:33:00

摘要:场外市场政策还未明朗化,国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自天津、重庆、上海、深圳、广州五地后或再扩版图,日前,浙江省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称共建新的浙江股权交易中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应辽产  杭州报道

    场外市场政策还未明朗化,国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自天津、重庆、上海、深圳、广州五地后或再扩版图,日前,浙江省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称共建新的浙江股权交易中心。
    8月28日上午,《华夏时报》记者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浙交所”)总经理吴博的办公室,看到他与同事正激烈讨论合作伙伴上海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刚修改后发回给他们的《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主要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若不出意外,该《规划》将于今年10月前后出台,新的“浙交所”届时同时开业。
    业内分析认为,借助温州金改机会与上交所合伙的浙交所,必将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新格局,同时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民企融资问题。
引入上交所做股东
    “场外市场因为没有明朗,先做不要吭声。现浙江作为一个试点,所以现阶段还不适合大张旗鼓地去宣传。”吴博面对《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一位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曾明确地说浙江将打造新“四板”,区别于中关村的新三板模式。区别是前者受区域限制,只能在某一区域内进行股权交易。
    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未直接否认“新四板”这种说法,“中关村这些属于三板。中关村可以跨省跨区域操作,我们还不能跨省做业务。”
    “现在业务规则都还在讨论制定当中。”一位证券公司人士说。
    一位曾参与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建设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初省里都没想好怎么操作,后来去台湾考察后觉得他们的模式不错,“台湾是这么做的,你要上主板之前必须到区域板先走一遍才能上,所以我们省里想走这条路。”
    “引进上交所,不但在业务上能给予指导,而且可以更好地规范浙交所业务流程,而且利用上交所的优势更好建设浙交所。”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直言不讳地说,引进上交所是明智之举,上交所的加盟将推动浙交所交易程序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大家可以达到共赢。
    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成立其实已有数年,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挂牌企业寥寥,不出20家企业,成交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同时温州、义乌等地方的股权交易中心的情况也基本上差不多,冷冷清清,鲜有企业主来股权登记交易。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上交所之所以愿意助浙交所一臂之力,主要是看重浙交所的资源,今后可以引导这些优质资源转板至上交所上市。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十年,上交所帮助国家解决了大型国企、央企和重点银行的融资问题,这十年国内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不足并存,资本浪费与资本过剩并存;国民经济当中的新兴产业、短缺产业、民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未得到完全释放。
股权融资新蓝图
    蓝图已经规划好,在与浙江省政府签好合作合同之后,8月14日到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桂敏杰一行来温州,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调研。考察完后桂敏杰说,在资本市场建设等领域,温州金改大有文章可做。上海交易所也将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加强与温州的合作交流。
    在新组建的五大股东中,与上交所控股的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同样持股20%的温州国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引起大家的关注。
    8月23日,记者致电温州国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关方面,答复告知相关情况还在研究,资金还未真正拿出来,一切都是听从温州市政府安排的。
    浙江本土券商浙商证券和财通证券在即将组建的新浙交所中的股权比均为10%。据当地一位券商介绍,浙江省偌大的IPO市场,由浙商和财通保荐上市的企业寥寥无几。
    据记者简单统计,过去两年,共632家企业上市,其中浙江地区上市企业83家,财通证券仅保荐中小板的明牌珠宝,浙商证券则颗粒无收。本地金融机构也正在寻求从浙江IPO资源中分得一杯羹。
    此次上交所的参股将直接推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快速从浙江产权交易所剥离。
    “我们现在的产权交易所要一分为二,一个就是以做公共资源为主,叫浙江省产权交易所;另外一块就是现在省里要成立的浙江省股份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同时浙江省产权交易所下属的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民营股要缩股,缩到20%以下。
    据了解,新注册的公司是一亿注册资本金,办公地址已经初定在浙江杭州的钱江新城,现正在装修,已经谈好前面3年是免费的。现在在文三路创业大厦办公的原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的全体人员都将搬到钱江新城新公司去上班。
    省政府一办公室人员说:“现在股权这块省里是劲头很大,如能成行,通过股权形式解决民间融资问题是比较好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