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国资委:谁来做“淡马锡”?

作者:陈岩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7-19 11:19:00

摘要:据参与此番调研的一位证券公司人士透露,该方案建议国资委选择一家未上市央企,在股改阶段就完成国资委直接持股架构,然后通过IPO实现国资委直接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获悉,为期一年的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相关调研工作陆续完毕,具体方案已经结稿。
    据参与此番调研的一位证券公司人士透露,该方案建议国资委选择一家未上市央企,在股改阶段就完成国资委直接持股架构,然后通过IPO实现国资委直接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权。
    而以这种方式实现国资委直接持股,此前只是在少数地方上的国资委试点过。如果IPO成功,将推动国资委职能从资产管理向股权管理转变。
    本报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主要负责该项工作的国资委改革局尚未选定哪家央企进行试点。
    专门负责研究资本市场的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卢永真7月17日对本报记者说,国资委直接持股并不存在法律上的问题。
    接下来的疑问是,谁来做“淡马锡”?
    湖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分析认为,国资委本身也要市场化,转变为几个大的财团,形成两到三个“淡马锡”,国资委体系未来的走向可能是国资委——资产管理公司(淡马锡)——央企。
方案初定
    2011年上半年,国资委陆续派出8个调研组赴央企调研,涉及到央企改革重组52个课题,其中就包括国资委直接持股领域的研究。
    “此次调研聘请了主管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介机构、高校人士共同参与研究,对国资委直接持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将进一步明确国资委的直接持股资格。”上述证券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据该人士介绍,调研组还专门邀请了中信建投证券公司、中国银河投资公司等保荐机构参与此次调研,而调研的一项内容就是“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给予相应豁免”。
    事实上,早在2009年,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就曾表态:“经过3年研究,国资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已经没有法律障碍。”
    随后,国资委政策法规局的一份调研报告亦明确指出,国资委是国有资产的出资人,按照《公司法》规定,出资人在法律上等同于所有者的概念,在公司中则等同于股东的概念。
    也是在2009年,国资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国资委积极探索国资委直接持股方式。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地方国企在股改阶段就完成了国资委直接持股的架构。
    据巨灵金融资讯显示,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国资委持有嘉事堂股权,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持有涪陵榨菜股权,作为省级国资委的上海国资委直接持有申达股份、开开股份、上港集团的股权。
    同时,国资委直接持股,又是央企整体上市过程中绕不开的课题。
    国资委未来的目标是要消灭集团公司,“以后要逐步把包袱消化掉,之后再把集团公司去掉,只保留中间做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进行运营。”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表示,未来央企将以主营上市为主,不再鼓励分拆优质资产的上市行为,未来十年,央企将成为“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
    上述证券公司人士称,现在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大多数都是通过委托央企的集团母公司实现的,一旦央企实现整体上市,母公司被剥离或改造,那么国资委出资人的身份将无从体现,所以,国资委直接持股是大势所趋。
谁来做“淡马锡”?
    尽管国资委通过集团母公司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形式最为普遍,但是,从长远来看,壳公司持股只能是作为一种过渡的模式,未来如果实现了国资委直接持股,这些“空壳公司”将不再留续。
    上述证券公司人士说,这种持股模式并不很规范,国资委实际上是出资人身份,但又要通过集团公司来操作,会造成管理链条过长等问题。
    不过,业界也有反对意见,肖毅敏就认为没有必要“去集团化”,如果母公司去掉了,央企的数量会比现在多得多,更不好管理。
    而改造后的央企集团母公司,可以推出实体经营,转变为代表国家管理国有资本的国有大型控股公司,专门从事旗下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
    在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看来,国资委如果成为央企上市公司的直接出资人,会模糊了监管者和出资人之间的界限。
    刘纪鹏提出“国资委系统”这一概念。国资委系统应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行使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职能的国资委,第二层次是履行直接出资人权利的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和央企控股集团。
    这是一个“谁来做淡马锡”的问题,是国资委自己来做“淡马锡”,还是国资委下面成立几个“淡马锡”公司?
    本报记者获悉,国资委已经开始着手直接持股的准备工作,包括构建合格的投资主体和持股机构。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国资委打造的持股机构。这家国资委直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目前持有五矿股份2.5%的股份、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的股份,同时还持股中国通号、中铁物资和中国铝业等股份公司。
    另外,国资委还有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两家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这些管理公司都有助于国资委对央企集团母公司进行改制,实现股权多元化,进而达成整体上市的目标。”上述证券公司人士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